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曉
摘要: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歷史非常悠久,幾千年來吸收了許多的優美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因此,在視覺傳達藝術教學中融入傳統民間藝術教育,可以有效吸收傳統民間藝術的營養與內涵,從而繼承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美的價值,提升作品的審美價,總體上對視覺傳達藝術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將傳統民間藝術納入視覺傳達藝術教學的重要性,解釋了兩者的相似之處,并討論了其實際應用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視覺傳達;專業教學;民間美術
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創造的成果,是民族情感的承載。它不僅反映了特定時代勞動者的審美意識,而且體現了特定時代人們的文化生活,在我國傳統民間文化的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我國文化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民間藝術重新獲得了新的活力。在載量優秀的設計師作品當中都融合了民間藝術的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還應該重視民間藝術的創作方法和藝術設計理念,不但鼓勵學生借鑒本土文化,將視覺傳達設計與傳統民間藝術密切聯合,充分利用傳統民間藝術的優秀藝術設計理念,實現傳統與現代和諧統一的目的,這對促進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發展非常有必要。
1.民間美術的概念
中國民間藝術是視覺藝術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勞動者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經驗,通過長時間的歷史與集體傳承的積累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形式。由于其原創性和真實性,這種藝術形式反映了中國人民最直接的需求和感受,因此具有重要的意義和藝術價值。民中國間藝術的內容與人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包括原始的實用性和宗教習俗等文化元素。民間藝術元素具有豐富的視覺語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因為它們是民間藝術家的靈感和審美感受的結晶。
2.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教學引入傳統民間美術的意義
2.1有益于傳承傳統民間美術
傳統的民間藝術是一種歷史遺產,它已經潛移默化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并對人們的審美價值與情感造成了極大的而影響。傳統民間藝術創作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不僅揭示了民間藝術的深度,也體現了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在進行視覺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承擔起弘揚民間藝術精華、傳承傳統民間藝術的重大任務,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傳統民間藝術,使學生成為傳統民間藝術的接受者、推廣者、保護者和傳承者。
2.2將傳統美術元素融入現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中
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視覺傳達藝術教育必須以民間文化為導向,有效將傳統藝術元素融入到當代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中,探索民間藝術的形式美和內在意義,發展和更新具體的實踐和研究,實現多元化的綜合教育目標。這樣一來,中國的民間藝術就在世界藝術舞臺上展現了自己獨特的藝術氣質,傳統藝術的發展也符合了時代的潮流。近年來,許多優秀的設計作品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利用歷史和文化的精髓,同時將新的理念與高科技思維相結合,形成了具有獨特個性的藝術作品。因此,大學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必須包容傳統民間藝術元素的精髓,以傳統民間藝術的創作方法和理念為靈感,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創作熱情,為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創造一種文化傳承。其目的是增加學生的數量,使他們能夠制作與當地民族有關的當代藝術和設計作品。
3.傳統民間美術在視覺傳達藝術教學中的應用
3.1傳統民間美術表現形式的應用
傳統的民間藝術可以有多種形式,包括布景、工具、家具、服裝、繪畫和泥塑,所有這些都有不同的審美和文化意義。將這些形式納入視覺傳達藝術課,可以使設計更有吸引力,藝術表達更有效,充分調動學生對傳統民間藝術的興趣,實現大膽創新。這可以拓寬思路和創造力,產生更多精彩的文化作品。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技術是人們勞動的產物,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例如,我們的木偶戲和皮影戲是由藝術和生活藝術的融合所創造的新作品。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推廣這些表現形式,探索傳統民間藝術表現形式的歷史和意義,引導學生通過這些表現形式來發展自己的創造力。例如,漢服這個詞,今天指的是中國古代的服飾,通過進一步的探索,抓住它的特點,并將其納入視覺傳達藝術作品的設計中,可以賦予它更深的文化內涵。
3.2傳統民間美術圖案的應用
圖案是最古老的反映藝術的形式,能喚起人們的審美感覺,是所有藝術設計的基礎。高價值的傳統圖案為當代藝術家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術資源,中國民間傳統圖案富含了深遠的文化底蘊。對此,中國傳統的民間圖案對于視覺藝術的創作具有重要價值。視覺傳達設計提供“基礎圖案”作為基礎科目。“基礎圖案”包括兩個理論:第一部分是形狀的基本設計,包括裝飾設計、平面設計、概念設計、創意設計、切割組合和變化。第二部分是圖案的構成,其組成為構成聯系與構成原理。總的來說,有連續、平衡和對稱的模式。為了理解傳統圖案,提高靈感和創造力,重要的是探索和認識它們,而不是簡單地采用或模仿它們,在傳統圖案的基礎上不斷的挖掘與高招,從而使傳統圖案能成為圖案設計的激發與創意。只有學生充分熟悉了傳統的圖案形式,掌握了各種圖案的表現手法和基本理論,才能進一步發揮深入挖掘民間藝術精華的能力,并將其付諸實踐。
3.3傳統民間美術意象的應用
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所包含的圖像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觀,并將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融入到設計中,如年年有魚、帆帆順風等美好寓意。它們與生活息息相關,增強了真實感,容易激發人們的情感。在視覺傳達藝術課上,學生們可能很難理解表現力方面。在這里,教師可以通過使用民間藝術的 “圖畫語言”將兩者結合起來,以加強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學習線描時,有一種傾向是偏愛西方元素,但基本上只是模仿,不理解其含義和意圖。在研究中,將創造性的元素與創造性的圖像結合起來,并對作品的含義有更深的理解,可以使作品更有感情。
4.結語
綜上所述,視覺傳達藝術課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傳統民間藝術的同時,汲取和發展傳統民間藝術的藝術精華,創作出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優秀作品。
參考文獻:
[1]陳水清.廣西民間美術在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研究[J].大觀,2019(4):171-172.
[2]宋天維.試論民間美術對數字媒體藝術教學的積極影響[J].山西青年,2020(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