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宗環
摘 要:本文從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出發,分析旅游管理專業在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出有效的改革教學措施,引導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更好的發展。第一部分,分析中職旅游管理教學的現狀;第二部分,分析中職旅游管理教學當中遇到的問題,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礎上解析教學中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教學改革
引言
隨著國家經濟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旅游人數也在逐步上升,每年前往全國各地旅游的人數達到百萬。隨著旅游事業的發展,旅游相關的專業也成為報考熱門,但是中等職業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也迎來瓶頸,所以在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要注重實踐教學改革,提出多樣的教學方式,促進我國旅游事業更上一層樓。
一、設定目標,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在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可以設定一個具體的管理目標,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在進行教學實踐改革的過程中,要明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制定學生發展的總目標。當然,目標的制定是需要在進行綜合考慮之后進行的,而不是獨立于現實情況之外侃侃而談的。所以,在提升教學質量和進行教學實踐改革的時候要注意整體的發展規劃,運用思維性的方法,進行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改革的過程中可以將德育理念融進入管理的具體方式當中,將道德仁義禮運用良好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啟用新型的管理理念,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應當重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能力,增強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1]。
二、注重師生間的溝通效果
在進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關注到師生之間的溝通,良好的溝通橋梁是提升教學質量和管理辦法的有效舉措。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才能實現根更好的管理辦法,有效地溝通可以減少師生之間的嫌隙,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安慰,學生課堂上可以更好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從而提升一定的教學質量。在管理新理念構建的過程中可以融入道德仁義禮觀念,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讓學生認識到管理不是要約束學生,而是要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價值觀念體系。隨著新教育方式的改革,學生們從繁重的學業壓力中解放出來,擁有自我支配時間去滿足自我個性化成長需求。就其本質而言,教師不單單是傳授知識的媒介,也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應當做出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養成不遲到早退的習慣。為人誠實正直。其身正,不令則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規范學生言行舉止。以特定的管理方式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力,然后提升教學質量,在采用實際辦法的時候要將道德理念和仁義理念貫穿在教學改革實際辦法當中[2]。
三、科學評價,引導學生正確發展
在進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改革時,可以讓學生對于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教師也可以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然后提高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科學評價的發展可以引導學生的正確發展方向,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仁義禮等觀念的形成。在評價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就像是一根引導學生往前進的繩索,學生摸著繩索過河,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應當采取積極的評價方式,從學生的優點出發,不要抓住學生的缺點不放,如果老師針對一個點對學生進行批評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師管理整個班級,教師在評價的時候應當適用合理客觀的評價方式,不能過于拔高,這樣會讓學生沾沾自喜,適度的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用一種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發展,可以讓學生在一種健康的環境下成長。
四、傾注關愛,呵護心靈
在進行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程改革時,可以傾注教師的真心關愛,呵護學生的心靈,運用德育觀念,運用仁義禮儀觀念,教導學生,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思想觀念,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實力水平。教學質量的提升可以從學生心理出發,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管理的新理念,接受道德仁義禮觀念的融合,讓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教師對學生的關懷可以不需要多么的驚天動地,只需要運用語言表達出自己對于學生的關心,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去安撫學生的心理狀態,或者在上課的時候用一個友善的目光提醒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善意和關愛,這樣學生就會以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更好地融入到課堂當中,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3]。
總結
綜上所述,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運用有效的實踐課程幫助學生完善相關的專業技能,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在教學改革時期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課程見習,進行階段崗位實習,進行校企合作,每年選拔優秀的學生代表進入企業實習,幫助學生提升實踐能力。職高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是必行之舉,是改變行業現狀的具體措施,良好的教育教學方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揮。
參考文獻
[1]郭瑞娟,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2)11-13.
[2]劉亞軍 劉鳳蓮,導游業務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討[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20(02)33-35.
[3]邵志明,職業教育混合式教學實現雙線融合的價值意蘊、作用機理與實踐路徑一基于共建 式課堂生態的視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08)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