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白薇 潘春燕 張輝
[摘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崗位主要是幼師崗位,而幼師的工作是非常瑣碎的。活潑好動的幼兒難免會磕磕碰碰,當意外發生時,家長往往會遷怒于幼師。有些幼師在身心疲倦的時候,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在1+X證書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增加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課程,通過課程改革,讓學生了解證書的作用,學會觀察幼兒和家長的心理變化情況,掌握心理咨詢的職業技能,能夠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提高專業技能和就業率。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603(2022)27-0086-03
2019年4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1]的通知中指出,院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2018年11月,國家十部委聯合發文《關于印發全國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2]中指出,學前教育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開展以學前兒童家長為主的育兒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各高職院校積極開展“1+X”證書改革,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近年來,有幼師打罵和變相體罰幼兒的視頻傳出,在社會上造成很惡劣的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師沒有讀懂幼兒的要求或情緒的變化[3],當幼師身心疲倦時,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據報道,約40%左右的幼師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4]。因此,在1+X證書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增加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課程,通過課程改革讓學生學會觀察幼兒和家長的心理變化情況,掌握心理咨詢的職業技能,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率。
一、學生對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了解程度的問卷調查
為了更好地開展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掌握他們對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的了解程度。
(一)學生的基本信息
問卷調查共377人參加,有效問卷377份,其中:男生25人,占比6.63%;女生352人,占比93.37%;大一215人,占比57.03%;大二162人,占比42.97%;來自城市26人,占比6.90%;來自鄉鎮48人,占比12.73%;來自農村303人,占比80.37%,說明該專業的學生中,來自農村家庭的占絕大多數。
(二)問卷調查情況
1.學生對心理咨詢所起作用的調查
有87.53%的學生認為學習心理咨詢專業技能,在面對困難或挫折時能更好地調節自己的心理;有73.21%~75.86%的學生認為可以加強自己的修養且對處理人際關系有幫助;68.44%的學生認為能拓展就業空間;66.05%的學生認為可以遠離亞健康。這些數據說明學生優先考慮的是調節自己的心理,其次是提高自身修養等問題,最后才是兼職問題。
2.學生選擇心理咨詢師就業崗位的調查
在就業方面,有67.11%的學生比較認同心理咨詢行業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半數以上的學生(55.70%)希望將來在學校當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而其他崗位占比小于15%,說明學生考取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優先選擇的就業崗位是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66.84%)選擇生活問題咨詢;其次(17.24%)是選擇心理危機干預;僅有少數學生(3.98%)選擇身心疾病治療,說明大部分學生考慮的是普遍存在生活問題的咨詢。
二、考證課程體系的構建及教學設計
目前,心理咨詢行業考證機構主要有兩大機構,分別是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標準與服務研究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對應的課程體系分別為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考證課程體系[5](見關于2021年12月《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考試題型題量安排)和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考證課程體系[6]。兩大課程體系由基礎理論和專業能力(操作技能)兩部分組成,而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課程體系多了咨詢體驗課程。通過對比兩大課程體系,其差異很小。而學校現行的課程體系只有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與評價和健康教育(心理)兩門課程,與兩大課程體系有交集的內容很少。因此,在構建新的考證課程體系時,可考慮其中任一課程體系,現以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課程體系為例。
新的課程體系由理論基礎和專業能力(操作技能)兩部分組成。理論基礎有: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心理測量學和咨詢心理學等。專業能力(操作技能)有: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技能、心理測驗技能和心理咨詢倫理實踐等課程。
新增的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與保育員和育嬰師資格證一樣,設置為選考的證書。課程設置以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為例,新增課程名稱為心理咨詢師考證務實的課程,課程性質為選修課,學時分配如下:基礎理論部分,104學時;專業能力(操作技能)部分,88學時,合計為192學時。在學分設置上,基礎理論和專業能力各2學分,共4學分。
三、開展任務驅動、案例分析和模擬仿真的教學
改革
對于心理咨詢師考證務實這門課程,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基礎理論部分,主要采用任務驅動和案例分析教學法;而對于專業能力(操作技能)部分主要采用模擬仿真教學法,下面舉例說明。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
高職生與本科生不同,他們的理論知識相對比較薄弱,更喜歡目標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比如任務驅動教學法,下面以健康心理學課程的情緒管理為例。
1.案例的選擇
案例的選擇,盡可能選擇近期或比較典型的案例。比如:2020年7月18日,正好是保定高中入學考試的日子,保定一個16歲的男孩,因使用手機與父母發生爭吵,從30樓縱身跳下,墜樓身亡。
2.設計教學任務
(1)男孩與父母爭吵的過程中,他的情緒是如何變化的?在情緒變化過程中,哪些是理性或不理性的?如果是你,你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2)男孩的父母在爭吵的過程中,他的情緒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如果你是父母,你會怎樣做?
(3)男孩為什么要與父母爭吵?父母又為什么要與男孩爭吵?他們的理由各是什么?
3.教學的實施
在實施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老師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明確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完成任務[7]。最后由老師進行評價總結。具體操作如下:
(1)老師布置任務。老師根據所設的3個任務,把全班學生分為3個小組,每小組設組長1名,作為小組負責人,記錄員1名,負責記錄分析任務時各學生的發言。3個任務可由老師分配亦可由各小組長抽選,并要求各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2)學生分析任務。這個過程主要是以學生為主,老師引導為輔,學生采用頭腦風暴法,自行發揮。老師根據各組的情況,控制好時間。
(3)老師點評。完成任務規定的時間到后,由各組長向全體師生匯報,匯報分析的結果,包括:組內意見統一及意見不一兩部分內容,對意見不一的情況再在全班進行分析討論,最后由老師進行點評。
(4)評優。每次使用任務驅動教學,都要對各組的表現進行一次評選,選出一組優勝者。評優的方法,可以由學生自行推薦,亦可由老師推薦,對于比較容易得出結論的,建議由學生推薦,對于難度比較大的,老師亦參與推薦。通過這個方式,鼓勵學生向好的小組看齊,不斷進取。
(二)案例分析教學法
對于基礎理論部分的“變態心理學”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來開展教學。
1.老師給出案例
男生,20歲,來自農村,家庭比較貧窮。剛進大學時,沉默寡言,害怕其他同學看不起他,很少與同學一起參加班級的集體活動。到了大二,與同學交往時,不敢與同學對視、兩手發抖、面紅、心慌胸悶,班級組織郊游活動時,總是找借口不參加,久而久之,班里的同學亦逐漸疏遠他,嚴重地影響他的學習和生活,他的內心是非常痛苦的。輔導員找他談心,他也認為自己害怕與同學交往是不對的,但他卻沒有能力改變現狀。
2.讓每個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并回答如下問題:
(1)最可能診斷的是什么?
(2)診斷的依據是什么?包括:癥狀標準依據、嚴重程度依據、病程標準依據。
(3)簡述治療的原則,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原則。
(4)簡述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方案(根據治療的原則,逐一來撰寫治療方案)。
3.教學的實施
案例分析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應用任務驅動法加以實施(略)。另外,在案例分析法老師點評環節,可以增加學生互評這一環節,同時,老師亦可以選一些案例分析水平比較差的學生進行點評,最后給出標準答案讓學生自我反思。
(三)模擬仿真教學法
對于屬于專業能力(操作技能)的“心理咨詢技能”主要采用模擬仿真教學法來開展教學。
1.老師給出案例
來訪者:我好痛苦、好痛苦啊!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我滿腦子都是她,啥也不想做,更不說學習了。
2.示范模擬:一位學生扮演來訪者,另一位學生扮演咨詢師,其他學生觀摩[8]。
3.其他學生觀察咨詢師在整個咨詢過程中的咨詢技能是否符合要求,具體如下:
(1)是否正確傾聽。
(2)他的言語和身體是否適宜。
(3)他的功效如何?包括:是否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來訪者是否盡情宣泄,澄清問題了嗎?
(4)他是否存在以下問題:使用時機不合適,是否輕視來訪者的問題,是否干擾來訪者的話題,是否作道德或正確性的評判。
4.師生點評。先讓學生點評,老師再進行最后的點評。
5.教學的實施。可以分組模擬(組內成員互相扮演來訪者或咨詢師)和示范模擬(一個來訪者一個咨詢師,其他觀摩),模擬完畢,進行討論和分析,最后進行評分。
(四)教學效果
1.課堂氣氛活躍。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學生分析任務時,采用頭腦風暴法,不受條條框框限制,可以自由發揮,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結論多樣化,在分組討論中,氣氛比較活躍。
2.學生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學生必須對社交心理障礙、社交功能障礙和社交焦慮障礙的癥狀標準依據、嚴重程度依據、病程標準依據比較熟悉,在多個相似案例的分析中,逐漸有清晰的認識,在不斷的分析中能力得到了提高。
3.團隊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在分組討論中,要想贏得優勝獎,必須進行團隊合作,集思廣益,在不斷的爭論中提高了團隊的合作能力。
4.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分組討論中,各組成員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或見解,在意見相左時,還要想方設法,尋找理由說服對方,在不斷的爭論中,提高了自己的表達能力。
(五)注意事項
1.開始使用案例分析法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最可能診斷的是什么?老師給出社交心理障礙、社交功能障礙和社交焦慮障礙這三個結論,讓學生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當學生案例分析能力逐漸提高后,要求學生直接給出分析的結論。
2.把控好時間。不管使用任務驅動法還是案例分析法,都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適當的引導,把時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3.在模擬仿真教學中,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到學校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咨詢技能訓練,在真實的心理咨詢室開展咨詢訓練,效果會更好。
四、結語
通過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開展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課程改革的研究,構建了新的考證課程體系并進行了教學設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開展了任務驅動、案例分析和模擬仿真的教學改革,并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為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就業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EB/OL].(2019-04-16)[2021-12-04].http://www.moe.gov.cn/jyb_
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6_378206.html.
[2]國家十部委聯合發文《關于印發全國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18-11-16)[2022-01-03].https://www.sohu.com/a/279618291_9989
4489.
[3]朱海娟,劉路遙.幼師心理健康狀況對幼兒的影響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6):24-25.
[4]張鶴.幼兒園教師心理壓力及其調試策略研究:以W幼兒園為例.[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1.
[5]心理咨詢專業技能證書考評課程體系[EB/OL].(2021-10-26)[2022-01-03].https://www.biaozhunxinli.com/#/announcement/detail?data=47.
[6]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考證課程體系[EB/OL].(2021-12-01)[2022-01-03].https://jcpx.psych.
ac.cn/iip/ArticleView/?GUID=AC34A71D-DC17-4BA9-
8060-33FE0C20574A.
[7]沈綺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高校心育課程中的應用[J].高教論壇,2014(9):84.
[8]施柳周.模擬心理咨詢教學法初探[J].警官教育論壇,2009(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