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德清
摘要:一直以來,小學的數學教育都是父母最為重視的一門課程,由于在小學的數學教育中,兒童接受新事物,培養多元的思考方式。為此,加強對小學生的有效的學習和培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是,目前我國的數學教育中,缺少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為了保證在小學數學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考和實際運用能力,我們需要制定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現狀;對策
前言
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一項基本的課程,而其基礎是從日?;顒又屑橙≈R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所以把生活情境納入到小學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要使小學數學教師對教學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掌握其關鍵,使其與生活情境相結合,通過對數學的直觀理解,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將生活情景融入到學習中,有利于提高其學習的綜合素質。
一、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教育中,由于孩子們擁有較強的想像力和較強的思維能力,所以要使他們的這種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通過將數學教學活動與生活情境相結合,提高數學課的趣味性,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班級氣氛,也可以增進師生的互動,在某種程度上,它會對提高學生的學業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學階段,有些數學知識抽象難懂,然而,在與生活情境相結合的過程中,這種認識可以具體化、形象化,使其易于被學生所了解。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知識,而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其自身的觀察的能力有限,往往難以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把生活場景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就能使他們積極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因此,在教學中,積極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另外,通過把生活場景的形式引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使他們了解到平常所不了解的事物,把他們的數學知識和他們的日?;顒酉嘟Y合,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去探究,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以后的學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3.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目前國內的小學數學教育普遍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因而,在教育活動中,忽視了教師的主體性,對知識處于被動接納,對知識的接受也是消極的,這會對學生的實際操作和理解能力產生負面影響。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生活場景與課堂情境結合起來,讓他們在適當的情境下,學會主動地進行運算,這樣,就可以培養他們的動手和應用數學的技能。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我國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實踐中還出現了很多問題。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傳統的教育理念對老師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大部分的同學都是用填鴨的方式進行的。在整個教學中,學生都是被動的。沒有主動的人,對算術也沒什么太大的吸引力。目前,在小學的數學教育中,老師們更多地采取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但是,許多老師并不了解生活化教育的內涵,生活化的數學教育僅僅是表象,也就是轉換,但是,這僅僅是一種表面的認識,在進行數學生活教育時,老師們不能忽視其實質,因為它會使人對其進行生活的加工,從而使其對數學的認識產生誤解。所以,在數學生活課堂上,要掌握好一定的量表,才能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此外,有些問題可以幫同學更好的了解,然而,當今的教學中,老師們常常會提出與生活不符的問題,或是提出毫無意義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在耽誤課堂上的。在課堂上,要按照課程的要求,科學地安排課堂生活,并把課堂的主題緊緊地系在一起。從而使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的創設與應用
1.促進教材內容生活化,提高生活情境科學度
把小學的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起來并不容易,必須通過對教學進行細致的設計,使其具有生活化,從而使生活情境更加具有科學性。例如,在學習《小數除法》時,老師可以從日常的問題開始,例如:家用電。老師可以安排同學們在家里進行數月的用電量統計,并將其記錄在案,并利用有關的基礎上的知識進行教學,老師要求學生統計每月家庭的平均用電,并討論有關節約能源的方法。這種生活情境的創造既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又能使他們將自己的數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知識。
2.合理安排教學環節,提高生活情境重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在設計生活情景時,要對其進行適當的規劃,使其能夠更好地利用其在課堂上的積極影響,從而提高其學習效果。例如,在小學教育課程《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中,老師要讓同學們去看教室里的事物,找到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然而,在進行此項教學時,老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與之有關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關系,不然,在實際的生活中,不懂得從哪里開始,就會白白地耽誤了上課的時光。
3.積極觀察生活,提高生活情境時代性
小學數學的生活情景的創造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若不能提升生活情境的時效性,仍以舊材料為主,則會使小學生的興趣與新鮮程度逐步下降。為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活情況,不斷增強其生活性和實際性,以興趣為出發點,創造生活情境,增強數學課堂情境的時效度。
4.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
在此年紀,小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學習方式不夠好。在小學數學中,老師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與運用,首先要達到以下幾點:第一,要確立生活教育思想,主動指導學生把日常學習中的生活元素與理論聯系在一起;腳踏實地,摸索出符合當代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通過對當前大學生思維與人生現狀的深入了解,并與課本相配合,讓同學們感受到積極的學習樂趣。
結語
在小學數學中,創造生活情景對于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應充分運用創造生活情景的方法,從而提高數學學習的整體效果,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然而,在實施生活情景教學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指導,使他們從教科書中發現的問題和實際生活問題緊密相連,使他們真切地體驗到了數學的無限魅力。
參考文獻:
[1]李孝玲.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情境創設[J].新課程(小學),2013年03期
[2]奚杏.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思維[J].校園英語,2014年09期
[3]卞文倩.有效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華夏教師,2019(9):48.
[4]張洪銀,鞏素芳.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51,53.
[5]盧婷婷.高職高專音樂教育專業建設的思維[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2(05):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