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水平是掌握一門語言的基礎表現,也是學習一門語言時,最能體現基礎水平的一項學習內容。新高考政策下,開展讀后續寫能力培養是高中英語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為了彌補在傳統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閱讀和寫作分成兩個教學版塊,學生也很少在學習中主動地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相應的思考和學習。因此,開展讀后續寫能力的培養,勢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和寫作的內容和含義,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在寫作的結構,以及內容的思維想象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讀后續寫能力;寫作能力;綜合培養
在當前階段的高中英語教育改革過程中,對學生英語讀后續寫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讀后續寫能力,已經不僅僅是順應高考考試要求,一定程度上,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有效地提升自身對英語的理解程度,更為深入地了解英語這門語言的規律和道理。在閱讀和寫作的學習中培養語言能力,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一種能夠提升學生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主動思考,認真探究的一種重要教育方式。
一、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學生讀后續寫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英語教育中培養學生讀后續寫能力,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上,很多學生并沒有在之前的學習階段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那么在之后學習高中英語的學習內容時,就很容易跟不上學習的節奏,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一些非常基礎的疑惑。這時候,教師是很難做到每一次都耐心幫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況且,學生在長時間聽不懂的狀態下,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不良情緒,從而對英語學科失去興趣和信心。培養學生讀后續寫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有的學生可能基礎能力不如其他人,但是想象力非常豐富,那么在讀后續寫環節就能讓這些學生感覺到自己在英語課上也有屬于自己的位置,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讀后續寫能力的培養能夠給不同的學生相應的提升和幫助,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二)有效促進學生語言發展
讀后續寫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整體的語言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在教育教學中,學生要根據閱讀到的內容和資料,進行自身風格的寫作,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更加精準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識內容。同樣的,在讀后續寫教學中,學生也一定能夠得到語言能力的培養,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讀后續寫能力的培養中具備了一項在傳統課堂中被忽略的教學因素——語境。在特定的語境中,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內容。讀后續寫教學往往會把教育內容聯合成一個整體,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再是單一的學習某一句英語句型或是重點詞組,而是在整體的故事語境中,學到各種繁復的英語內容和細節。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讀后續寫能力培養,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
(三)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形成
在高中英語教育中開展讀后續寫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讀后續寫能力,是一種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形成的重要教育方式。進行讀后續寫訓練,首先就需要學生對于原有的文章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內容的擴散和續寫。這就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要求,同時也是能夠有效培養學生這方面能力的重要方式。在當前世界的發展形勢下,人才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高中時期培育高中生們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是一種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作為人才的核心競爭力的方式。學生在原有的文章背景之下進行內容的創作,與傳統寫作模式下的死記硬背套模板不同,學生有了更為寬廣的發揮空間,在寫作的時候也更具靈活性。學生不必對一些固定句式、文章死記硬背,而是跟著原本的劇情內容進行思維的發散和內容的創作,在不斷的訓練中,汲取知識精髓,內化己用。
二、當前教學中讀后續寫能力培養的困境
(一)缺乏邏輯性
學生在進行讀后續寫練習的時候,對于故事的邏輯性和實際的主線內容很多時候并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計劃,這也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寫的時候,只是為了寫而寫,根本就沒有確定自己要寫的故事是什么樣的邏輯主線。這是因為,很多時候,學生在并沒有足夠理解材料的基礎上進行盲目的寫作,對材料中的內容沒有太多的認識,寫出來的東西缺乏一定的邏輯性。同時,文章也容易出現前后不一的情況,原因在于學生現有的學習知識技能程度并不足以支撐他們進行完整的邏輯創作。因此,續寫內容缺乏邏輯性,已經成為了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讀后續寫能力培養的重要困境因素[1]。
(二)偏離主題
現階段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后續寫能力,還存在著很嚴重的偏離主題的現象。學生在讀完一則材料確定了續寫主題后,會展開續寫的環節,那么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很可能出現寫著寫著就跑題了的情況。這是因為學生本身對于文章整體的基調缺乏把控能力,在寫的時候沒有完全地將自己的續寫內容和讀過的材料深入地聯系起來,也就導致了學生在寫的時候,逐漸地偏離了主題。例如:在某些文章里,資料中的整體文章氛圍較為嚴肅沉重,敘述的故事也比較莊嚴一些,然而有的學生在續寫的時候,可能并沒有完全地理解這篇文章的整體基調,那么續寫過程中就會出現上述的偏離主題的現象。
(三)詞匯錯誤
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會發現學生在續寫過程中出現一些基礎性的錯誤,例如:詞匯、句型的應用錯誤,學生在寫的時候,寫出來的東西和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嚴重不符。這是因為,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英語的基本功并不扎實,導致在續寫過程中,遇到不會的詞語,就感覺非常的頭疼,但是選擇一些常用的詞匯又很難準確地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在寫作過程中出現詞匯應用不恰當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同時,中式英語的情況依舊普遍存在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讀后續寫訓練中,學生依舊習慣用漢語的語言邏輯來寫英語作文,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很容易影響到最后的文章效果,影響整體的續寫質量。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學生的基礎能力不夠扎實,不足以應對遇到的寫作的任務[2]。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梳理邏輯,理解文章
核心素養視角下培養學生讀后續寫能力,首先需要培養學生“讀”的能力,學生要先學會“讀”,通過“讀”了解文章的內容,梳理清楚文章的整體邏輯性,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之后的續寫作業。那么如何讓學生快速掌握閱讀文章、梳理邏輯、理解內容的能力,就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引導和嘗試了。教師要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文章的主要線索,只有自己對文章有足夠的了解,在之后的教育中才能更加地得心應手,能夠更加輕松應對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組織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反復的閱讀和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思維。只有真正地理解了文章中的內容,在續寫的時候,才能夠精準地找到自己的寫作定位,寫出更加符合文章整體結構的內容。例如:筆者曾經帶領學生閱讀過一篇內容是主人公在幫助迷路的人指出他想去的銀行的方向,并且主動帶他走到銀行,卻遭遇了搶劫事件的文章。那么這種文章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思維發展空間。學生在續寫的時候,也更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故事編出一個完整的結局。但是在文章中,有一些細節內容,就需要讓學生首先記住。像是寫作的主要要素,時間、地點、人物,所對應的詞匯When、Where、Who,要在閱讀中找到相關的內容,了解清楚原文章的主要內容,在之后的寫作中也就顯得更加輕松和容易了。而找到這些關鍵的內容,也正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快速理解文章內容和基本結構的重要方法。
(二)設計方法,確定主題
設計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快速地理解讀后續寫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學生在真正認識到讀后續寫教學模式的用意時,在之后的學習中,也能夠更加用心和帶有興趣的學習。設計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是一種幫助學生在讀后續寫訓練中確定寫作主題的主要步驟。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在閱讀中確定自己之后續寫的主題,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思考和鉆研。在設計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和理解能力。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已經非常的明顯了,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對英語學科本身就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那么對這類學生的教育,教師就可以采用較為直白和快速的方式,幫學生入門。有的學生本身對英語就沒有太大的興趣,基礎能力也不強,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3]。
(三)積累詞匯,打好基礎
積累詞匯,打好基礎是養成良好的讀后續寫能力的關鍵,面對一些基礎能力欠缺的學生,教師更應當從詞匯部分抓起,讓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和學習。英語是一門實用性的語言,想要學好它,就必須具備充足的詞匯量,這也是學習英語時需要啃的一塊“硬骨頭”。在讀后續寫訓練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寫作,來培養學生積累詞匯的習慣。例如:在開始進行一篇文章的續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紙上寫出剛才閱讀的內容中,有哪些是在續寫時一定會用得到的詞匯,這時候學生很可能寫一寫“is”“are”這些詞匯,教師應當抱有鼓勵的態度,讓學生把但凡要用得上的詞匯都寫出來,不管是什么詞,這樣一來,學生在找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身詞匯的加深,一些文章中的關鍵詞也就很容易被學生記憶下來。
(四)合理創新,優化文本
很多教師在寫作教育中,會整理一些寫作的優秀文本作為學生的寫作萬能模板,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并背誦,以此提升學生的作文成績。學生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很容易形成固態的寫作模式,寫作思維也會隨著一成不變的作文模式變得刻板。這樣的教育方式誠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提升考試中的寫作成績,但是卻會讓學生在長時間的模式寫作下對寫作產生迷茫和懈怠的心理,對學生語言表現的靈活性和認知域度都是一種極大的傷害。因此教師在高中英語寫作續寫教育中,應當鼓勵學生理解寫作的基本邏輯,在完全掌握寫作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合理的創新,對自身的英語文本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在實際的寫作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創新邏輯的培養,讓學生在理解英文語言邏輯的同時,嘗試一些創新性的文本創作。例如:在教育教學中,教師發現很多學生對于一些非常有趣的話題感興趣,諸如科幻、未來等,那么教師在寫作課程的教育中,就可以帶領學生嘗試以未來為主題,進行文章的創新和續寫。教師可以搜集一篇優秀的未來主題文章,供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理解文章中對于未來的一些設定和現象的描寫。以此為基礎進行續寫,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中有一定的思維憑借,有目標地進行思維的創新與文章撰寫。學生可以根據以下句型為開頭進行創作:“In2101,I come in to the......”,暢想在未來我們會生活在怎么樣的世界中。這樣的續寫訓練,不僅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提升其綜合素養,培養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4]。
結束語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讀后續寫教學模式,是一種將閱讀和寫作的新型教學模式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在這一模式教育中,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同時也能夠在興趣的引導之下,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培育自身核心素養。開展讀后續寫培養教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自我認知,發散思維能力。師生雙方都應當對讀后續寫教育加以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改變現有的陳舊的教學思想,對學生進行更為全面的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趙雪翠.讀后續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19(24):199-200.
[2]吳吉華.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的策略探討[J].英語廣場,2019(12):131-132.
[3]叢婧.讀后續寫在高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9(5):154.
[4]王馨樂,隋智勇.以讀后續寫法為工具的高中生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的活動設計[J].海外英語,2018(16):31-32.
作者簡介:穆菁(1980— ),女,漢族,江蘇贛榆人,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中學一級,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