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甜甜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逐步推進,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愈加重要。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是我國近年來重點倡導和實施的一項政策,其與城市規劃息息相關。因此,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規劃已逐漸成為人們重點關注內容。本文簡要介紹了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規劃研究,旨在從生態文明角度出發,探討城市規劃問題。
關鍵詞:生態文明理念;城市空間規劃;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程度,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是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隨著城市社會利益及訴求多元化發展,城市規劃應更加關注本土化與內生式發展。要想突出生態文明建設,應當將生態文明理念從指導思想、核心理念、技術方法等多個層面直接融入城市規劃研究與編制過程當中,從而為人民美好生活創建新的社會運行模式,為生態環境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1、生態文明理念研究
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是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通過這兩者來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生態保護和諧性,同時實現社會文明進步與自然生態的保護[1]。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我國正在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基礎上,為群眾美好生活創建全新社會運行模式,進一步推動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2、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規劃環境概念及原則
城市規劃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在現實生活與精神審美上的需求,同時其也是一門綜合性極高、范圍廣泛且難以定義的學科。建筑作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是人們生活和日常辦公所需要的空間場所,建筑基本特點是在造型上要美觀、在經濟上要劃算,以及在功能上要實用,建筑在城市中通常表現出的是剛硬和強勢,而融合生態文明后,則更多表現出的是柔和和弱勢,一剛一柔相結合,相輔相成。因此,在城市規劃建設中不僅要有建筑,還需要與生態文明相融合,要求其具有觀賞性、安全性、舒適性,而建筑則對于經濟和技術有著明顯且直接的作用。
3、城市規劃現狀分析
3.1城市規劃大同小異
在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筑設計中,對那些已經規劃好的城市盲目崇拜,導致大眾對現代化建設認知出現了差錯。一些城市在規劃中過度追求日新月異,錯誤地把城市建設中的拆建當作社會進程快速發展的標志,只強調現代化的國際潮流,忽視了對于本土歷史和地方特色的利用,同時也脫離了城市所處的人文自然環境,這就是城市規劃設計的模板化方法,這種方法沒有協調好城市建設中的工業、傳統、現代、時尚,以及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
3.2城市傳統特色遭破壞
現代化的城市建設不僅要對城市進行景觀建設,還要改善人們的生活條件,這也就對傳統古老的歷史街道和原本歷史所遺留下的建筑風貌產生了不小的沖擊。在商業化與城市更新過程中,歷史文化街區、建筑等的傳統格局和風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使得城市的寶貴文化不能完好地被保留。
4、生態文明理念下城市規劃設計發展趨勢
4.1生態系統的修復
在城市規劃建設設計中,對生態理念的落實應該是多層次的,且留存的物種也應是多種多樣的。城市規劃建設的設計人員,以及相關規劃人員所要重點關注的不只是整個城市的整體規劃,還必須確保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以此來保證整個城市規劃建設能協調有序地運行。例如:可以在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階段對原有的水系和綠色板塊著重注意,使其得到保護;在自然生態的構建中豐富物種多樣性、維持自循環生態系統的平衡;對拆遷后的舊工廠的土壤水系進行修復工作等等。
4.2在城市建設中保護城市原特色
在城市更新改造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歷史文化建筑、街區和城市風貌的保護,但有時也會因為從業人員的經驗不足,在其建設和保護修復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缺失,導致修復的建筑物總是缺乏原建筑所具有的歷史感,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某些技藝手法的失傳,以及原材料不能和原建筑物相匹配。
4.3推廣節約資源的措施
在如今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中,要把節約資源的理念融入城市設計階段,可以結合每一個項目的具體要求,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在對地理環境進行有效分析后,使節約資源的理念能高效地應用到建設實踐中,從而節約土地資源,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不斷完善城市規劃建設[2]。
5、生態文明理念下城市規劃設計途徑
5.1發展城市特色產業
在過去的城市發展中,是以建設傳統的大工業廠區為主,而在現在城市經濟發展建設中則加入了可持續發展這一理念。推動美麗的城鎮化建設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基礎,這不僅可以促進城市的生態建設,同時還能讓城市的建設依托于城市自然資源,從而衍生出具有城市獨特魅力的產業。城市的特色產業能蓬勃發展,必然會給城市帶來“綠色收入”[3],對城市的民風民俗、城市文化,以及城市魅力的開發和城市發展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5.2保障城市生態安全
在完善城市的功能布局時可以對城市進行修補和設計,在基礎設施的構建中增設對環境友好的城市設施,使其對自然生態系統的損害降到最低。
5.3建立生態布局的城市形態
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是大自然為城市所打造的,這些天然設施有濕地河湖、綠地以及城市水系。在城市和自然空間布局的關系中有一個生態空間的尺度,這個尺度通常可以對城市的規劃進行控制和保障。對于城市自然條件和自然地形的利用,是將城市和區域的生態基礎設施進行更加詳細的生態修復和設計,從而延伸到城市的內核。
6、結 語
城市的生態多樣性發展是設計者不能忽視的重要難題,它不僅與人們的生活安全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還和未來人們對生活更高質量的追求及更遠的發展有關。對于城市規劃設計,要能充分地利用好生態的多樣化,根據每一座城市獨有的特質構建出屬于這座城市的魅力瑰寶。
參考文獻:
[1]俞孔堅.生態文明理念下美麗城市的規劃設計與建設[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4):18-36.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4.003.
[2]俞孔堅,薩拉·雅各布斯,張健.生態修復:一場改善中國城市和實現美麗中國夢的“運動”[J].景觀設計學(英文版),2017,5(5):4-9.
[3]龔嘉珺."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指導下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展望[J].城市建筑,2021,18(20):170-172.DOI:10.19892/j.cnki.csjz.2021.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