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肖雄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113-02
摘? ? 要? 體育教學技巧在技工院校籃球教學質量提升、活動升級、效果改進等方面,具有推進作用。針對當前技工院?;@球教學中存在的教師教學與體育教材存在脫節現象,顛倒教學內容的主次關系的情況,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應用不足的現狀,既要科學設計評價標準,科學運用評價結果、規范設置評價邏輯,保障教學質量提升;通過互聯網技術,架構基于多媒體教學流程的整體融合模式,促進教學效率整體提升。
關鍵詞? 技工院校? 籃球訓練? 體育教學技巧? 現狀? 對策
籃球訓練與教學是技工院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技工院校教師作為知識生產、傳播融通的發起者、參與者、評價者,是籃球教學質量保證,是學校安身立命本體。體育教學技巧在技工院?;@球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活動升級、教學效果改進等方面,都具有極強的推進作用。針對當前技工院?;@球教學中存在的反饋環節缺失,教師教學與體育教材存在脫節現象,顛倒教學內容主次關系情況,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應用不足的現狀,既要科學設計評價標準,科學運用評價結果、規范設置評價邏輯,保障教學質量提升;也要通過加入互聯網技術、互聯網思維,清除阻礙技術與理念融合發展因素,促進教學效率的整體提升。
一、技工院校籃球訓練體育教學技巧的價值作用
(一)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籃球運動具有高競爭性、高對抗性、高團體性等特質,學生訓練與教師教學統一于籃球活動自身?;@球運動本身就需要參與者肌肉放松與緊張交替轉換。在籃球教學中,放松是前提。良好體態既要求收縮有度,有代入感。為此,借助實用的籃球教學技巧,能夠有效緩解課堂緊張情緒,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引導學生在籃球運動中做到緊張活潑、靈活有力,既要表面松弛平靜,又不能呆板緊張;既要懂得肌肉放松,又不能過于懈怠,引發動作僵硬。因此,要重視教學技巧基本理論,起到良好助推效果,更好輔助籃球技術展示。
(二)升級整體教學活動
體育的本質是身體能力展示,也離不開內在情感外在反射。在籃球教學中,身體將教師知識、技能、認知內化于心,并外化為球場的表現,引發教學效果的升華。而通過肌肉緊張與放松程度的感知來表達和傳遞籃球教師的情感,也就使得自身的內心世界得以有效外化,達到與受眾之間交流互動的更高境界。教學技巧作為教師籃球教學的重要立足依據,需要更多與教師教學素質相關聯,與對于體育理解相聯系,從而成為籃球知識、技能的延伸和認知的外化。通過技術來聯動身體胸腔、腹腔、手指、頭頸、上肢、下肢,提升力量、速度、靈敏度、柔韌度,帶動整體運動素質提升,確?;@球所內蘊價值得以完美展示。
(三)改進籃球感悟效果
籃球技巧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注重實踐層面的訓練與塑造。對籃球運動而言,技巧實踐是理論與操作有機整合,帶有運動性質身體展示,是具有極強操作性情感外漏。教師技巧的提升,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身心的協同性。同時,教師在進行籃球技術展示時,更為全面了解籃球技巧的基本原理,把握籃球彈奏的技法技巧,體現生命不息,實踐不止的實踐精神,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個人特點的籃球技術運動美學特質。籃球技術運動具有意圖性、目的性和針對性,強調身體協同性和系統性,并非純粹理論認知,而是基于執法身段等多個器官整體性操練。只有當教師充分認知其特質,充分把握其內涵,體現身心合一的無上追求,才能將個體對于身體的反應和追求融為一體,更好地調整身心狀態,展示競技體育的魅力,給觀賞者帶來更為輕松愉悅、豐富多彩的運動,實現身心合一籃球技術運動境界。
二、技工院?;@球訓練體育教學的問題現狀
(一)教學技巧與體育教材存在脫節現象
當前,技工院校體育教師教學技巧普遍不足,導致教學內容相對單一,方式相對單調,邏輯聯系相對欠缺,造成教師對課程內容把握不夠深入,學生鍛煉興趣有所衰退。長此以往,教師產生抵觸情緒,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知識傳授、興趣提升、技能培養,影響學生興趣和鍛煉習慣培養,違背了人體運動生理規律,造成肌肉疲勞,影響教學效果。此外,有的教師盲目運用技巧,在課程安排上用熱身活動取代了教學內容,增加無效時間。作為核心內容技能學習、知識習得不能強化,影響了整體教學質量。
(二)顛倒了教學技巧與教學內容主次關系
一方面,在教學技巧認知上存在著誤區。有的教師過分強調教學技巧,忽視知識習得與技能提升之間關系,在完成主教材之后進行的相關練習,這樣就使得籃球教學成為主教材補充性練習。有的教師,忽視教學技巧,在內容設計上游離于主教材之外的類似于耐力、力量、速度、柔韌度等方面的訓練。安排上不夠恰當,形式上過于單一,強化的角度不夠。在時間安排上,往往采取先學后練的基本形式,在主教材完成之后,進行8~10分鐘相應練習,這樣就對整體素質的提升和效果實現產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在教學技巧運用及時間設置上相對欠缺。根據新課標要求,籃球教學時間相對集中,運動量較大,強度較高。倘若安排在學生課程開始極易造成學生鍛煉疲憊,從而無法有效地對主教材、課程進行深入的學習;倘若安排在課程結束之后,突然加大學習和鍛煉的時間與強度,不符合主教材學習的教學安排,也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不同學生身體素質存在較多差異,對于同樣教學內容,有的接受能力較強,學習水平較快,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課堂任務。而有的領悟能力一般,接受水平較低,對于籃球教學要求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提升,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造成不同學生學習效率、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不利于滲透性的實現。
(三)信息化智能化教學理念貫徹不足
一是信息化情景設置不健全。籃球多媒體教學設置重視程度不高。籃球多媒體教學智能化理念表現為多媒體教學內容、多媒體教學實施、結果評測等方面智能化和數字化認識與應用?,F實中,部分學校將重點放在配齊多媒體教室、平板電腦等電子化設備等方面,課程課件仍然是生搬硬套,對于互聯網思維、互聯網認知上明顯不足,導致多媒體教學設備內容與形式之間脫節,造成多媒體教學剪輯資源知識生成與傳播耗損增大,提高了工作人員互聯網多媒體教學的成本、規模和效益。二是多媒體教學設計水平較差。多媒體教學是教學技巧重要組成部分?;@球多媒體教學環節存在基礎設施相對欠缺、科研信息溝通不暢、科研實效性較差等問題,不能有效滿足時代發展、信息迭代現狀,快速信息收集與資源流轉能力較差。三是互聯網軟內容設施不健全。當前,籃球多媒體教學信息化建設仍然采用落后的軟件與硬件設施,相關部門沒有在這方面投入較多經費,從而無法順利開展多媒體教學檔案信息化建設。多媒體教學注重工具以及資源的多樣性,籃球多媒體教學資源應用存在著效率較低等問題,部分學校多媒體教學信息化水平低,多媒體教學信息流轉過程欠缺合理性,影響了教學資源整體價值。
三、技工院?;@球訓練體育教學技巧提升的措施
(一)堅持內容為王,推進教學技巧與教材融合
一方面,強化沉浸式體驗。在籃球教學科研與備課準備階段,要自覺融入互聯網思維技巧,借助MOOC、翻轉課堂、微課堂等提升自主研究能力。例如,在多媒體教學剪輯技術講解中,工作人員可以事先將內容整合為PPT課件,其中要融入對于技術動作的動畫分解。在此過程中,將國際上優秀的籃球比賽多媒體教學進行分解整理,通過動作慢放的形式,供技工院校學生深度研究。對于技工院校學生的訓練,可以采取投影儀投影的方式,將學生動作投放到墻面上,供學生互相評價。對于課堂表現,可以借助手機、錄像機進行錄像拍照,在下節課上練習后對照分析,以便確保練習進展,提高學生興趣,增強多媒體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提升定制化能力。推進小組定制化主題多媒體教學。引導技工院校學生借助互聯網資源,探究發現知識脈絡,討論完成研究任務,豐富完善知識結構,提升鍛煉運動技能。建立多媒體教學資源定制化服務模式,明確定制化多媒體教學的制度、管理模式。加強培訓指導,建立透明考評機制,把定制化服務用起來,從制度上保證多媒體教學剪輯資源定制化服務有效實施,讓多媒體教學剪輯資源做到與學生需求實際相結合。
(二)堅持技術導向,完善互聯網多媒體教學理念
一是快速迭代。加強多媒體教學平臺建設力度,注重各種資源平臺的建設,改變傳統籃球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積累、循序漸進改良的模式,集中關注點、專注研究研討、課題打磨追求極致、快速信息更迭。二是學生至上。優化教學手段、暢通參與途徑、提高課程效果、增強課堂對于技工院校學生黏性。同時,可以加大計算機輔助多媒體教學課件使用頻度,構建高水準計算機輔助多媒體教學課件。三是資源整合。注重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屬性的發掘工作,多媒體教學剪輯資源整合是助推多媒體教學資源互聯網支撐并形成各方面資源合力的概念。例如,助跑、起跳、騰空、投籃等高難度動作,由于速度快、難度大往往不易掌握。借助互聯網渠道,依托多媒體技術,工作人員能制作微多媒體教學、微講堂,用動畫蒙太奇、多媒體影像處理,清晰展示技術動作各個環節,使學生形成直觀認知。
(三)堅持身心共進,實現籃球技術展示一體化
指導學生要重視對于身心狀態的調節,運動之前,要深入調整狀態,確保本身處于最佳狀態。將自身身體和心理調節到最佳狀態,營造良好體育運動氛圍。通過舒展、深呼吸等多種方式放松身體緊張情緒,確保身體尤其是手指、上肢、下肢自如與靈活,使得運動臨場狀態能夠較為完整、輕松。重視運動前對于身心放松把握,排除私心雜念,活動身體關節,克服緊張情緒,保持良好狀態,繼而通過輕松自如、靈活多樣運動。心理調節是身體調節有機延伸。
參考文獻:
[1]劉燕.基于網絡的非正式研究對工作人員多媒體教學能力提升的作用與途徑[J].當代教育科學,2012(17):19.
[2]王俊鵬.多媒體教學技術在中職籃球教學的運用[J].當代多媒體教學科技,2012(10):52.
[3]胡陽.多媒體技術視域下的中職籃球教學剪輯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