朱亞東



摘 要:2013年出于個人愛好,建立自己的印刷工作室,作為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專業教師,從事教育15年,一直在思考視覺傳達的不同載體與表達形式,工作室以絲網版畫為主,凸版印刷為輔,進行了大量的創作,通過實踐來驗證設計中的“印刷”與藝術中的“版畫”是能夠跨界融合,各取所長的。同時借助本次課題的研究,帶領一些對此充滿熱情的學生,一起投入其中,用實踐的方式,讓我們的作品走出去,走到消費者面前,聽取消費者真實的想法,從而起到指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印刷工藝》課程與時俱進的作用。
關鍵詞:印刷;絲網版畫;跨界;實踐
一、絲網印刷與絲網版畫
中國有著享譽世界的“四大發明”每一項發明都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厥子凭玫挠∷v史,大家都能耳熟能詳的描述唐代雕版金剛經、宋代活字印刷術等待,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印刷術日新月異,不斷提升的商業需求,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推動了印刷行業的進步。與此同時給我們的版畫創作擴寬的空間,提供了借鑒與參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制作版畫的方法和語言不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的話,很容易被新技術所替代。同時這也是個機會,一旦跨界,就會產生新的語言與空間,在此我以絲網版畫為例,淺論下在數碼時代下,絲網版畫的創新與市場前景。
我們先來明確一個概念,什么是印刷,什么是版畫。有人說“版畫具有原創性,是原作,印刷品和有限印刷品只不過是復制品。”這話看起來沒錯,也給我啟示,但我不完全贊同這個觀點,至少講得不夠全面。我是這樣理解的,我認為版畫與印刷的根本區別在于求“變”,在不斷的印制過程中,考慮下一張還能做出有趣的變化,是通過印制這個過程,討論結果;而印刷不同,印刷是先有結果,給出了作品的最終形態,后面的每一張印刷品是為了和第一張保持一致而進行印制的。所以從目的上是截然不同的,但在技術上是一致的。所以說絲網印刷與絲網版畫除了目的上不同,其他方面都是一樣的。
絲網版畫(印刷)屬于孔版印刷的一個分支,它與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一起被稱為四大印刷種類。孔版印刷包括謄寫版、鏤孔花版、噴花和絲網印刷等。①絲網版畫就是通過絲網印刷演變而來的版畫形式,是這幾種孔板印刷中相對年輕的孔板印刷形式。絲網版畫與孔版印刷的原理一致:印版(防水紙膜版或其他版的基上制作出可通過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時,通過一定的壓力使油墨通過孔版的孔眼轉移到承印物(紙張、金屬、陶瓷、玻璃等)上,形成圖像或文字。②在孔版印刷中,應用最廣泛的是絲網印刷,因為技術成熟,制版方便,易于操作,創作材料成本低廉的特點,因此近年來絲網版畫在版畫界中受到關注運用。
二、制作絲網版畫的基本方法
絲網版畫的制版工序與傳統的木板版畫、銅板版畫相比,有較大優勢,首先就是制版周期大大縮短,其次就是制作版畫的門檻大大降低,第三就是印制的過程更加方便,不受材料與幅面的限制等優勢,是其他幾大種類的版畫無法相比的。
絲網版畫的制作過程主要分為以下3個步驟:
1、在符合印刷物大小的鋁框或者木制網框上繃絲網。
絲網版的繃網環節主要由繃網機完成,因為絲網版的絲網普遍是尼龍網布,具有一定的伸縮性,通過繃網膠又有很好的粘合性,非常適合粘黏于鋁框上。假如沒有繃網機也可以使用繃網鉗加上訂書機的方式手工固定,完成繃網,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技術門檻。這是環節最重要的是確定絲網印板的大小,類似于石板版畫的石板與木板版畫的木板,絲網為聚酯纖維材料,能夠反復使用,與其他版畫形式相比,成本低廉,易于操作。
2、在絲網表面上均勻涂布感光膠,再用菲林將想要印刷的圖文等部分遮蓋再絲網版的正上方,再用紫外線照射,進行曝光。曝光結束后用清水將印版沖洗干凈,保證圖文部分的感光膠全部被沖掉,未經紫外線曝光的部分充分硬化。
這是絲網版畫的制版過程,不需要像銅板版畫或木板版畫一樣,用特殊的刀具與嫻熟的技巧進行雕刻,而是運用現代印刷中的感光技術,再加上數碼時代的設計軟件即可完成制版,從出菲林片到沖洗好印板,整個制版過程在60分鐘左右,且與幅面大小、畫面內容的復雜程度無關,這就大大降低了做版畫的門檻,給很多非專業人士提供了做版畫的可能性。
但要注意的是,制版是整個創作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因為它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呈現效果,比如光敏劑的比例,曝光時間,空氣中的灰塵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效果,因此在創作前還是需要做相應的實驗,具備一定的經驗再來進行創作比較好。
3、對印板進行干燥、檢查處理后,絲印網版就完成了,屆時可以選擇自己理想中的色彩進行版畫創作。
工作室或家庭印制一般會采用丙烯顏料,比如在T-Shirt上印制圖案,或在帆布帶上進行創作,都可以采用這種方式,近年來我也觀察到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絲網版畫工具套裝出現,專門針對非專業人士,這種自我創作,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受到來消費者的歡迎,據不完全統計,網上銷量單月超過了千套。
由此可見,在當今大眾藝術品市場中,絲網版畫這種藝術形式是符合當代家庭藝術需要的形式,也是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一個藝術產業,值得去研究和推廣的一種版畫類別。
三、絲網版畫的創作實踐
我的專業是視覺傳達設計,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在中國香港看了當時亞洲最大型的一次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絲網版畫的藝術表現力深深的震撼了我,因為是第一次看到安迪·沃霍爾的原作,才發現安迪·沃霍爾絲網版畫作品的精彩與打動力是通過絲網印刷的痕跡,甚至是印刷的網點體現出來的,它區別與其他流派的藝術形式,而這樣的表現力是無法通過書本上的樣圖和說明表達出來。這就為我以后的研究種下了一粒寶貴的種子。
后來通過和本專業相關的印刷課程深入學習絲網印刷,通過實踐與課題研究發現視覺傳達設計與版畫的跨界是非常生動有趣的,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安迪·沃霍爾以色彩明亮大膽的畫作和版畫而聞名,這些畫作和版畫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流行文化浪潮中,這種藝術風格被稱為波普藝術。
沃霍爾對版畫形式非常感興趣,因為這種藝術創作方式允許他可以一直重復使用一個基本圖像,但通過使用不同的顏色或是在印刷表面上添加油漆,可以創造出變化無窮的肌理效果。
1972年,沃霍爾制作了瑪麗蓮夢露的版畫。這個系列中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沃霍爾作品中繪畫效果的肌理,你可以看見一層層疊加的不同的顏色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中。在這件版畫作品中大概有八至九個不同的圖層,這些圖層讓整個畫面具有深度?;谝曈X傳達設計專業的考慮,這些絲網版畫圖層不就和我們的設計軟件中illustrator和Photoshop的基本原理一致嗎?因此我把這種思維帶入絲網版畫的創作當中,用于現代軟件與數位板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創作。在此我以與成都寬窄巷子的一次聯名共創合作為例,來講解我的跨界創作過程。
1.印板制作
這次聯名是2019年年末,成都寬窄巷子景區的寬窄匠造所做的一次成都在地文化的活動,由于2016年開始一直在研究這個課題,受邀參加了本次活動。創作中我利用視覺傳達中的字體設計與海報設計的創作理念,結合絲網版畫的表現手法,進行了一次跨界實驗,作品被主辦方收藏。
為了表現成都人對寬窄的理解,寬能容窄,窄中有寬的心態,最初我采用了電腦的繪制方法,以字體設計的方式構思這幅絲網版畫,通過實驗我發現用電腦語言的方式無法很好的表達成都的歷史感和寬窄的哲學觀,我希望通過機理來傳達這一切。因此我選用了厚重干癟的丙烯顏料,油墨結痂的畫筆,直接在菲林上繪制,通過反復幾次實驗,終于達到來理想的機理效果。
制作手繪風格需要將繪圖使用的透明菲林片蓋在已經打印好的圖上,用丙烯顏料分別把每一層背景圖層蓋住,因為在菲林片上繪畫的目的是為了阻擋紫外線照射到絲網版上,因此繪制時應該采用遮光性良好的黑色,同時畫筆我選用了廢舊干硬的畫筆,這樣畫出來的圖像對比度很強,極易留下手繪痕跡。
在視覺傳達設計的矢量繪圖中,我們會習慣性的去對齊圖層,但如果你仔細去觀察沃霍爾的絲網版畫作品,你一定可以發現,他每一層的圖形和色彩并沒有完全對齊,一方面是故意保留的手繪痕跡,另一方面也是在藝術創作中的探索性,隨機性的體現,因此我們不用太在乎是否對齊,這也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空間感和層次效果。
接下來,在感光膠中加入光敏劑,因為我的創作材料是水性的丙烯顏料,因此我選擇了水性的感光膠。通過一定的比例調配之后,我們在絲網表面均勻的涂上一層,此時絲網會對陽光中的紫外線變化異常敏感,因此應該立即放到避光的空間中,等待其干燥。每一層色彩需要單獨制作一個與之色彩相對應的絲網版,方法重復這個步驟即可。操作時動作需要很快,因為涂在絲網上的感光乳劑對光是非常敏感的也有一定的時效性,一旦超過時間,或者較長時間暴露于陽光下,會導致制版失敗。
為了更好,更均勻的對絲網版進行曝光,我們用木條手工自制了一臺曬版機,當紫光燈中的紫外線開啟時,所有黑色的部分光是無法透過紫外線的,因此感光膠不會變硬,同時可溶于水,其余被紫外線照射的部分,感光膠就變硬了,并且不溶于水。為了避免二次曝光,曝光后的絲網要盡快的沖洗,以免感光膠硬化后無法沖洗。
通過洗版把圖形部分的感光膠全部洗掉,使其能夠通過壓力透出顏料,此時需要檢查印板中的細節,比如手繪筆觸的效果是否達到要求,曝光是否達到理想狀態,圖6為沖洗后的印板,墨綠色為感光膠凝固狀態,黃色為絲網的本色,能夠透出顏料的絲網狀態。
2.顏料的調配
顏料是絲網版畫印制中非常關鍵的環節,一方面會直接影響到作品的色澤,另一方面如果顏料調配不當會堵塞網孔,導致印板損壞,導致整個印刷過程失敗。通常絲網印刷中所用的油墨為油性材料,因為油性材料具備天然緩干以及易于滲透通過網板等特效,被廣泛使用。但由于油性材料污染較大,色彩單一,不利于調配等原因,我主要聚焦于使用丙烯顏料等水性環保絲網版畫的項目研究中,為此也做了大量的實驗來總結丙烯顏料運用與絲網版畫中的特性。
我們工作室在絲網版畫中使用的顏料是由丙烯顏料和媒介劑混合而成的,我們常用的媒介劑通常指稀釋劑和緩干劑,主要目的是改變油墨的水分揮發性和粘稠度,讓我在油墨變干之前有更多的操作時間完成印刷和調整。
不同品牌的丙烯顏料有著各自不同的特性,涉及到商業品牌,文中不做過多闡述,建議不要使用過于粘稠的顏料,目的是為了避免堵塞絲網印板的網孔,一旦堵塞會意味著印板受損,對于絲網版畫的創作是致命的傷害。因此我們在做絲網版畫時往往會多做幾個備用,萬一中間有不可預期的問題,馬上有一塊替代印板。
3、絲網版畫的套色
在套色印刷的過程中,對版位置非常關鍵,如圖9,通過7次套色強調了固有色和立體感,如果其中某一個色彩位置偏差過大,就會影響人物造型,前功盡棄,同時需要考慮到色彩的深淺關系、疊印關系、以及對版的容差率。
也許這就是絲網版畫的魅力,雖然像印刷一樣,在進行復制,但是每一副作品又并不相同?;蚴穷伾钆渑c對版的偏差,又或是隨機的印刷痕跡,或墨跡的干濕程度不同,引起的斑駁肌理,還是手上印刷時力道不同,導致的色彩不均勻,都是可以去探索發掘的地方。
四、絲網版畫的市場價值實踐
為了驗證市場對于絲網版畫的接納程度,我們帶上自己的絲網版畫作品,參加了各種藝術節與藝術展,聽取了消費者的聲音和反饋,還意外的與一些藝術機構達成了合作,進入實體店進行銷售,以此來驗證本次課題的實踐意義。
2018年帶領項目組學生,帶著自己的絲網版畫參加藝術展,同時現場開放workshop,給民眾體驗版畫的魅力,被評為最具吸引力展位,同時也是銷售冠軍。這次活動給了我和學生們更大的動力,來推進本課題的研究。
在版畫體驗的workshop中,參加藝術展的觀眾報名踴躍,對版畫的興趣非常濃厚,對于版畫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充分認同。
近年來我們帶著我們的版畫作品和分享會,自費參加了各總社會活動,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和消費者直接對話,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通過我們具備的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能力,再加上絲網版畫的技能,能否跨出一套新的路來。
2017年11月IFS尼龍社團節;
2018年4月參加理想生活節第一季;
2018年12月參加理想生活節第二季;
2019年4月成都IFS古跡廣場周末好市;
2019年11月印象生活節;
2020年8月西望成都專訪;
2021年1月魁星樓nu紐空間個展;
2022年1月成都IFS個展藝術書展;
2021年4月不熟/杭州藝術書展;
2021年9月不熟/上海藝術書展;
2021年11月不熟/深圳藝術書展;
2022年4月不熟/成都藝術書展;
五、結語
通過幾年的實際研究,從不會到會,從工作室走到集市,從聽專業人士的意見,到聽消費者的意見,我們走了一次很多人沒有走的路,通過自己的行動實踐來證明,絲網版畫創作的跨界創新與市場前景是積極的。
參考文獻:
[1]袁克潤. 在這樣的地方使用絲網印刷——走進日常生活的村上[J]. 印刷工業, 2017(8):18.
[2]珠海藍坊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七個小技巧讓你輕松區分絲網印刷與移印[J]. 網印工業, 20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