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晰藝
摘要: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加上反思等于成長。如果作為一名教師,只是僅僅滿足于獲得的教學經驗而不時長對經驗進行深入的課后反思,那么他的經驗將大受限制??鬃右苍f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一名高職高專的年輕老師,我認為還要加上一項,那就是:經驗+教學+反思=成長。每一學期教授不同的課程,進行不同課程的教學,其實就是教學經驗的積累,但每一次教學后都有不同的感悟,這個感悟就是總結自己的課堂的優勢與不足之處,進行梳理,從而達到了教學反思的意義。并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學習其他學科優秀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參與網絡培訓,學習名師們的新的教學思路和新的教學理念,然后將這些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新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合理的融入在自己所教專業課程中,確實可以更加清晰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同時也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關鍵詞:反思;教學;混合式教學;學習興趣;素質教育
認真讀一本好的書籍,對自身心靈是一種啟迪;認真看一部好的電影,對自身心靈是一種啟迪;而我要說,認真進行備課,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多與學生進行課后交流與分享,對自身心靈也是一種啟迪,教學相長就是在師生互相學習的基礎上而產生的的。每學期通過認真聽不同優秀教師的講座,他們的分享就像一場及時雨,可以不斷地點燃了我心中的教學激情,讓我通過學習有了一些新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我的心中漸漸出現了一種強有力的聲音:要通過3-5年時間,要努力成為一名深受學生喜愛,專業技術精湛,上課豐富多彩的優秀青年教師。對我來說,要珍惜每一次上課,對青年教師來說,每一次上課就是就是一次成長,每一次進行課后反思就是一種進步,在這個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也是我不斷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會讓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積累,從而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一、要加強混合式教學能力
現如今,混合式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教學常態的必然趨勢,特別是這兩年由于疫情防控,在高校上課的老師,時常需要同時具備線上線下教學水平和能力,要滿足不同情況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提升個人的混合式教學能力勢在必行。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學習最快的渠道,就是先觀察模仿其他教師會運用哪些好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給學生提供學習的便利,同時線上線下分別的側重點是什么,這些都是需要考慮在教學中。我自己平時最主要一個提升課堂教學能力的方法,就是通過觀看其它優秀老師的網絡優質課,把一些好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記下來,再結合自己實際的課堂教學加以使用。每次在上課前,我也會提前開始在網絡平臺上觀看不同優秀教師的舞蹈課堂教學,學習更加科學嚴謹的課堂用語,學習好的組織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習更加標準的講解示范動作,學習后結合我自己的教學設計加以修改,再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并充分運用學校網絡課平臺,先發布每次課的任務,讓學生登錄后主動去思考,積極參與問題進行討論,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教學目標,突破了重難點。課后會分享優質舞蹈視頻,供學生欣賞提升,也能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教學效果達到了,也獲得學生的好評。
這里以2021年建設的校級網絡課幼兒體智能這門課程為例,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會先通過課前進行教學設計,課前,首先提出問題和任務,通過學校網絡平臺發布每節課的集思廣益,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學生思考后提出答案和想法,教師在課程平臺進行點評。課中,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當堂課的主要教學知識點講解,并且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實操的練習,例如進行墊上技巧前滾翻教學時,教師先示范正確的動作,并強調動作的要領,還有重難點,然后指導學生先進行輔助練習,然后保護學生嘗試動作,最后學生分小組練習,教師巡視指導糾正,對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再進行幫助指導,從而提高學生能力,學生練習好以后,會組織優生展示并拍攝視頻,對涉及到的重要知識點再次強化總結。課后,學生將當堂課學習的內容練習好以后并拍攝成視頻,上傳到學校網絡課程平臺上,教師進行作業批改。因此,線上線下按兩個維度組織教學內容。線上以理論知識的重點為主線,學習幼兒體智能的理論知識和教學訓練方法;線下學生鞏固實操練習,分小組進行檢驗鞏固。在教學評價設計上,比較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的評價理念,把每節課的評價要素中,關注學生主動參與度,合作度,合作完成技巧性動作的完成配合程度。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中,學生上課聽課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記得我曾經在中國教育報看到了一篇文章,是關于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的區別究竟在哪里?區別就主要在于備課的時間以及備課是否充分。通過這幾年的教學,讓我也有很深的一種感受,備課比上課還要難,備課準備的越充分,課就會上的更好,要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文章中就明確告訴我們優秀教師的備課時間更多。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也講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有著近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聽課的所有老師和學生都入了迷。課后,有位老師問:您花了多長時間準備這節課?他說:對每節課,我都是用畢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看后頗有同感,教師的備課時間是由直接備課時間和間接備課時間兩部分組成的。直接備課時間是顯性的,間接備課時間是隱性的,教師之間備課的差距更多的是間接備課的差距?,F在我是深有體會,一堂好的教學展示課,是老師反復備課而來,備課的越詳細,課堂中給學生的要素,學習的方法才會多樣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為當下的青年的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要具備最新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每位老師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和素質,因此,作為老師要想在課堂上吸引學生認真學習,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是要在備課上下硬功夫,下苦功夫,特別是隱性備課。要充分運用學校線上網絡平臺,準備好豐富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愿意去學,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能力。
二、善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能促進學生自覺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作為老師,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教學,教學活動應做到生動有趣。我回想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發現把一節課學習的動作要點提煉出來,利用音樂的感染力和歌詞的意義,結合舞蹈動作形象的幫助學生去記住所學的舞蹈動作,比單純的講解動作要領效果更好,學生很感興趣也更容易記住動作要領。
例如,我在教學20級應用英語(雙語幼教)的學生歌表演舞蹈組合時,先放音樂讓學生聽,帶領學生欣賞并分析不同音樂特點和旋律,有時還會要求學生能夠跟唱,再用夸張形象的做出不同的舞蹈動作時,班上的學生很快就能記住動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還有在教學20級嬰幼兒托育服務管理專業學生前滾翻動作時,先進行完整示范,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有積極想參與的意愿后,當我在進行分解教學時,學生會很認真的聽講,并且能記住動作的重難點,學生就能做出正確的動作。并且在每一次課前都會進行熱身活動,我會利用好聽的音樂,自己編排出一套熱身操帶學生進行熱身,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教材的教學也做好了鋪墊,這也是深受學生喜歡的。還有一個就是深受學生喜歡的幼兒體智能課程中的游戲教學,人的天性就是愛玩,有趣的事物都會激發人們的天性,大學生們也是一樣的,每一節上課我都會設計一個游戲活動,因為身體動作的練習,常常需要重復教學法,這時學生容易感到乏味,因此游戲活動讓學生們學玩練這個過程中效果更加。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力量,也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在實踐中反復摸索,留心觀察哪些教學手段和方法是受學生喜愛的,那么學生就會喜歡上你的課,教學目標也更容易達到。通過以上分析,我覺得教師一定要善于關注學生喜歡的事物,通過不同的事物找到和自己課堂中的契合點來進行恰當的教學,那樣學生會很有興趣,學習熱情會高,那么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也會不斷提高,教學效果會更突出。
三、注重培養學生素質教育
當下教育,都在強調要培養學生素質教育和核心素養,也就是我們教師培養的學生,需要有終身發展的理念同時有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那么,我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會從課堂紀律上加強重視管理。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另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言傳身教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因此,教師自身的人格素養和魅力,比多次的談話還有效。所以,我時常捫心自問,當我希望學生相信什么時,先問問我自己是否相信?當我希望學生能做到時,我自己是否能做到。所以在第一次課我都會和學生強調不可以遲到和曠課,那么我自己就是嚴格執行,學生就不會有任何不服,從而班風學風也會在好的習慣中不斷提升。特別是我所教的學生今后多數都會走向幼師的崗位,那么在教學過程中,熱愛教育,熱愛幼兒的理念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言傳身教,行為示范中去滲透,不光是教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舞蹈能力,更重要的是育人。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要求我們育人先育己,因此,在平時工作中,我對自己提出了“四自”要求,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升,這樣才能在陪伴學生的過程中,和學生共成長,共進步。
在北京高校有這樣一種說法:北京體育大學從來沒有自殺的!當然有些夸張,但不可否認的是北體大的自殺率是京城最低的。運動對學生本身就是一種抗挫折教育,因為在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就是會不斷面對失敗的過程,磨練的是一個人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從生理學角度來看,體育運動能引起人體的內分泌變化,運動后大腦會產生名為內啡肽的物質,在內啡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就會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因此,內啡肽被稱為“快樂激素”。體育也是一種競爭與合作的教育,因為運動中需要對抗,就會出現競爭,那么使學生正確面對競爭,從而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在運動中常常也是需要同伴合作完成的,這就增加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進而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優良品質,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在幼兒體智能的課堂上,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目標,學生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但更多的時候需要相互合作,例如在一次課上要測試跳大繩,這個項目是6個人一小組,其中兩人搖繩,剩下的4人都進去跳繩,當4個人同時進去才開始計數,所以,這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有時有同學失敗了,其它同學就會鼓勵,但有的不同會有些埋怨,這時候作為老師要積極正確引導,要對失敗的同學進行鼓勵,對完成的非常好的同學可以去幫助其他同學,要讓學生明白整個小組好才是真的好,整個班級好才是真的好,通過同學們的不斷互幫互助,最后有的小組可以一口氣完成100次跳大繩,這個結果是非常棒的,鍛煉了學生的下肢力量,并且在跳大繩過程中就已經磨練了學生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團結協作的精神,這也正符合幼兒體智能課程的素質教育,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思政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在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過6個方面的要求:堅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光,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N曳浅Y澩@樣一句話,一名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感觸頗深。每一次接觸到優秀的教師,不管他所教授的是什么學科,都給我這樣一種感受:其共同點就是用心做事,用心教學,非常認真的對待自己所教的專業,并且善于思考,熱愛讀書。當然,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磨煉,“在開水里燙一燙,鹽水里泡一泡”,在日復一日的教學中,在每年的教學能力比賽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提煉,最后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風格。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奮斗的目標,我前進的動力。我想,這就是自己今后努力的目標和方向。要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用自己積極向上的力量在每一次課堂上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和學生共同成長進步,我深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學[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9.
[2]劉平清,謝艷;對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年02期
[3]肖凱;;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職校數學教學新模式的探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8年01期
[4]楊晶潔;;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論文集[C];2017年
[5]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印語-《科技促進發展》2016-8-13
[6]學做人師——讀《我的為師之道》有感教師建設--《互聯網文檔資源》2019
[7]楊薇.高職高專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11):62-63.
[8]探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宿艷梅-《戲劇之家》2020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