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澄澄
摘要:近些年來,思維導圖在學習與工作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思維導圖也稱心智圖,由英國教育家東尼·博贊提出的思維發散與思維可視化的工具。與傳統的學習筆記相比,思維導圖更具有可視性、結構性、完整性。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靈活應用思維導圖,有助于課程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結構,加強記憶,在知識內化的基礎上,靈活提取知識應用于具體實踐操作,進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外貿業務協調(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具體實踐
《外貿業務協調》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尋找客戶、調查客戶資信、交易磋商、出口合同的各項條款擬訂、出口業務合同的履行、進出口業務的效益核算等國際貿易方面的基本的知識及基礎性技能。該課程知識點繁多、細微,對于學生而言,這些知識點抽象而繁雜,容易混淆。思維導圖這一學習方法和筆記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并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在外貿業務協調課堂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
隨著學習年級的升高,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越來越多,特別是中職學生對于知識的梳理與記憶相對薄弱,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效果不佳。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對知識記憶不全,結構混亂,遺忘率高,歸根結底是學生學習時對知識結構不清晰,混亂而引起知識點遺漏,不利于整體把握知識,內化知識。而思維導圖與傳統的學習筆記相比,更具有可視性、結構性、完整性,更有利于記憶與提取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率與效果。
二、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鉆研教材提升閱讀能力
制作思維導圖首先要閱讀原文,而中職生閱讀能力薄弱,因此需專門花一到兩節課時,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教材,如何提取綱要,再細看每個綱要中的詳細知識點,理解掌握各個知識點。在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后,在每節課前自行閱讀教材,提取文中綱要。
第二階段:整合知識鍛煉邏輯思維
學生在閱讀教材后,對知識點的記憶比較混亂,未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因此,采用思維導圖將教材知識圖式化,將零碎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構建知識結構,搭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
首先,將主題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點。接著,并在下一級子主題里寫上摘取出來的綱要,初步搭建知識框架。然后,在每個主題的綱要里完善該綱要的細分知識點。有時候課本中的知識羅列結構并不是自己所需的知識結構,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對知識進行調整。鼓勵學生使用電腦或手機X-MIND軟件制作思維導圖,方便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過程中,根據需要拖動知識點所在大綱,補充或修改知識點。
在閱讀與思維導圖的制作中,可促使學生思考,理清知識結構,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將知識圖式化,有利于鞏固知識點與日后復習。
第三階段:教師指導完善思維導圖
由學生閱讀教材,并將知識通過思維導圖圖示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再由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解該知識點,學生將新的(未掌握的)知識點納入舊有的(已掌握的)知識圖式中,鞏固舊知識,內化新知識,增加知識儲備。再由教師系統地講解整章節的知識結構。學生結合教師的思路調整自己的思維導圖結構,完善本章節思維導圖。
假期中,學生可隨時通過微信將思維導圖發給老師進行批改調整,更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教師對學生的勞動成果及時回應指導以及學生從閱讀教材,到知識點整理,再到做出完整而滿意的思維導圖帶來的成就感,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第四階段:知識內化促進知識應用
學生經過閱讀、整理、修正獲得滿意的思維導圖,會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更加珍惜,從而提高思維導圖的利用率,促進學習積極性,以“參與感”促學習,反饋良好。學生也可將思維導圖制作成微視頻以供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借鑒,將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有了扎實的外貿協調基礎知識,在各種外貿案例中,可以迅速而準確地提取相應的知識點,采取合理的措施解決業務中遇見的問題。
思維導圖是學生制作整合的,方便學生復習,養成堅持學習的習慣。通過思維導圖的制作,培養了學生閱讀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知識結構的概括和構建能力,同時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做筆記的效率;形成知識圖式,利于記憶,加強知識點的鞏固與內化。
結束語:
整個實踐操作課程設計,符合皮亞杰的認知理論:圖式(思維導圖)、同化(基礎知識內化)、順應(學習實踐操作)和平衡(掌握實踐操作)。
課堂教學方法與模式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學習心理及思維發展規律的特點,讓學生以最高的效率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開發更多的潛力,成為優秀的人才,做一個快樂的求知者。
參考文獻:
[1][英]東尼·博贊記憶導圖化學工業出版社
[2]劉建春高嵐張育敏史俊芳.中醫院校思維導圖融入組織胚胎學混合式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20(02),1-3.
[3]于麗娟主編《外貿業務協調》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