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煜東 郎世林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129-02
摘? ? 要? 體育是一項集競技、娛樂、健身于一體的活動。然而,排球這種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參加的體育運動在廣東省中小學中一直受到忽視。在這篇文章中,筆者深入探討了廣東省中小學排球運動開展現狀,通過分析廣東省中小學排球運動的開展狀況,找出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這對于實現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極為重要的。
關鍵詞? 排球運動? 現狀? 對策
文章旨在分析廣東省中小學排球的開展狀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解決辦法,以期為廣東省的中小學排球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部分中小學,共20所,其中中學15所,小學5所。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依據調查的需求,參考國外的有關書籍和國內關于排球的文獻。
2.問卷調查法。采用自編的方法,對20所中小學的運動小組負責人進行了調查。調查對象為20人,發放問卷20份,回收問卷20份,所有調查問卷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調查方法,極具針對性。
3.訪談法。在調查過程中,與一些中小學校的體育領導進行了訪談,探討了影響廣東省中小學校排球發展的主要因素和相應的應對措施。
4.數據統計法。將此次研究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為之后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二、廣州市學校體育發展狀況的研究
(一)排球場地設備現狀
排球隊的場地與設備是進行排球活動所必需的物質條件。經過調查可以得知,中學的校舍設施要好于初等教育,但是有些學校的排球場已經被改造成了球場,還有一所學校甚至沒有一支排球隊。
(二)排球師資現狀
排球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體育活動,對于初練的人而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調整,尤其是發式;傳、扣、攔幾項基礎技巧的掌握與應用,如果沒有專門的老師來進行教學,是很困難的。經調查了解到,在廣東省,僅有38.5%的初中和33.3%的小學配備了專門的體育老師,這樣的師資情況無疑給廣東省的中小學排球活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三)中學體育教育的發展
擁有排球課程的初中僅占3.5%,而在小學,也只有16.7%。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有能力開展排球的活動的中學很少,就算有,也大都不完善,僅僅介紹墊球和傳球,并沒有進行更深入地教育。由于排球運動的學習在體育教學中所占比重較小,導致了技術上的斷層,使今后的課堂教學難以進行。
三、排球課外活動與訓練現狀.
(一)排球課外活動現狀
參加校外活動的學生,僅15.4%的中學生參加過排球賽,而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卻根本沒有。據調查,有同學參加校外排球隊的學習,這些學校都會有排球課程。由此可以看到,在校內開展此項活動時,學生在校內的參與與否,都會對此產生影響。
(二)廣東省中小學生排球運動的發展狀況
排球活動是廣東省中小學體育工作的一個主要環節,它既是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體育后備力量,又是實現“奧林匹克爭輝工程”的根本。調查顯示,在目前僅有3所初中擁有業余排球隊,約為23%,另外三分之一的學校在賽前進行了短暫的團體練習。甚至連小學里都沒有一個業余的排球隊。近年來舉辦過各種排球活動的學校數量總共也就十余所,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短時期內組織起來的。目前,經市體育委員會認定為傳統的排球隊已經很少了,即使是一些傳統的學校,情況也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四、影響廣州市中小學排球運動開展的因素
(一)領導不重視導致缺乏排球場地器材
造成廣東省中小學校學生排球隊發展困難的原因有:缺乏場地設備,缺乏組織。目前廣東省大多數中小學校的體育工作還處在一個被忽視的困境之中,給廣東省中小學校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是,學校排球活動的開展,離不開上級對其的關注和經費的支持。結果顯示,沒有一所小學對排球高度關注,而在初中里,也僅有2所比較受關注。據走訪,20所學校里,僅有兩所具有排球發展計劃。
(二)缺乏排球專項師資
目前中小學校體育專業師資的來源主要有中小學校體育系定向培訓、業余體育學校的訓練和職業隊伍的退役選手有三類。由于目前市場不景氣,排球運動已被忽視,中小學校定向培訓的學生也會因為學習壓力而被限制,所以很難有學生選擇排球來進行課外活動。而且,現在的情況也很糟糕,別說是排球隊了,就連學生都很難招到。而職業隊的人數更是如此,能夠在學校里安穩的退休老師更是寥寥無幾。因此,要發展排球教師,必須從就業和排球推廣兩個層面入手。
(三)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指導,對他們的興趣進行了有效的培養。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其心理與生理特征差異較大,教師要針對其特征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或者出于對知識的渴望中,積極地去接收、去學習,引起學生的興趣。如何把握好學生的學習心態,無疑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此外,老師對排球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他們,而老師們在排球方面的工作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五、廣州市中小學排球運動發展對策
(一)加強排球運動硬件設施建設
體育場地設施是進行排球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依據。據統計,約20%的初中、85%的小學沒有球場,主要是因為經費不足,學校不重視,學校的規模有限。要想改善這種狀況,必須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加強對中小學校學生的體育鍛煉。此外,由于校舍面積有限,可以考慮把校內場館的興建推廣至社會,或是由校方與社會合作,以解決經費、場地等問題,從而加速廣東省體育事業的社會化轉型。
(二)加強排球運動軟件設施建設
1.專業師資的培養。而教師的人格特質會對其產生直接的作用。目前,廣東省中小學校的專業師資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中小學校的學生,二是從體校退休的學生。從目前二者的培訓方式來看,二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專業知識層次高,專業技能低,專業技能扎實,但理論底子薄弱。因此,在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教學中,尤其是在廣東省中小學校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另一方面,很多老師覺得自己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培訓,覺得自己無法勝任排球的教學與培訓。為此,中小學校和體校對體育人才的培訓方式要進行調整,實現“學教”合一,對在崗的老師要經常進行“復課”、“進修”、“評優”等。
2.廣告媒體的宣傳。體育市場化是體育市場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而體育活動的推廣也必將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加強對學校和學校的廣告教育,對于推廣排球運動,提高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認識,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價值。對中小學進行排球的小規模報道,并安排相關工作人員編制適用于中小學生的排球宣傳手冊等,以促進學校的排球隊的良好學習氣氛。廣泛地報道世界排球比賽、排球明星的風姿、經驗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好,弘揚“排球精神”,明星效應會對校園排球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3.區域性排球賽事的推出。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健身,還有一個很大的作用,那就是溝通。排球賽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進行6人制的硬排或軟排;沙灘排球,亦可采取2人模式,3人或其他形式的,也可以視具體的具體條件而定。競賽可以是單人或雙人的,也可以是學校、區、市、省區等。但是,為推動廣東省排球運動的基層教育,必須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辦一次大型的比賽,制定出一系列的規則,以提高隊伍在比賽中的水平。同時,還可以從優秀的選手中挑選優秀的選手,到高水平的院校學習,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持和鼓勵,鼓勵更多的學校參加競賽,從而建立起一個優秀的隊伍。
4.教師晉級獎勵制度的出臺。市級各有關部門要定期對教師進行教材、教學、技術的培養和考評,對多年默默奉獻、成績突出的專業運動員予以表彰和獎勵,并在職稱評審中予以適當的傾斜,從基本上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三)加強中小學排球運動的推廣,搞好排球梯隊建設
1.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促進排球運動推廣。結合我校的具體國情,結合學生的特征和不同的發展階段,采取了多樣化的教育方式,改變了以往的單一化教學方式,在小學進行了以游樂為主的教學方式,在初中進行了教學競賽,并在競賽中進行了指導。在初期比賽中,以非正式比賽居多,例如單人發球、扣球、傳球、墊球等。學校也可以舉辦地方校內競賽,通過競賽促進學生興趣,促進排球運動的發展。
2.加大升學扶持力度,推動排球梯隊建設。在充分處理好學生的學教沖突的基礎上,增加學生的入學支持,讓更多的學生進入高水平的學校,專門隊伍進行學習與培訓。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強化業余體校的文化學習,開展社團型的運動。以中學為基層培養基地,制定相關的選拔制度,防止重復培養、利用、不公平的競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對排球隊的熱情,促進各級學校的發展和發展,為國家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六、結語
排球作為中國三大球種之一,是全國范圍內最流行的一種運動,因為其女排五連冠的緣故,在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事業發展的今天,對廣東省中小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先,國內中小學校體育發展出現了一種“雙極性”的局面:一是發展態勢好,二是發展迅速;而在另外一個方面,則是發展前景并不好。文章從廣東省中小學排球的發展狀況入手,分析了目前廣東省高校學生排球的發展狀況,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這對于廣東省體育事業的繁榮發展有著極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祁祿.十大任務,五年完成[J].中國排球,1997(08):15.
[2]龔德貴.中國排球運動可持續發展與后備力量的培養[J].體育學刊,2001,8(02):60-62.
[3]佘克敏.排球運動項目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
[4]張迎春,朱俊虹.全民健身與排球運動的審美娛樂性[J].社會與科學,1996(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