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蛟龍 何夢穎
摘 要:隨著2020年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的召開,國家出臺系列文件支持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高校應明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突出應用導向,強化產教融合力度,準備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律,落實立德樹人職責,抓好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產教融合最初是為了解決職業教育的發展而提出的政策,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國家先后頒布系列文件解決教育發展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對教育發展與產教融合的問題進行規劃,如在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在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在2019年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印發《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在202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產教融合從職業教育的發展政策轉變成了國家教育強國的發展戰略。
2020年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作重要批示,指出要重視研究生教育,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高層次人才培養使命,在產教融合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增強研究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二、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發展現狀及主要問題
(一)發展歷程
1990年我國設立第一個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到2020年我國共有47種專業學位類別,其中碩士專業學位40種,占比高達85%。從招生規模來看,在2002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專業學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擴大專業學位培養單位數量;提高專業學位人才在高層次人才中所占比例,不斷擴大專業學位人才的培養規模[]。在202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關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指出支持學位授予單位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增量主要用于專業學位[]。到2025年,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在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457萬,比2021年增長80萬,增幅為21%。其中,報考專業碩士研究生的人數普遍超過學術碩士,超過研究生招生總量一半[]。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經過30余年的發展,我國專業學位類別數量、專業學位研究生數量實現了雙重增長,研究生教育已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和各行各業骨干力量的主要來源。
(二)當前面臨主要問題
1.高校研究生培養特色不夠明顯。
在2013,年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要深入推進培養模式改革。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但當前一些高校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仍以課程教學為主,在有限的學習年限內學生未能很好的進行實踐、實習中,鍛煉實踐能力。另外,一些高校在培養過程中已經突出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察,強調畢業論文(設計)的應用導向,并將調研報告、產品開發、案例分析、藝術作品等納入畢業論文(設計)的概念之中,但是在院系層面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實際的考核評價仍多慣性沿用舊有成熟的學術學位研究生的評價辦法[]。
2.雙導師隊伍交流融合不夠深入。
現有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主要由原培養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學術型導師轉換而來,這些教師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深厚的學術功力,但卻缺乏行業實踐經驗,在把握行業特點、市場趨勢方面存在短板,不能很好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另外,專業學位研究生按國家要求執行雙導師指導制度,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部分高校并未嚴格落實雙導師制度,校外行業導師只是“掛名”,并未實質的參與到學生的培養環節,指導力度較小。同時,高校對校外行業導師的聘任、管理考核等制度尚不健全,對校外行業導師缺乏有效的監督與管理。
3.社會需求匹配程度不夠。
雖然我國已設立了碩士專業學位40種,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新的行業與職業不斷涌現,缺少與之相匹配的專業學位和教育培養,專業學位的設置稍顯滯后。另外,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資格認證是產教融合的重要舉措之一,但目前很多的專業并未有效銜接職業資格認證,有相當一部分專業學位研究生在畢業以后進入了非對口行業領域,這與國家大力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
三、對策及建議
1.明確培養目標,準備把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規律。
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處于同一層次,主要區別是專業學位具有職業性的屬性,產教融合的特征。專業學位培養研究生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培養方式以及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等方面有特定要求與標準,以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為目標[]。高校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到培養學習、畢業就業等環節,都應以培養目標為準繩,將應用性理念貫穿始終,構建完善的制度環境和軟硬件保障,不斷推進專業學位教育的健康發展。
堅持以職業需求為導向,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進一步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轉變課程教學模式,從理論定向轉變為實踐定向[];通過創新校企合作模式,聯合打造一批集創新研發、項目孵化、人才培養為一體的專業碩士研究生實踐基地,增強研究生實踐操作能力、應用創新能力。
2.落實立德樹人,抓好碩士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
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這一使命是高校的職責,也是研究生導師的職責。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的責任人,對研究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學業學習負有引導與培養的作用,在產教融合背景下,導師應從自身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開始,師正為范,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
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專業學位雙導師隊伍建設,完善相關管理及激勵制度,優化師資隊伍專業結構,提升導師隊伍水平,打造高水平“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選派優秀研究生導師深度參與企業科技創新和經營管理;設立產業教授流動崗位,吸引企業高端人才以及有較強實踐經驗的企業技術管理人員在高校兼職,為研究生授課,進行實踐指導等,提升行業對研究生教育的參與度。完善考核制度,突出對研究生授課教師隊伍實踐教學、實踐指導能力的考查。
3.深化改革,強化產教融合力度。
學科建設是龍頭,高校應進一步推進學科建設工作,瞄準學科前沿和發展方向,促進學科融合發展,打造學科群,開展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優化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推進課程設置與專業技術能力考核有效銜接,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資格認證,突顯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性特征。
完善專業學位評價制度,將產教融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成效納入評價的范疇,突出應用導向和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質量要求,體現產教融合的本質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特點[]。將專業學位教師教學案例編寫、行業企業服務等合作研究成果納入高校評價考核體系;引入第三方評價制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等產教融合多方利益相關者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治理體系中的作用,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評價體系,提升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多淑杰.我國產教融合研究的演化路徑與展望[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21(8):94-95.
[2]關于加強和改進專業學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EB/OL].(2002-1-9)[2022-03-1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0201/t20020109_162658.html
[3]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EB/OL].(2002-1-9)[2022-03-17].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4]中國教育在線:2022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EB/OL].(2021-12-25)[2022-03-17].https://www.eol.cn/e_ky/zt/report/2022/acticle.html#abstract
[5]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EB/OL].(2013-11-13)[2022-03-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311/t20131113_159870.html.
[6]馮路,張子瑞.劉語瀟 試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現狀與未來發展[J].北京教育,2021(8):17-18.
[7]黃寶印,唐繼衛,郝彤亮.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歷程[J].中國高等教育,2017(2):21-22.
[8]王洪才.關于應用型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實驗報告[J].復旦教育論壇,2010(4):47-52.
[9]徐德龍,馮政清,李洪勝,等.搞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 探索多元化創新性精英人才培養新體系[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4):15-18.
[10]汪全報,卜春梅.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產教融合——基于目標導向的特色化策略[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3):26-27
作者簡介:余蛟龍(1987-),女,彝族,四川雅安人,法學碩士,助理實驗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何夢穎(1989-),女,漢族,四川成都人,公共管理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