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157-02
摘? ? 要?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很多小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師的教學節奏,因此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在新課改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應該積極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創新體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提升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小學體育? 教學? 方法? 有效性
一、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意義
(一)全面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更加傾向于滿足學生的需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及基礎,以學生的成長規律、心理需求為基礎,制定了恰當的教學目標,這是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重要舉措。同時,體育教師也轉變了固有的教學觀念,不再將提高小學生的體育技能及體育成績作為唯一目標,而是開始關注學生的內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體育精神及實踐能力等,這是全面培養小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直觀體現。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全新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善于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體育課堂教學。所以,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生或教師互動的形式,了解更多的體育信息,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與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途徑。
(三)減輕教師教學負擔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教師已經意識到自己并不是課堂的主人,開始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當然,這也是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環節。在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以“一言堂”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給學生留出了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以便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自行探索。該種教學模式投入使用后,教師的教學負擔不斷減輕,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與學生進行交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另外,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用于觀察學生,及時指出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不足,幫助學生補齊短板。總的來說,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二、小學體育教學當前的現狀與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小學體育課的受重視程度不夠是公認的問題,體育課不但不能實現應有的鍛煉作用,還可能時不時地被文化課占用。此外,體育課的成績不會成為最終被考查的內容,這就讓包括體育教師在內的人員都對小學體育課產生了松懈心理。這不但無法完成教育部門對小學生體育鍛煉的任務,也讓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受到抑制。
(二)教學設施成為擺設
很多小學的體育教學器材已基本配備齊全。基本的足球場地或籃球場地也已建設完成,但由于專業體育教師資源的缺乏,小學生只能在操場上做游戲,體育器材的功能得不到合理應用,這既不規范也不科學。
(三)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就決定了小學生自控能力必然較差,這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和規范。很多小學生在體育課上注意力難以集中,把教師對于體育知識和技巧的講授都當成耳旁風,嚴重阻礙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
三、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提升策略
(一)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小學體育課堂上,課時是有規定的,一般為40min,采取的也是固定授課模式,規律的每周幾上課就是每周幾上課。流程基本就是站隊、教師講解、自由活動、集合結束這幾個流程,整個課堂充滿著無味與枯燥。學生已經充分了解教學模式,對于體育課程逐漸降低了期待,也逐漸失去了對體育課程的興趣,這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由此使得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成為緊迫任務。
想要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根據小學生自身特點展開興趣教學。小學生處于愛玩好動的年齡階段,很好引導也很聽話,體育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特點進行特定的體育教學,可以是多媒體教學,也可以是合作性教學,或是競賽性質的教學等,只要符合小學生興趣方向的教學形式都是可以采納的,教師還可以自創教學活動,來逐漸改變體育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對于每節體育課都充滿期待,讓小學生在每節體育課中都充滿新鮮感,極大地促進了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工作。除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外,體育教師還應向學生積極講解運動的必要性與運動原因,幫助小學生用正確的思想認知體育課,幫助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促進與小學生的交流,用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辦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新體育課堂教學原則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體育課程缺乏大眾的正確認知,致使體育課不受重視,導致課堂教學中的錯誤教學原則出現偏差。體育教師不是一味講解理論知識與技巧就是一味注重實踐,將教學目標作為教學宗旨而非學生需求及興趣,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成長,嚴重誤解了教學原則。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原則也需要做到創新,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將教學宗旨不脫離學生群體,以教學內容、學生需求為基礎展開適合小學生活動與教學,將其作為自己的教學準則,改變守舊教學觀念,做到教學觀念上的創新。在創新觀念的同時,要擺正學生位置,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根據學生的能力與身體狀況展開合理的教學,將理論與實踐做到充分融合,以使體育教學變得高效。例如,在體育課程中,體育教師根據學生體質情況,可分為男、女兩個學習陣營,將鍛煉強弱做到有效劃分,給男生安排一些強度高的運動項目,給女生安排強度弱一些的運動項目,做到有針對性的教學,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創新體育課堂教學位置
創新體育教學位置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體育教師應注重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將其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將小學生擺放在教學主體位置,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需圍繞學生興趣及需求,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守舊的教學觀念中,體育課程很長時間都備受忽視。教師長期對學生分數格外重視,造成體育課程教學產生嚴重的滯后性,改變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是很有必要的。體育教師看到體育教學后的含義與目的,切實提升體育課程在內心的分量,將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率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再者,體育教師應將課堂主體位置交還于學生,讓學生作為體育課堂的主人,教學內容與教學結構都需符合小學生心理、生理情況,滿足小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還有,體育教師應多給學生成長及提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讓學生在鍛煉中思考,讓學生在鍛煉中實踐,盡可能維護學生的主體位置,將教師的職能向指導、啟迪方向拓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擺正自身的位置,開展學生的體育教學工作。創新體育課堂教學位置對于體育教學開展意義重大,可以有效地提升體育教學效率,體育教師應著重注意這方面創新。
(四)創新體育課堂教學互動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應加強交流與互動,創新形勢下的課堂互動更多是指體育教師接收學生的教學反饋,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引導教師看到教學中的問題,讓教學走出茫然區,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再提高。在小學體育課堂接近尾聲的時候,體育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對即將結束的體育課堂做出總結和建議,還可以鼓勵學生對體育教學進行打分。在體育教師接受反饋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清楚地看到教學中的不足,將自己沒有考慮到的因素進行重新認識,幫助體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促進體育教學產生積極成效。另外,通過接受學生反饋,體育教師可以積累較多經驗,做到盡量多的完善措施,將體育教學做到盡善盡美,以確保創新教學互動產生積極作用。課堂教學互動的創新,是體育教學發展的結果,有效地保證了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給體育教師帶去了較多的幫助。
(五)創新體育課堂教學資源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學資源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也直接影響著小學生最終教學成效,是需要小學教師引起重視的關鍵環節。在新時代下,小學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給學生營造一個全新的教學氛圍,給學生帶去更多的拓展機會。
創新體育課堂教學資源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利用課堂科技手段,展開生動、形象的教學,告別傳統口頭教學。這主要應用在學生的室內體育理論教學中,向學生展示體育項目技巧,豐富的畫面、生動的講解,加強學生的體育理論基礎建設,還可以在課堂內加入一些優秀運動健將成長史影視資料,通過向學生的展示過程,加強學生的體育精神,增強學生的堅韌性格,有助于后期體育實踐教學順利展開。另一方面,體育教師應利用學校資源,積極與其他學校或校外運動館、健身場所達成有效合作,在器械提供方面和競賽組織方面增強學生的拓展機會,在與其他學校學生競賽中,逐漸增強本校學生體育技能,在競爭中也培養了雙方友誼,做到共同成長、共同進步。體育課堂教學資源的創新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小學體育的向前發展,為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了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課對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極為重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一定要遵循體育原則,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學科地位,提高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對小學的體育設施不斷進行完善,增強小學生的體育自律性,體育教學安排更為科學合理。唯有如此,才可保障小學體育課程發揮應有的價值,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均衡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可雷.“小學體育興趣化”“初中體育多樣化”理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01):104-112.
[2]楊獻南,鹿志海,張傳昌,等.習慣教育視野下小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機制與策略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0(01):80-85.
[3]楊熙炳.試分析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考試周刊,2017(77):116.
[4]李麗和,劉科麟.關于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8,8(03):75-76.
[5]吳曄.分析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2):95+97.
[6]皮云云.芻議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統合訓練[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