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劇,在融資租賃公司統一劃歸銀保監會監管后,如何在大環境中,轉危為機,順應新形勢,博取收益并控制風險,融資租賃公司風險防控構建的重要性上升到一個戰略新層面。因此,本文對融資租賃公司遠期不良資產管理進行分析,對于經濟下行壓力下融資租賃公司風險及風險防范化解管理得出結論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風險;遠期不良資產管理;融資租賃
一、我國的融資租賃發展現狀
宏觀層面,近年來,國家持續強調金融風險防控的重要性。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并提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微觀層面,落到業務開展上,融資租賃公司劃歸銀保監會監管后,如何順應新形勢,降低風險,融資租賃公司風險防控構建的重要性上升到一個戰略新層面。
1.發展歷程
過去我國的融資租賃公司主要劃分為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和金融租賃三大類,其相應的監管部門分別為商務部及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和銀監會。但這一局面在2018年后被打破,商務部發布了監管職責調整的通知原先主要由其監管的內、外資融資租賃公司全部劃入銀保監會監管,至此,融資租賃行業的監管格局上升到大一統時代。
此后,銀保監會于2020年5月發布了“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中央層面對融資租賃行業統一的監管。管理暫行辦法強化了對融資租賃企業在主營業務、風險控制等方面的監管要求,這將進一步引導融資租賃業務回歸本源,并在此基礎上,促使更多企業放眼更多有利于服務實體經濟的融資租賃業務模式創新。
2.行業現狀
2020年末,在全球新冠蔓延,經濟下行,及國內行業監管形勢等影響下,融資租賃行業已由原先的高速擴張期邁入調整期,中國(不含港澳臺)的融資租賃企業總數較2019年底增幅僅為0.21%。在業務總量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國的融資租賃合同總余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約2.25%[1],具體數據詳見下表。
在國內外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近年來,融資租賃行業的公司總注冊數量增長趨于緩慢,業務金額總量也呈現增長乏力的頹勢,片面追求規模的高速擴張已難將維系。此外,近來的政策更傾向于通過監管引導進行產融互相深度結合,進而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而服務實體經濟和業務創新的前提是融資租賃公司對伴生的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在日漸劇烈的競爭格局中和日益趨嚴的監管形勢下,融資租賃公司和其他機構合作在拓寬業務領域和控制風險方面進行差異互補或能構成一個新的發展思路。
二、遠期不良資產管理對風險防范及化解的必要性
融資租賃業發展中常見的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風險、操作風險[2]。市場風險為外部的經濟環境、政策導向等大幅度變化導致的風險。信用風險為客戶經營不善或者惡意欠款形成的風險。流動風險為融資租賃公司融資渠道受限、運營資金不足的風險。操作風險為融資租賃項目前期、中期和后期管理不善導致的風險。
因國內外經濟動蕩而產生的風險與日俱增,建立有效風險防范和化解機制的重要性不斷攀升,而遠期不良資產的風險管理機制是風險防范和化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融資租賃公司不僅應該對已經產生的風險進行管理,經濟下行趨勢下,對未來可能形成的風險也應當提前進行有針對性的謀劃。
遠期不良資產管理,是經過多年不良資產處理的經驗累積而探索得到的一種業務類型,遠期不良資產管理已逐漸滲透到行業的各個領域和環節[3]。遠期不良資產管理通過債權管理服務這一形式對債權進行管理,基本模式是增信服務提供方、資金需求方、資金提供方達成的多方債權管理服務協議,約定無條件不可撤銷地承諾在觸發一定的收購條件(如到期無法償還本金、支付利息)時,增信服務提供方依約收購標的債權。資金需求方獲取融資、資金提供方債權得到保障,增信服務提供方得到增信服務收入,最終實現融資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租賃模式下的AMC遠期不良資產管理業務
在風險預防性控制方面提供的服務中較有代表性的是資產管理公司AMC(Assets Management Company)債權管理服務業務。近年來資產管理公司嘗試與融資租賃公司開展此類合作。
1.交易模式
近段時間以來,不少AMC都在嘗試進入租賃業務的領域。在操作方面,AMC機構對融資租賃所涉的債權進行遠期收購的安排,設置一個觸發性的增信措施,無條件不可撤銷地承諾在觸發一定的收購條件(如到期無法償還本金、支付利息)時,AMC依約收購標的債權。此種模式下需要AMC向租賃公司出具遠債權遠期收購為核心內容的函件,同時要求底層資產真實有效,收購對價按原始債權進行折價或抵減違約利息進行計算,成本為租賃融資成本之外的年化收益。AMC會向機構承諾在日后滿足特定條件時,AMC將收購機構對于債務人的不良借款債權,并自行進行后續處置。
在實際操作中,《債權管理服務協議》在合同的文義上通常的意思表示體現其為獨立債權收購合同,AMC的法律主體位置即作為提供增信的主體,但值得注意的是《債權管理服務協議》與“借款合同”不具備民法典中擔保合同與主債務合同的主從合同關系[4],待“借款債權”在后續履行中轉變成了不良資產時,《債權管理服務協議》才發生實際履行的效果,這符合《中國銀保監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于AMC主營業務的要求。所以被認定為獨立債權收購合同義務時更具備合規性。
2.交易流程
(1)資金需求方向融資租賃公司申請融資租賃服務并提供抵押擔保,融資租賃公司聯合AMC對項目進行盡調。
(2)租賃公司完成租賃合同、抵押擔保合同等的簽訂以及相關手續的辦理并完成放款,AMC與租賃公司簽訂債權管理服務協議。
(3)資金需求方按期歸還本息,則不觸發收購條件。反之,資金需求方未按期歸還本息則AMC按約定收購租賃債權。
3.遠期不良資產管理業務的優勢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博取高收益或者保持公司盈利水平的前提條件,通常意味著進入某些高風險領域或者是被外界認定為有可能成為高風險的行業。
不可否認的,有效引入擔保,可以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控,在交易中為債權人提供了借款回收的有力保證,提高金融活動的成功率[5]。增信提供方擔保公司主要為賺取保費為目的,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擔保公司因市場風險等因素,加速收縮可納入擔保的行業范圍,如果選用擔保公司作為增信方式,則意味著喪失部分投資機會。或者擔保公司因項目風險攀升而提高保費,融資租賃公司則需通過犧牲更大占比的收益,來達到控制風險的目標。
而債權管理服務主要是以取得未來可能形成的不良資產為目的,進而通過處置抵押物等取得超額收益,在經濟下行局面下,成為了其尋找特殊機會的良機。AMC的業務核心優勢在于不良債權處置,若借款人到期無法償還債務,AMC會通過收購不良債權來分散資金出借機構的風險。收購完成后,AMC會通過專業化催收、申請司法機關執行、債務重整、打包出售等手段實現債權,通過拍賣、變賣抵押物實現超額收益。融資租賃公司可通過搭建包含債權管理服務業務結構來獲得較好的盈利水平,于此同時有效控制風險。
四、對融資租賃公司風險控制的意義
1.市場風險控制加碼
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其他資金融通服務公司收縮業務范圍及準入名單時,融資租賃公司可以繼續維持或擴大可準入的行業范圍,抓緊特殊時期投資機會。通過搭建債權管理服務業務結構來達到控制市場風險的目標。
2.信用風險控制加碼
租賃公司通過與大型的資產管理公司的合作,進一步借鑒其更加全面及綜合的項目風險管理及評價框架及體系,加強了識別和鑒定信用風險的能力。
對租賃公司而言,特別是中小融資租賃公司在突破自身原有業務范圍時,業務創新面臨一系列的發展瓶頸,而大型資產管理公司能提供更為完善的業務準入及產業盡調審查環節,進行更加綜合及審慎的甄別。在項目開展初期,租賃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同步開展準入審查,如果資產管理公司審查不通過,則租賃公司也可以中止相應的項目調查。
3.流動風險控制加碼
通常融資租賃公司常見的融資方式包括通過銀行融資、交易所發行證券化產品等間接或直接方式進行融資,若公司的應收租賃款多筆無法及時回收時,將影響公司的資金利用率。且不良資產還仍留在項目開展公司內部賬面上,對項目開展公司的信用評級和融資產生影響,并會阻礙公司的再融資并出現流動性風險。在設置債權管理服務前提下,如果觸發相應的回收條件,風險資產直接將被打包出表轉移至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將憑借自身處理不良資產的專業優勢進行下一步操作。通過縮短清收時間,減少可能發生的流動風險。
4.操作風險控制加碼
對于未成立專門負責清收部門的租賃公司而言,當項目出現逾期時,項目相關的業務人員需要騰出時間專門負責相關的催收工作。遠期不良資產被收購后,不再需要消耗業務部門的人力來做清收工作,業務人員可以專注業務。不僅節省人力資源,另外還可以解決在催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及人身安全的問題。
五、結論與建議
目前國內外疫情尚未平息,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劇。在統一劃歸銀保監會監管后,促使融資租賃公司順應新形勢,轉危為機,博取收益的同時控制風險,因此融資租賃風險防控與安全構建的重要性上升到一個戰略新層面。此外,近來的政策更傾向于通過監管引導進行產融互相深度結合,有效服務實體經濟。而服務實體經濟和業務創新的必要前提是融資租賃公司對潛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管控。故遠期不良資產管理在目前經濟下行的趨勢中體現出在風險管理中的必要性及迫切性。為此建議:
1.遠期不良資產在合同訂立時要注意其所設立的條款及措詞,避免出現擔保及主合同從屬的文義,而違反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故被認定為合同無效。
2.融資租賃項目是以物權轉移為基礎的融資業務,租賃物的適格性尤為重要,關系到融資租賃合同是否有效,不良資產收購的前提是租賃物適格性。在實踐中租賃物適格性的問題包括資產屬性、資產收益性、資產交易等都應該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
3.在項目進行初期,對租賃公司而言,特別是中小融資租賃公司在突破自身原有業務范圍時,大型資管公司能提供更為完善的業務準入及產業盡調審查環節,進行更加綜合及審慎的甄別。租賃公司和資管公司可以同步開展準入審查,如果資管公司審查不通過,則租賃公司也可以中止相應的項目調查。
4.公司應加強對員工的行業知識和法律法規的培訓學習,組織定期的交流活動,提升員工的行業認知的深度與廣度,始終對行業變化及政策法規調整保持敏感度,公司才能在日益多變的形勢中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程東躍. 2020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M]: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21: 3-6.
[2] 李環. 融資租賃公司面臨的風險及風險管理對策研究[J]. 知識經濟, 2019(27): 64-65.
[3] 鄭萬春. 通過遠期收購方式防范金融風險_鄭萬春[J]. 市場觀察, 2013(Z2): 18-20.
[4] 劉保玉,梁遠高. “增信措施”的擔保定性及公司對外擔保規則的適用_劉保玉[J]. 法學論壇, 2021, 36(2): 99-110.
[5] 楊林. 融資租賃出租人風險承擔及控制[J]. 現代經濟信息, 2020(11): 129-130.
作者簡介:曹源,浙江國金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碩士。研究方向:融資租賃。
數據來源:2020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