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冰慧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趣味性教學作為一個新的教學觀念,不僅能為體育課堂帶來活力,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力,對改變傳統課堂低效的局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體育教師應深刻理解趣味性教學的內涵與作用,結合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與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合理應用趣味性教學,進而有效發揮小學體育的育人功能,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體育;應用研究
一、實施趣味性教學的原則
(一)安全性
教師在趣味性教學前應對周邊環境進行仔細考察,及時排除危險因素,同時還要對教學中不合理的內容進行及時調整,在教學過程中密切關注學生的情況,以確保學生的安全。小學生普遍比較好動,但又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如果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游戲或練習的時候,沒有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可能會造成學生出現運動損傷,甚至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
(二)適用性
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各方面能力也會有所提升,此時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難度,保證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這樣才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采用趣味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遵循適用性原則,簡單來說就是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興趣愛好,采用合適的方式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從而保證全員參與其中。
二、應用趣味性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之前的體育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學模式單一,師生互動不足,課堂氛圍相對沉悶與嚴肅,學生即便有學習的欲望也會因此而慢慢降低。所以,在小學體育趣味性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重視積極課堂氛圍的營造。首先,教師應堅持“人本教育”理念,尊重學生在體育課堂的主體地位,在此基礎上扮演好教學組織者、指導者的角色;其次,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利用課間或平時休息的時間與學生多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并為學生解決體育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最后,重視師生互動,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并為學生提供各種表現機會,最大限度滿足學生的表現欲,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課堂氛圍,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與積極性。
(二)營造體育游戲教學情境
利用游戲活動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體育技能,提高熟練度,還能培育他們的體育學科素養。隨后,教師可以與幾個學生在前面做示范,保證每個學生都能了解游戲規則,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游戲活動。與傳統體育教學方式相比,這樣不但能培養學生身體的正確姿勢,掌握基本的整隊方法與要領,還可以培育學生的規則意識與組織性,這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再如,教師還可以在二年級的體育教學活動中設計“障礙賽跑”的游戲,在該游戲中,每個參與者需要按照要求完成規定的動作,然后由小裁判進行打分,最后獲得分數最高的學生就是勝利者。通過這一游戲活動,既能增強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協調性與靈敏性。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可以融入的游戲活動也比較多,教師不但可以對傳統民間游戲進行引用,也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進行體育游戲的設計,然后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合理創設體育游戲情境,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體育學科素養。必須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體育知識或技能講授都可以通過游戲活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師一定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進行創設,以免造成體育教學效率下降,影響學生身心素質的良好發展。
(三)組織開展體育活動
如果教師依舊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并不能滿足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求,難以保證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盡可能設置一些實踐性強的體育活動,尤其是要結合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組織開展體育競賽活動。比如,在體操基本動作的教授中,教師在講解完動作要領、做完分解和完整動作示范的前提下,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要求各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練習,下節課開始的時候進行比賽,根據動作整齊、標準的程度進行打分,最終評選出優勝小組給予獎勵。這樣的體育活動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榮譽感與組織性,對促進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的良好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師可以針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組織開展體育知識問答競賽,在該競賽活動中,教師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圖文或視頻,然后讓學生對涉及的體育知識進行搶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但可以加深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印象,還能進一步提升對體育學習的熱情。
(四)引入激勵教育
與傳統教育相比,激勵教育是通過有趣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教學評價,能讓學生正確認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并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例如,在學習彎道跑與傳接棒的方法時,部分學生開始不是很理解,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也不是很積極,此時教師不能因為學生做得不好而指責、批評他們,應當善于發現他們在學習中的閃光點,如態度端正、悟性好、刻苦練習等,并對他們給予肯定與表揚,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更加高漲,很快就能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術動作。此外,教師還可以樹立榜樣作用,對表現最優秀的幾個人進行表揚和獎勵,并通過公正積極的評價語言,引導其他學生向他們學習。
三、結語
小學體育的教育職能更加豐富,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術動作,還應培育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讓學生能夠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但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旦學生未能積極、有效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教學效果必然會不理想。針對這一問題,相關教育者提出了趣味性教學的觀點,與傳統體育教學相比,趣味性教學既可以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還可以讓學生感受體育的樂趣與魅力,從而在不斷學習中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提高綜合素質。由此可見,在今后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法的應用將會越來越普遍。
參考文獻
[1] 鐘雄. 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19):736.
[2] 鄭慧敏. 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0):1010.
[3] 任在鵑. 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性活動的應用探索[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