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澄濱
摘要: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占有絕對重要的地位,審辯式思維既是一種思維方式,同時也是一項最重要的數學素質,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審辯式思維對高中生數學思維以及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而高中生要想提升自身的數學綜合素質,就必須要重視應用審辯式思維,掌握利用審辯式思維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自身素養的綜合提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審辯式思維;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2)18-0032-03
審辯式思維,也被稱之為批判性思維,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教育學家而提出的,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這一概念也有了新的內涵,也更加的完善.從當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審辯式思維實際上就是思維的過程,其中主要包含技能和情感兩大因素,而審辯式思維的目的就是對人的思維和行動進行指導.近年來,發達國家也逐漸掀起一股審辯式思維教育的熱潮,給我國教育事業也帶來了較大影響,審辯式思維已經成為我國新時期人才必須要具備的一項素質和能力,本文以高中數學為例,分析和研究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 審辯式思維的概述及必要性
1.1 概述
審辯式思維的別稱是批判性思維,簡單來說就是一項思維方法,而審辯式思維的本質主要圍繞“懷疑、分析、批判”三個維度為主,是人進行主動思考的過程,具體來說就是指對已有觀點進行質疑,在質疑的過程中對觀點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感悟.
1.2 必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強,高中數學教學也不再僅僅的局限在知識教學上,而是逐漸形成了知識和能力雙向發展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趨勢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無法滿足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的發展需求,加強審辯式思維的應用,不僅是新課改推進的必然趨勢,也是高中數學教學開展的需求.
步入高中后,學生也會面臨大量新知識的學習,而且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邏輯性、抽象性更強,學生的學習難度也明顯加大.而在高中教學中,審辯式思維的應用,不僅可以鼓勵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質疑,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形成自己的見解,除此之外對學生思維的發展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幫助,對高中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2 高中數學教學中審辯式思維的應用原則
2.1 注重趣味引導
高中數學知識十分抽象,新課程標準對高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要注重將數學教學與人文環境、生活經驗以及思維等進行有機的聯系,讓學生真正的成為數學知識學習的主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注重在教學中實施趣味引導的原則,為學生創建合理的情境,引導學生投身到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內心共鳴,進而不斷的幫助學生消除數學學習的陌生感,利用趣味性的內容來激活學生的審辯式思維,更好的促進高中生審辯式思維的良好發展.
2.2 注重以人為本
每個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實際進展難免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不應過度的強調數學教學的普適性,而是應該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積極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審辯式思維得到良好的發展.為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重視學生的課堂表現,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分別為學生設置不同難易程度的探究問題,以便為學生的思考、推理以及質疑等提供更有益的條件支持,這樣學生才能在數學學習中讓自身的審辯式思維得到有效的發展.
3 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就是有以下因素影響了審辯式思維的有效應用.
3.1 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
縱觀教育歷史的發展情況,其中審辯式思維在應用中并沒有被多數的教師所接受,甚至有些教育者對這種思維的應用是比較排斥的.一直以來,尊師重教就是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這種教育理念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往往在教學中對這一理念沒有全面的認識,而是在教學中過度的依賴教師的講解,學生的解題方式也存在單一的問題.
3.2 教師缺乏對審辯式思維的正確認識
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必然會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干預,但是從審辯式教學的應用情況來看,其中多數教師依舊在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沒有重視審辯式思維的有效應用,這類教師認為學生在課堂上質疑,只會影響教師的形象,還會浪費課堂時間,實際上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多數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更高的分數,而將習題進行歸類,并為學生總結解決問題的具體模式,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出現了“一法解多題”的情況.
4 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應用對策
4.1 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審辯式思維的有效應用,必須要教師發揮出自身的有效指導作用,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給予正確的引導.所以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教師就應該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維護學生的學習信心.
4.2 教師需要提升自身修養,強化對審辯式思維的理解
影響審辯式思維應用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師對審辯式思維的認識,也就是說只有提升教師對審辯式思維的正確認識,并不斷的提升教師的個人修養,才能保證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審辯式思維的應用,對于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也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必須要深刻的認識到審辯式教學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就可以合理的應用審辯式思維,要從多個角度來設置具有多種解題方法的習題,避免學生的思維固化,當然也可以和學生在課堂上共同解決習題,向學生滲透審辯式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4.3 明確教學目標,做好教學設計
審辯式思維實際上可以理解為論證新猜想以及探索新未知的過程,是對傳統邏輯思維的一大反思,能夠在兼顧真理的過程中同時加強論證,審辯式思維下的說理內容也更具邏輯性.為此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就需要將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論證能力、自學能力等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在幫助學生構建審辯式思維的過程中來不斷達到高中數學教育的目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及時的做好教學設計工作,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來導入數學知識,利用教學設計充分的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論證問題的過程中來養成良好的審辯式思維.
4.4 鼓勵學生對教材例題進行質疑
高中教材上很多例題或者課后習題都是經過了多數專家研究和思考而納入教材的,而且多數的例題都是從實際生活中而提煉出的,但是在數據設計方面也難免會存在與實際不符的問題,也就是說題目自身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存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選擇這類題,并滲透和應用審辯式思維,鼓勵學生進行質疑,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4.5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審辯和總結
在應用審辯式思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生參與進來,這樣才能發揮出審辯式思維的價值,才能讓審辯式思維更好為高效數學課堂而服務.除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做好數學問題的審辯以及總結工作,例如在《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這一內容的學習中,就可以鼓勵學生課前對前一節的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將難以理解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后課堂上仔細聽講,將本節知識點掌握,并及時的提出疑惑,突破難以理解的問題;課下,還需要做好課上內容的總結和歸納,進行深度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流程來提升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高質量提升.
4.6 注重培養學生樂于求證的探究意識
審辯式思維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斷的發展和強化學生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所以在數學教學中不應該直接將所謂的答案和結論給學生,為此教師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樂于求證的探究意識,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來更好的促進高中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良好發展.但是能力與知識不同,能力的培養是難以依靠教師的機械講述或者學生的死記硬背得來的,需要學生經過不斷的自主探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態度,這樣才能有效的發展學生的審辯式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4.7 積極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
審辯式思維應用的重要目的就是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科素養.而審辯式思維的應用,與研究性學習也有很大的關系,利用研究性學習是應用審辯式思維的有效路徑.
綜上所述,審辯式思維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是十分關鍵的內容,是影響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每個學生都需要具備的基本數學素質,合理的應用審辯式思維,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也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重要的保證,所以教師應該在正確認識審辯式思維的基礎上,加強審辯式思維的有效應用,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娟萍.發展學生審辯式思維的數學課堂言語策略——以《比例線段》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2020(1):8-12.
[2] 蔡霞,李曉云.淺談審辯式思維在初中數學學科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9(5):10-12.
[3] 謝小慶.人工智能時代,教師需要審辯式思維[J].福建教育,2019(5):30-31.
[4] 王俊行.在極限概念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辨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8):25-26.
[5] 張艷敏,劉明鼎.學分制下高等數學教學的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21(3):27-29+61.
[6] 巴桑卓瑪.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學周刊,2019,391(7):115.
[責任編輯:李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