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認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為此,教師開始逐漸構建更加生動的情境,課堂以豐富多彩的情境去滿足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需求。然而在構建情境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使得情境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是教師應當思考和解決的問題?;诖耍疚膹囊韵聨c探析高中化學情境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情境教學;策略探析
隨著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新的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同時新的教學模式也帶來了新的教學氣象。為了能夠使得當前高中化學課堂內容更加具有趣味性,給予學生展示更多豐富多彩的化學知識,讓學生體驗化學反應的過程和化學反應的原理,教師就應當借助情境課堂進行教學,以媒體設備等多種方式,為學生營造全方位的學習氛圍。基于此,筆者就從以下幾點探究構建高中化學情境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情境課堂開展教學的優勢及意義
(一)利用情境課堂進行教學的獨特優勢
在高中時期,化學科目的知識內容相較于以往而言有著大幅度的變化。首先是難度上的變化。以往的教學中只需要學生了解簡單的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之間的變化關系。而高中化學教學中需要學生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化學反應原理,應用一些理論去推論出新的化學物質所具有的性質。因此對學生的思維具有一定的要求。其次是數量上的變化。以往的化學教學需要學生掌握少量的化學反應知識,而高中時期的化學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化學反應原理,理解各個物質之間的轉化。這幾點用以往的教學方式,很難面面俱到地給學生進行講解。而利用情境課堂以情境展示的方法,將化學反應當中的方方面面以形象具體的動畫或者描述,讓學生直觀地想象和觀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1]。
(二)利用情境課堂開展教學的實際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落實的今天,利用情境課堂進行教學有著切實而獨特的意義。首先,利用情境課堂教學,能夠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合理化,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因為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程度,以及學生對化學興趣的養成。而利用情境課堂,能夠繼續選擇,更加貼近于生活的氛圍,激活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得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利用情境課堂也能夠革新當前的教學困境,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對課堂所學內容產生興趣。這是因為情境課堂當中,有著大量豐富多彩的常識,無論學生的基礎如何,都能夠很清晰地理解這些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這種有別于傳統教學的方法,使得情境課堂能夠更好地體現出教學的實際意義,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確立了學生課堂主人公的身份。
例如:在講酯的內容時,提出問題1.為什么老陳酒有一股醉人的香味?2.廚師做菜時經常用白酒和食醋混合作調味劑,為什么?問題輕松,涉及生活,學生興趣非常高,之后演示乙酸乙酯的制取實驗,學生親眼觀察到在碳酸鈉溶液中凝結一層油狀液體,親自聞到了它的特殊香味。前面所提的問題,使學生進入積極的思維情境。以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加強生活和化學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體驗。
二、利用情境課堂開展教學的深層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以往的化學科目教學當中,面對教育煩瑣而抽象的化學知識,教師往往會使用反復講解和強化記憶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化學當中的反應原理和反應過程。這種方法雖然有一定的作用,能夠起到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的目的,但是相對而言這種方法較為低效。學生在反復記憶和反復理解的過程中,往往會喪失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和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化學的長期發展。而利用情境課堂開展教學,為學生構建多方面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情境當中,以具象化的內容去展現化學反應的實質,基于學生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讓學生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化學世界的豐富多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在這一過程當中,也能夠優化以往課堂所帶來的學生不愿思考的問題,使得學生更愿意學習化學知識,更愿意思考化學知識,對當前的化學課堂教學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閱歷
化學科目具有責任較強的學科共性,很多未知的元素的知識都能夠從已知化學元素的化學性質上找到類似的地方。然而受限于當前化學課堂的教學時間,部分教師往往會為了確保能夠在課堂45分鐘以內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忽略給學生進行擴展延伸,幫助學生豐富化學閱歷。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僅會使得課堂的趣味性受到一定的沖擊,還使得課堂的教學過程及其模板變得固化僵硬,不利于學生學習化學。而利用情境課堂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情境課堂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教學流程,使得課堂的教學時間得到大幅度的優化,教師就可以利用剩下的時間幫助學生擴展延伸,豐富學生的見識和閱歷,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化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性,以及化學學科當中的學科共性。以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強化學生的化學思維,使得學生在遇到相應化學題目時,敢于自主分析,敢于主動思考,從而使得學生的化學水平得到相應的提高[2]。
三、影響開展高中化學情境課堂的問題
(一)所創設出的情境過于枯燥乏味
雖然當前情境課堂進行教學的方法已經逐漸開始普及,但是仔細分析當前情境課堂的構建,不難發現,在實際進行創設情境的過程中,仍然未能掌握情境創設的深刻內涵。所創設出的情境,一方面不具有吸引力,難以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不能夠和課堂有較強的聯動性。除此之外,若所創設出的課堂教學情境千篇一律,學生在經歷過一兩次情境課堂之后,便失去了相應的興趣。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教師未能夠深入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生的認知興趣方面具有相應的差異,因此設計出的情境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造成了情境課堂乏味枯燥。其次,在設計情境的過程中,未能夠把握住情境創設的本意,只流于形式,未能夠抓住情境課堂的本質內涵,因此造成了這一系列的問題。
(二)所創造出的情境與現實相脫離
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往往較為深刻并且復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對抽象的化學知識有著清晰的記憶,而利用實際情境進行教學,能夠有助于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然而當前的課堂教學,由于化學反應的抽象性和微觀性,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往往會采用一些抽象模擬的情境進行教學。雖然具有情境的演示,學生也能夠理解,但是這種與實際不符合,學生難以從內心接受,會影響學生接下來的化學學習。教師應當明確,將化學知識帶入到實際情境中進行教學,具有獨特的作用。如果所創造出來的情境過于抽象,那么會導致課堂陷入一種教學的窘境當中。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當立足于課堂實際,以生活中能夠常見的現象給學生進行模擬化學反應原理,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推動化學課堂教學的進程。
四、開展高中化學情境課堂的有效策略
(一)以問題探究情境,提升學生興趣
以問題探究引出的情境,能夠更好地激活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在課堂的開始,積極地給學生創設問題探究式的情境,鼓勵學生開動自身的腦筋,去主動思考化學反應背后所存在的原理。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本當中的內容,學會學以致用,用類比的思想探尋新的知識。以這種教學的方法,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化學學習的內在核心要求,強化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二)以媒體展示情境,豐富學生閱歷
在當前這個信息化高速推進的時代,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了。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簡單、高效、便捷、直觀的一系列優點,以媒體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情境。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媒體情境當中所演示出的化學反應和化學現象,讓學生借助媒體進行化學實驗或者化學原理分析等。
(三)以生活再現情境,增強學生體驗
生活當中處處有化學,化學也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科目。在利用情境課堂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生活化元素與情境課堂的結合。積極地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化學現象,鼓勵學生利用學習的知識進行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當學生能夠將化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之后,教師也要讓學生去思考如何利用化學知識去優化生活當中化學現象,讓化學服務于生活。以這種方法,體現出化學知識的實用性,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四)以語言描述情境,強化學生認知
利用語言描繪情境,不僅能夠給學生創設一個意境豐富的情境,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化學世界的瑰麗與奇妙。教師應當在進行知識點講解的過程中,根據本章節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反應原理等,給學生創設出相對較為形象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情境當中,以發現者和探索者的角度去觀察化學反應背后的實際現象。
教師應增強語言表現力,講述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配以眼神、肢體語言動作等,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如在講解碳的同素異形體金剛石和石墨性質時,可以說它們雖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異很大。金剛石生就一副鋼筋鐵骨,是著名的硬骨頭,所向披靡,無堅不摧,久經磨礪,形象燦爛奪目;石墨天生柔軟,遇事滑溜,形象暗淡無光。但畢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給石墨以壓力,再輔以催化教育,它是會轉變為金剛石的。
(五)以互動演示情境,提升學生興趣
為了避免化學課堂枯燥無味的問題,讓化學課堂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借助現有的化學儀器和設備,深度講解化學反應的實質。然后以趣味生動的方式,讓學生互動,鼓勵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進來,在強化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使得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主體地位能夠得到保障。以這種方法,在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
例如:在《鹽類水解》一節的教學中
【創設情境1】
PPT圖片展示:蜜蜂采蜜,蜜蜂蜇人。
為什么被蜜蜂蜇后可以涂抹肥皂水以緩解痛苦。
酸電離出H+一般顯酸性,可溶堿電離出OH-一般顯堿性,鹽一定顯中性嗎?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引入本節的教學主題——探究鹽類水解的規律,這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2】
學生分別測定濃度均為0.1mol/L的NaCl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及NH4Cl溶液的PH值。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實驗,讓學生感知事物的表象,也在小組實驗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合作學習,完成了部分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
【探尋本質】
在學生感知表象之后,提出問題:水溶解了組成不同的鹽時,溶液的酸堿性會有不同,這是為什么呢?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以Na2CO3水溶液為例,去探尋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并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教師給出學生2點提示:
1.從溶液由溶質與溶劑共同組成角度分析
2.注意對比實驗的設計
預期學生通過小組交流討論會給出以下3種猜測:
1.H2O本身電離出OH-顯堿性;
2.Na2CO3本身顯堿性;
3.Na2CO3與H2O反應使其水溶液顯堿性。
【創設情境3】
實驗一:H2O+酚酞(無水乙醇配制)
實驗二:Na2CO3+H2O+酚酞
實驗三:無水Na2CO3+無水乙醇+酚酞
實驗四:往實驗三中加入H2O
得出結論:碳酸鈉水溶液顯堿性,是因為碳酸鈉與水發生了反應。
這是一類未知的探尋現象本質的實驗。
【設計意圖】
(1)這種設計,在教材上沒有出現,是根據課標要求及學生認知另行設計的,看似浪費時間,實則不然。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推測并設計實驗進行論證,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從長遠角度來看,是省時的。整個過程,有利于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的實現。
(2)學會合作是當今社會下人們生存和做好工作的重要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從學生時代就應加強,學生小組討論是培養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有利于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實現。
這種教與學的過程,由學生的自主學習代替了教師的直接分析,發展了學生的演繹思維。無形間,學生的學習能力被鍛煉,認知水平在提高,學習興趣也在增強。
結束語
在當前的高中化學課堂在教學中,利用情境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也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一種教學策略。教師應當明確利用情境課堂教學的好處,并根據學生的喜好興趣等多方面因素,巧妙地構建情境。同時,在情境當中要注意學生思維的引導和興趣的發散,要鼓勵學生深入情境當中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這種方式,致力于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曉輝.淺談高中化學情境課堂教學的內涵及特點[J].魅力中國,2019:185-186.
[2]危慶祥.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創設情境課堂[J].東西南北:教育,2018:278.
作者簡介:黎小兵(1971— ),男,漢族,福建邵武人,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學,中學高級,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