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將曾經獨立教學的內容整合成一體,強調整體性學習,而并非單塊學習。所以在英語學習內容上難度會加大,更加考查學生在做題中的應變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師應在平時的課程中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能夠靈活應對各種題型變化。并且,教師要在新高考教學中逐漸舍棄模版教學,讓學生聯系實際內容靈活做題。本文圍繞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策略探索展開論述,希望對高中英語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英語;教學改革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重點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學習中,教師需要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英語學習不是“啞巴英語”學習,同時也不是“死記硬背”學習,而是找對方法提高效率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靈活應變能力。因此,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將英語作為工具使用。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改善,爭取在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
一、脫離獨立教學,發展整體教學
在往常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將詞匯學習、語法學習等單獨教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能會由此產生知識的分裂感,在這種分裂感下,學生無法系統將英語知識囊括完整,最終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會存在較多漏洞。為了擺脫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將以往的獨立教學變為整體教學,強調知識的整合性,而不是分裂的板塊。
例如,教師在高中人教版英語必修三的unit3板塊中,可以將詞匯教學融入課本學習中。教師不必再將詞匯單獨拎出來講解,而是將詞匯放在課本句子中的語境中進行講解,這樣的方式一來可以提升學生的猜詞能力,二來可以加深學生的單詞理解,加深記憶。例如在unit3的文章學習中標粗字體“afterwards”是本單元中的重點詞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猜測出這個單詞的意思。上文提到“我”在一邊走路一邊欣賞這些“street culture”,在后文“我”又去吃了美味的食物。上下文是動作的轉接關系。因此“afterwards”可以猜測為介詞,并且表示為承接關系。由此學生猜出意思為“后來”,教師表示學生的猜測完全正確。
二、英語照進現實,融入實際生活
英語學科的學習并不是為了最終的高考成績,而是為發展學生的終身學習。在高考結束后進入大學,英語仍然是學生引起重視的學科,學生仍然會要求拿到英語的相關資格證書,會利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因此,相對于英語課本知識,教師其實應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使得知識能夠得到有效變現。
例如,在高中人教版英語2019版必修三Unit3《Diverse Culture》中,這一單元是實踐性較強的單元,教材會從飲食、習俗等方面向學生介紹不同的文化,而學生需要做的就是吸收理解。為了將教材內容融入生活氣息,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相關經歷或者讓學生展望未來。“Have you ever been to a place with a diverse culture? What do you think of it?”這樣的提問可以引發學生對自己經歷的思考,聯系了實際生活。學生回答:“I have been to Thailand where people like to say hello with hands together.”“薩瓦迪卡”是泰國的問候語。學生還描述到當地對待外國人相當包容,同時在泰國有很多華裔,旅客不會泰語,也可以直接用英文進行交流。在這樣的國度,文化差異并不算問題。學生舉出的例子具代表性,能夠很好地展現英語在實際生活的運用。
三、多領域涉獵,擴充課外知識
英語一直被教學工作者評價為“工具”。英語在大學專業中又被稱之為“萬精油”。只要學生掌握了英語,就能夠了解到眾多領域的知識。在歷年高考題目中也會發現,在閱讀板塊的科普文領域,常會出現心理、科學、生物等知識的英語閱讀理解。學生如果能夠涉獵廣泛,或多或少了解些許,會對做題有幫助,更有利于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本的基礎上不斷延伸。還是以必修三unit3的多樣文化一單元為例。文章開篇就提到了飲食文化。飲食文化中不僅包括美食的分類,同樣還包括飲食習慣。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視頻或是書籍,為學生講解課本之外的飲食習俗。在英國的飲食習俗中其習慣用刀叉,而中國習俗為使用筷子。這是學生和教師耳熟能詳的習俗。但是刀叉的使用,學生真的完全了解清楚了嗎?教師借助刀叉的使用不斷延伸新知識,在英國飲食中,外國人喜歡使用勺子和叉子食用意大利面,借助叉子將意大利面在餐勺上旋轉,然后將裹好的意大利面放置在勺子上喂食。在用勺子喝湯上也有飲食差異,外國人在遇到碗中的湯汁無法用勺子獲取時,不會選擇用嘴吸食,而是將湯碗朝向12點鐘方向,用勺子盛出來。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脫離獨立教學,將聽說讀寫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在英語方面全面發展;同時也需要引導學生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得學生提高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涉獵領域,擴充自己的課外知識,不斷加大自己的知識儲備。高中英語教師隊伍要緊隨新高考的發展,努力在教研過程中不斷探索與發掘,形成適用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鐵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中學生英語,2021(32):161.
[2]楊婷婷.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20,18(24):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