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河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屬于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而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價值流圖(VSM)分析是促進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將學生作為接受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并影響教學過程的產品,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關系,用價值流圖工具分析,將“精益”思想應用于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通過課程教學實施環節的價值分析,增大增值時間環節,減少不增值時間或必要不增值時間環節,同時,積極在教學過程中引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手段輔助教學,從而改進傳統的課程教學過程,增強學生對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直觀體驗,使學生真正獲得創新創業經驗,為創業奠定基礎。
關鍵詞:創新創業??價值流圖(VSM)??“精益”教學??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6(b)-0000-00
Research?on?the?Improvement?of?Teaching?Process?Based?on?VSM
—Taking?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ourse?as?an?Example
DENG?He
(Changsha?Social?Work?College,?Changsha,Hunan?Province,410000?China)
Abstract:?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belongs?to?the?comprehensive?quality?training?of?college?students,?and?the?application?of?value?stream?map?(VSM)?analysis?in?the?course?of?teaching?is?an?effective?way?to?promote?teaching.?Treat?students?as?products?that?receive?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ial?education?services?and?influence?the?teaching?process,?change?the?role?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analyze?with?value?stream?mapping?tools,?apply?"lean"?ideas?to?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curriculum?teaching,?and?pass?the?value?of?curriculum?teaching?implementation?links?Analyze,?increase?the?value-added?time?link,?reduce?the?non-value-added?time?or?the?necessary?non-value-added?time?link.?At?the?same?time,?actively?introduce?new?technologies?such?as?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blockchain?to?assist?teaching?in?the?teaching?process.Thereby?improving?the?traditional?course?teaching?process,?enhancing?students'?intuitive?experience?of?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ial?practice?activities,?enabling?students?to?truly?gain?experience?in?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and?laying?the?foundation?for?entrepreneurship.
Key?Words:?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Value?Stream?Mapping?(VSM);?"Lean"?teaching;Course?teaching
1?創新創業教育與精益思想
2010年,教育部明確指示,在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雙創”教育,鼓勵高校學生自主創業[1]。這是國家從教育部層面正式下文將創新創業引入高校校園,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開端。在這樣的“雙創”教育大背景下,大學生“雙創”教育成為企業、高校、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2],更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環節內容,也是高職院校為社會輸送高端人才的必然擔當。“雙創”教育對于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提高就業質量水平、就業數量都有著深遠的意義[3],并且為促進國家創新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提高國內生產發展水平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隨著大學生“雙創”教育的深入開展,政府、社會、企業以及高校形成了良好的四級聯動,創建了非常多的措施來實施和保障大學生“雙創”教育的開展和落地。比如:組織建立的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的各種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高校各自建立的創新創業培育孵化基地;政府和企業積極提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扶助計劃,等等。這些舉措都是為了培養未來的優秀的新型“雙創”復合人才。但是,目前階段,學生接受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途徑還是來自學校,而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創新創業教育整體上比較寬泛,缺乏系統、深入、真實的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所以,學生在剛畢業后開展的創新創業活動容易失敗,成功率低,從而使后來者產生畏懼情緒。怎樣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使之更好地與市場接軌,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成功率呢?
當然,創新創業并不是簡單的開辦公司,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集課堂教學、自主學習、實踐指導、思政素養為一體的“精益”教育體系,其主要目標應為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再結合思政素養教育,讓學生用心把自己的學業、事業努力經營好,并助推國家又好又快發展。
既然創新創業教育是一種“精益”教育,那么就可以通過應用先進的精益方法工具,以求改善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精益”管理思想角度來輔助課程教育實施就是一個新的指導方向,“精益”思想源于制造業,是一種普適性的管理思想,近年來在不同的行業領域都有廣泛的研究和應用[2],其包括建筑、辦公、醫療、教育等多種領域。企業通過借鑒這種思想,幫助它們實現消滅浪費、增加價值。在教育中,精益教育旨在培養高素質學生人才,所以我們可以對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課程通過“精益”管理思想進行分析和解剖,通過對課程環節的“價值流”分析從而重構課程環節活動。
2建立學生素質能力評價體系
為了“精益”教學過程,先要建立教學過程的學生素質能力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的建立可以為“精益”教學過程提供事實依據和導向。以創新創業課程為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為主要目標的“精益”教育。在教育的評價體系上應該包括知識、能力以及思政素養這3個方面。其中知識方面包括創新創業認知、創新與思維、創業團隊建設、商業模式設計、資源整合、創業計劃書撰寫、創業項目的路演、創新創業政策與運用、企業開辦流程、組織與管理等相關知識;能力方面包括搜集分析市場能力、組建創業團隊并實施的能力、撰寫創業計劃書的能力、創建企業組織的能力等;思政素養方面主要包括愛國奉獻、遵紀守法、誠信務實、勤奮努力、正真公正、堅韌進取等。具體情況見圖1。
知識和能力評價相對容易,思政素養評價作為創新創業素質評價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量化評測困難,可以結合客觀和主觀評測,即思政教育主題教育結合過程主觀評價。
3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過程當前狀態圖
價值流圖(Value?Stream?Map,?VSM)是常用的精益分析工具之一[4],它可以用于各個行業的任何過程中,并且,VSM可以可視化地展示行動過程中的所有步驟,包括從開始到結束的全步驟流程。前期,通過對筆者學校新創業課程教學過程的了解,筆者學校新創業課程當前實施的課程環節和價值流分析具體見圖2。
現階段的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主要圍繞“理論”“案例模擬”兩個主體環節進行。真正的增值的環節主要是來自“撰寫創業商業計劃書”“創業項目路演”。但是,由于教學過程中,理論內容過多,思政素養融入不夠,在對學生按圖1所示的評價體系進行評估時,學生的成績不太理想。所以,必要對現有的狀態圖進行改進,引進一些新的增值環節,將不增值環節適當減少教學課時,或者將其放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內完成。
4?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環節改造增值
為了對創新創業課程實施環節進行改造增值,對創新創業課程可以實施的各個環節列表在表1中。對在表中列出了創新他業課程實施可能的所有環節,每個環節子項的價值權重設置為5,通過“問卷星”方式對90位同學和10位專家進行訪問調查。
通過表2可以看到,理論上課環節除了“案例學習”環節外,其他環節的增值都不大,可以加大“案例學習”的學時,其他環節可以考慮結合案例來進行自學,通過課前和課后的時間安排,達到更高的知識運用層次。比如:課前可通過有趣的高質量視頻或動畫,安排學生學習相關企業開辦法律法規,增加愛國奉獻教育,讓學生提升家國責任心和社會使命感;通過企業家的故事觀看,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創業精神的熏陶。另外,還可以安排競賽和工作室孵化來完善創新創業的教學,使其增加更多的價值。
改進后的教學流程如圖3所示。
學生通過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強化“模擬創業”環節的學習,增強對創業過程的體驗,樹立對未來真正創業的信心。將思政素養的培育“潤物細無聲”地貫穿于課前、課中和課后全階段,構建學生完整的創新創業素質能力體系。創新創業工作室的出現,更是對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起著關鍵的作用。其宗旨是在“模擬創業”的基礎上,進行“真實創業”,通過建立團隊、完善、錘煉項目產品,運營企業等真實情景,結合老師和專家的指導,充分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實干精神。通過價值分析發現將工作室立足于專業課程,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背景的創業更能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熱情。以企業模式運營的校企合作工作室更是“雙創”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它可以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孵化,是實現學校到市場“最后一公里”的橋梁,可以讓學生真正地做到“體驗式下創新創業學習”。
5?新技術助力教學
通過基于VSM分析的教學環節改造,最大程度地調整了增值環節,但并不意味著其他環節就可以刪除或者不要,相反,在一些環節止有必要借助新技術和新手段來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認識和夯實基礎。比如個性化的學習、有效的交互、學生價值的體現等。
創新創業所涉領域比較大,從專業技術到管理、從計算機學科到社會學科,它是一門綜合性強,跨多學科的一門課程。隨著人工智能+教育、區塊鏈等技術的興起,教育的方式出現了重大的變革,人們可以建立以人為本的個性化智能教輔,知識共享共建、學習成果可信驗證的在線教育平臺[5],輔助創新創業課程教學。
國務院2016年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也將區塊鏈技術列為戰略性前沿技術。2019年2月18?日《人民日報》的頭版文章,明確指出區塊鏈是“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區塊鏈憑借去中心化、安全性、數據不可篡改等特性,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潛力重構教育的技術之一,正在金融這一信任度要求極高的領域廣泛應用,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興趣與關注。2019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等,進行了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并就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意義、發展方向等做出了重要部署[6]。
在創新創業理論學習階段,如何保證學生對線上的資源已經完成了學習并取得成效呢?可以考慮搭建一個基于區塊鏈的線上學習平臺,基于區塊鏈技術框架,利用密碼學原理和分布式共識機制,將課程學習質量認證信息,學生學習記錄信息等記錄在區塊鏈中,形成一種一經記錄就極難篡改的安全透明的賬本信息,讓在線課程有質量保證,讓學生學習記錄有跡可查,讓學生學習成果有憑有據,讓學生的能力驗證可信[7]。在擬定商業計劃書環節,由于本環節要求交互內容較多,可以基于區塊鏈技術形成知識的共享共建[8],讓教學不再是單一地從“教師à學生”的單向知識流動,而是一種基于網狀多向流動,教師和學生都可以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和接受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獲取到的知識作為資產進行共享或交易(獎勵)。這樣,傳統的學習方式所帶來的交互性嚴重不足,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的缺陷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進。同時,這樣一種“同伴參與”的行為無疑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行動。
6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是時代發展、大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必然要求。體驗式學習情境的創新創業教育更是對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起著關鍵的作用。基于“精益”思想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重構,通過價值流分析,將必要的不增值的環節進行弱化或重新安排,將增值的體驗式學習環節進行加入,使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輔助教學,不斷完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體系,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創新創業價值和經驗,無縫對接市場崗位需求,達到真正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教辦[2010]3號)[Z/OL].(?2010-05-04)[?2010-05-13].?https://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
[2] 一青.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
[3] 燕,孫興民,步曉婷.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學生工作室模式分析[J].職業技術,2019,18(10):54-57.
[4] 杰.全面精益管理概念的界定[J].工業工程與管理,2009(2):129-134.
[5] 國帥,郭倩,呂彩杰等.“智能+”時代智能技術構筑智能教育——《地平線報告(2019?高等教育版)》要點與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19(3):22-35.
[6] 永和,程歌星,陳雅云等.國內外“區塊鏈+教育”之研究現狀、熱點分析與發展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20,38(1):38-49.
[7] 麗,張志華,季凱.在線教育中區塊鏈應用的動因、困境及路徑分析[J].軟件導刊,2021,20(12):15-21.
[8] 燕,楊帥.“區塊鏈+未來高校”教育創新生態系統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22,32(4):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