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娟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183-02
摘? ? 要? 本文分析體育教學三要素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并且對羽毛球正手擊打高遠球技術的具體技術環節逐個分析講解、示范、練習三要素是如何體現的。其次,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傾聽學生的心聲、汲取學生的合理的建議,整理歸納出如何協調講解、示范、練習三者關系的方法,旨在為體育教學的有效進行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為體育高效課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更為不同科目教師在自己領域的研究開闊了新的視野。
關鍵詞? 體育教學? 三要素? 羽毛球? 高遠球技術
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大綱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是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如何能夠使教學有效完成,達到學生的全面接受和發展的效果至關重要。歸納起來,離不開三個基本要素,即講解、示范和練習。我們稱之為“體育教學三要素”。體育教學三要素是在體育教學中最基本的三個要素,雖然是最基本的要素,但是對于體育這門比較特殊的課程來講,確實是必不可少的三個要素。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三者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經查閱相關文獻,李靜在《淺談體育教學三要素》中指出:體育教學中,講解重在理論,示范重在直觀,練習重在實踐。本論文觀點認為:在講解時,語言精練、剖析重點的同時配合著分解示范效果更明顯。例如教學中正手擊打高要求技術,在講解什么是正手擊打高遠球后,分準備動作—撤步架拍—蹬地背拍—揮拍擊球—擊球隨拍五個步驟邊講解邊示范,這樣在理論支撐的前提下更形象、直觀的捕獲技術動作里的動作要領。安強在《淺議體育教學三要素講解、示范、練習》中也提到三要素之間的關系,三者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本論文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持。目前國內外對體育教學三要素的研究大多數是關于中小學體育教學三要素的研究。相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給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但相關筆者對體育教學“三要素”應用的研究闡述較為籠統,對于讀者在解讀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困難。目前,還沒有學者對高校體育教學“三要素”的運用進行研究,更沒有學者對三要素在具體的技術環節進行相關的研究。
一、講解
教師要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講解。
1.講解要有針對性,簡單易懂。講解過程中,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多器官協作參與,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學習羽毛球正手擊打高遠球技術時,首先給大家講解什么是正手擊打高遠球及正手擊打高遠球與正手發高遠球的區別。正手擊打高遠球是以正手握拍,在右肩的上方用正拍面擊后場高遠球,稱為正手擊打高遠球。我們之前學的正手發高遠球是主動發球,而擊打高遠球是被動的接球,這是兩者的區別。其次,在講解時要明確講解動作的要領,語言言簡意賅。
2.講解要細致透徹,區分層次。對動作的講解就要根據動作訓練的不同階段進行講解,例如正手擊打高遠球分為以下五個步驟:準備動作—撤步架拍—蹬轉背拍—揮拍擊球—擊球后隨拍。(1)粗略掌握動作階段的講解。主要使學生明確動作的意義、基本原理、結構、要領和方法,對動作的細節暫不多作要求。在講解時可以邊講解邊示范,這樣可以讓學生很直觀的理解理論與技能之間的聯系,然后再換一個角度進行分解的講解。(2)改進、提高動作階段的講解。主要是進行動作技術分析和正誤對比,找出產生錯誤動作的原因與改進方法。這次主要是把每個步驟需要注意的事項給講解清楚。例如,(1)準備動作動作要領:準備姿勢站好,側身引拍,拍面正對球網(手腕要立起來),大小臂折疊90°,左手自然上舉保持平衡,重心在右腳,抬頭注視來球;(2)蹬地轉身倒拍,抬肘關節,向前;(3)擊球點選擇在右肩上方,體會發力是由身體的反弓加手臂的鞭打,前臂急速內旋帶動手腕加速向前上方揮動,屈收手腕,屈指發力,用正拍面在空中最高點將球向前上方擊出;(4)最后隨拍的慣性揮到左肩下方,最后再一邊講解一邊示范,這次要重點強調容易出錯的技術點。
3.鞏固動作階段的講解。主要是提出動作的難點與關鍵,以便改進動作的細節。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時刻發現改進講解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區分層次的理解性,并不是所有人都一樣的接收速度和能力,要因人而異,注重全體的發展,并使教學順利有效地進行。
二、示范
體育教學,重在示范。示范是教師以具體的動作范例,使學生真實地感知動作,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正確優美的示范動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所以教師的示范有著重要作用。在做示范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把握示范的準確性。首先,教師的示范動作要能準確地顯示出動作的技術結構和過程,做到動作規范、姿態優美、節奏強。其次,教師示范動作要準確地選擇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要根據內容選擇正面、側面、背面、鏡面進行示范,使每個學生都能準確地看清教師的示范動作。
2.注意示范的適時性。在教學的初學階段,教師可以先做幾次完整的示范動作,讓學生了解動作的技術概念。然后,再根據教學的要求,并結合動作的要領,進行分解示范,讓學生了解動作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加深對動作的印象。初步掌握技術后,就要突出關鍵技術的示范,并注意示范動作的速率和節奏。最后對學生易錯環節作出歸納后再進行糾錯。
3.掌握示范的控制性。教師示范時,要保持穩定的情緒,能夠自我意識到示范動作的現狀,掌握示范動作的質量,控制示范動作的過程,使示范動作優質化。教師切忌利用示范的機會進行自我表演,放飛自我。另外,教師在示范時,還要控制學生的情緒,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及對技能的整合能力。
三、練習
練習是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必要媒介,是實現身體素質提高、增強體質、培養優良體育行為的基本手段。在練習時,一是要合理安排練習的內容,即內容要豐富,足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吸引力。讓學生愿意參與到體育教學的練習環節。二是練習的量和強度要科學、合理,即運動負荷要適量,不能達不到效果,也不可使學生感到疲憊,從而對體育課產生恐懼心理。三是教師要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根據教學任務、目標、內容、學生特點、場地、器材及天氣情況,制定合理的計劃并可適時調節運動負荷。四是要關注練習的時效性,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訓練中,將學到的技能運用到自由練習的過程中,即把技能在運動項目中實際運用出來。在羽毛球的教學中,由于公共體育課時時間長為90分鐘,人數較多,為60人以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的練習階段,采用的時先集體徒手模仿練習(分為五個階段),準備部分—引拍—架拍—揮拍—揮拍后的隨拍,在每一個階段對學生進行糾錯指導,防止在初學階段形成錯誤的動作定勢。在分組別練習時,為了增加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在背拍—揮拍階段,第二組的同學用手拉住前方第一組同學的拍(向下發力),讓持拍者體會在揮拍時的身體反弓、發力順序、鞭打動作。這樣不僅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及課堂的氛圍。在分組練習后對大家存在的共性問題集中講解和糾錯指導,例如針對學生肘關節抬不起來、擊球點靠前問題進行指導時,我采用的是在樹枝上懸垂兩處兩面相對粘住的膠帶,讓學生進行男女分組進行架拍—揮拍的練習,要求學生盡可能在揮拍時夠右上方的膠帶,從而克服肘關節下垂的問題,找到最佳擊球點。針對學生鞭打無力及揮拍拍面不正問題,我給學生設計的是投球練習,即讓學生每人手持羽毛球先做肘關節抬起時的鞭打練習,讓學生體會身體鞭打和大小臂配合的動作。還要觀察學生球離手后球的路徑及球的落點,如果出手時小臂沒有旋內,就會出現球偏的現象,如果在出手時肘關節出現下拉,那么球的出手高度不夠,球的拋物線就會呈現出底平的狀態。在此動作做熟悉且標準后,可以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投球練習,從準備動作開始,在此階段主要是觀察學生的連貫性及動作的規范性。在之前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進行完整架拍揮拍練習,在此期間關注學生兩個動作之間的銜接性問題。最后階段,讓學生進行完整技術動作練習(從無球到有球),還可以采用游戲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練習時,先采用集體練習,再進行一排一排分組練習,并對表現好的同學提出表揚、令其做示范。最后對大家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后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查漏補缺,這樣不僅讓學生得到了休息,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現欲、提高學習積極性。
四、結論和建議
1.講解重在理論。在講解時應把握重點,語言精練、易懂。把所學技術的工作原理及每個技術環節的關鍵通過學生能理解的語言形式傳達給學生。
2.示范重在直觀。在示范時,應根據課程內容及上課群體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示范形式。
3.練習重在實踐。在練習時應適當增加練習內容的趣味性,控制練習的強度和頻率。還要對練習的成效進行檢驗,實時跟進教學進度。
4.講解、示范、練習三者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體育課程的實際,合理安排講解、示范、練習的時機、頻率及方法。只有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并巧妙地運用到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才能上好一堂生動有趣、有實效的體育課,才能圓滿出色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李霆,郭學軍.論體育教學三要素講解、示范、練習的應用[J].金田,2015(02):231-231.
[2]方洪.論體育教學三要素講解、示范、練習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06):131-131,244.
[3]易國棟.淺談體育教學三要素——講解、示范、練習[J].成才之路,2008(16):63-64.
[4]楊杏慈.羽毛球選項課擊打后場高遠球易犯錯誤及對策探討[J].科技信息,2010(15):558.
[5]李靜.淺談體育教學三要素[J].科技創新導報,2011(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