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版業既是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也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面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現實。面對新形勢,出版單位要保“量”的同時,促進“質”的提高。文章以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廣西卷》為例,從抓選題、項目實施、圖書宣傳、編輯能力等編輯流程再造來探討促進出版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編輯流程;圖書出版;高質量發展
相較以往,傳統出版業的發展主要是“量”的增長,偏向品種和規模的擴張。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因此,出版業作為黨的意識形態的堅強陣地,也是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同樣面臨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應然和必然[1]。面對新形勢,出版單位想要實現出版高質量發展,就不得不重視“質”的提高,但“量”和“質”是不可分割的,“質”的提高并不是簡單地壓縮數量,而是要建立在創新與效率的基礎之上[2]。文章以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廣西卷》(以下簡稱廣西革命老區叢書)為例,主要從抓選題、項目實施、圖書宣傳、編輯能力等編輯流程再造來探討促進出版高質量發展。
一、主動策劃,拓展選題廣度和深度
出版工作是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既要承擔宣傳主流意識形態的重任,又要擔負引導民眾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職責。出版單位長期以來參與市場經濟的主體資格和其所開展的業務活動性質存在的錯位或沖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出版單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況[3]。因此,在新形勢下,出版單位要變被動為主動,通過抓住選題的特點、特色,擴展選題的連續性和歷史性,主動策劃新的選題,拓展選題的廣度和深度,實現擴大社會影響力和出版規模的目的,促進出版高質量發展。
在出版實踐中,出版單位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開展業務,地方出版單位則應深挖細耕本土出版資源,著力做好地方特色出版,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力求在競爭激烈的出版市場中贏得發展。在一般情況下,許多圖書策劃由本土作者深挖地方資源,緊密結合地方實際進行創作。如廣西革命老區叢書,其由廣西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具體指導,各革命老區縣參加編纂,廣西人民出版社承擔全部圖書的出版任務。廣西革命老區叢書按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脈絡,系統書寫廣西革命老區歷史,深入挖掘廣西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充分展現廣西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做出的重大貢獻,也描繪廣西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發奮圖強、積極創新的成果。
廣西111個縣級行政單位中有92個革命老區縣,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發動了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創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廣西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可講述的紅色故事、紅色傳奇頗多。廣西革命老區叢書主要講紅色故事、紅色傳奇,其后續選題策劃也挑選更有故事性和特色的革命人物、革命遺址來講述廣西紅色文化,全面開采和深入挖掘廣西紅色文化資源。廣西革命老區叢書也講廣西革命老區縣脫貧攻堅的發展故事,把弘揚老區精神落實到縣域經濟發展上,落實到鄉村振興戰略上,全面展示宣傳廣西形象,拓展選題的廣度和深度。
二、前期編撰細分任務,兼顧質量和時效
在通常情況下,圖書出版時間的適宜與否、出版周期的長短決定著圖書的出版時效。對圖書出版而言,其出版時機要把握準確,才能取得最佳出版時效;反之,則失去出版時效,在一定程度上使圖書失去價值,給出版單位、作者造成相應損失[4]。在出版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圖書出版的時效性與圖書質量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出版單位既要在保證時效的基礎上保證質量,又要保障質量的同時注重時效性。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西革命老區叢書在立項之初就計劃在兩年時間內出版88冊,每冊20余萬字。該項目工作量大、覆蓋面廣、涉及環節多、時間任務緊迫。雖然廣西人民出版社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面臨諸多壓力,但是在該叢書出版過程中,其嚴格遵循圖書規定的出版流程,參與前期編撰工作,細分任務,兼顧質量和時效,按時保質出版項目內容。
(一)前期編撰工作納入編輯流程,統一人員思想認識
廣西革命老區叢書參與撰寫的作者多達200人,要使其編撰工作順利開展,就必須統一作者隊伍的思想認識,做到思想上同心、行動上同步。因此,在廣西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的指導下,廣西人民出版社把前期編撰工作納入編輯流程,及時組織學習、落實歷次會議精神,明確叢書編撰工作方向,統一思想。為了統一各地對該叢書的認識,廣西人民出版社還先后多次召開由廣西各市縣黨史辦、方志辦、各縣區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等單位領導、專家和撰稿人參與的大型工作編撰會、座談會,在會上確定叢書的內容框架和編寫要求,討論叢書出版相關事宜,并要求各革命老區縣編撰委員會請當地黨史部門審定書稿后再交付出版。同時,廣西人民出版社通過建立作者編輯微信群,與作者及時溝通交流編撰中遇到的問題。
(二)根據圖書特點細分編輯行動,專人負責,提高時效性
在嚴格遵循“三審三校”制度,保證出版質量的前提下,廣西人民出版社將該叢書出版過程分解成一項項具體工作,再把一項項工作落實于每個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倡導專人負責,從而保證圖書按時保質出版。一是叢書項目分解。廣西革命老區叢書由總編輯擔任項目責任人,采取分片區包干的工作方法,把廣西14個地市的革命老區縣分為三個片區,由三個出版編輯部分別對接各片區作者,對書稿進度、編寫問題,隨時與作者進行溝通。同時,各編輯部打破部門壁壘,責任編輯圍繞項目問題可隨時交流,協調統一進度。二是出版流程分組。由總編輯、編輯室主任與廣西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組成協調組,隨時溝通管控圖書出版情況,把握進度;由作者、編輯、審讀、校對人員組成內容組,負責把關和完善內容;由專職美術編輯組成裝幀設計組,負責整體設計、圖片調色;由編務、排版、印制人員組成制作組,負責選題申報、書號申領、排版、印前檢查、紙張挑選等。每個分組既有專人負責,又互相溝通銜接,以實現圖書又快又好出版。三是圖書內容再分解。廣西革命老區叢書以每個革命老區縣為一冊,每冊圖書都具有當地特色,但圖書主體框架一致,主要從四個時期來展現當地革命老區發展史。在由項目責任編輯統稿的情況下,圖書內容進行細分,使每一位責任編輯能專注于所負責的各個歷史時期,并因專而精,加快圖書審稿工作。
三、做好圖書宣傳工作,擴大社會影響力
圖書出版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的需要,為了使圖書信息能夠有效地傳遞給讀者,圖書宣傳推廣工作不可或缺。做好圖書的宣傳推廣工作,不僅是出版單位的職責所在,也是服務群眾、促進出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體現了出版單位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在現實情況中,許多圖書并不依靠市場銷售,而是在圖書印刷好交付給作者后就算完成了圖書出版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些有價值的好書淹沒于茫茫書海。因此,類似廣西革命老區叢書這樣具有極高出版價值的圖書,其宣傳推廣就需要把圖書宣傳納入編輯流程,在北京等各大城市召開新書發布會、出版座談會,并結合當地文化,挖掘地方資源,走進基層,服務于群眾和當地發展大局。
廣西革命老區叢書是“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的廣西卷,由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指導,廣西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牽頭,每冊作者多為廣西各市縣黨史辦、方志辦、各縣區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等專家。在該書出版后,廣西人民出版社在作者的配合下,充分利用作者資源,服務于黨和政府工作大局,做好該書的宣傳推廣工作。
(一)抓住圖書宣傳時間節點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通知》,就黨史學習教育作出部署安排,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在北京舉行“全國革命老區縣發展史叢書”出版座談會。廣西革命老區叢書抓住黨史學習教育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宣傳推廣,講述廣西最感人的紅色故事,拓展受眾面,讓紅色精神從符號、理念變成向讀者走來的一個個時代英雄。通過當地黨史部門和政府聯合推動,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廣西革命老區叢書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二)結合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助推當地發展需要
廣西革命老區叢書圍繞革命老區建設,助推當地革命老區縣紅色旅游開展。為了支持革命老區在新發展階段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讓革命老區人民逐步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2021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弘揚傳承紅色文化,加大對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和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修繕力度,加強革命老區縣現存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和紀念設施保護修繕,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廣西革命老區叢書利用當地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帶動革命老區縣挖掘、整理和保護當地紅色文化資源,每冊附錄收錄當地革命老區縣革命遺址和革命鄉鎮具體情況,助推當地紅色旅游開展,使叢書進當地文物紀念場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并助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四、促進學思踐悟,提升編輯能力
編輯能力不僅是編輯個人能力,也是出版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出版高質量發展更離不開編輯能力的提升。除了通過參加專業崗位培訓提升編輯能力,編輯更需要在日常實務工作中學思踐悟,積累經驗。學思踐悟,即學習、思考、實踐、感悟。學而思、思而踐、踐而悟不是簡單的遞進邏輯,而是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出版單位在做好圖書出版的過程中,更要以學促干、以干促學,促進黨建與出版業務結合,使編輯在學思踐悟中提高編輯政治修養和理論水平、專業技術能力等,為今后做好圖書出版,促進出版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黨建與出版業務結合,相互促進
2021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通過參與編輯廣西革命老區叢書,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動員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年輕骨干編輯加入黨組織,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在參與黨組織學習小組中,編輯學習黨的理論和黨史知識,滋養理想信念,進一步培養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較高的政治修養和政治敏銳度,厚植擔當精神,在工作中繼續保持奉獻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克服種種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投入圖書出版工作,保證圖書順利出版。
(二)以項目帶動培訓,在學思踐悟中提升編輯能力
在廣西革命老區叢書出版過程中,為了對廣西革命老區有更深入的認識,編輯認真學習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組織的編纂工作交流會和相關文件精神,利用黨史學習教育機會,閱讀黨史資料,聽黨史專家講課,學習總編輯針對前期編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的專題交流分享,提高黨史理論素養。在查找資料、學習黨史的過程中,編輯的理論素養和專業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各方面技能都得到了極大鍛煉,并且熟悉了廣西革命老區的紅色故事以及革命老區人民弘揚老區精神所取得的成就,為今后做好廣西地方特色圖書,策劃更多選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結語
出版高質量發展既是出版業的歷史使命,也是出版人的責任擔當。文章以廣西革命老區叢書的出版實踐為例,探討圖書出版的編輯流程再造,以期為出版單位做好圖書出版,促進出版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考。
[參考文獻]
[1]周玉波.在新時代,出版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EB/OL].(2020-09-18)[2022-03-1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0/0918/c40531-31867027.html.
[2]魏玉山.推進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0-11-17.
[3]陳璘.關于出版企業轉企改制的思考[J].新財經(理論版),2011(09):122-123.
[4]吳春霞.時效性:圖書出版新課題[J].編輯之友,2000(03):54-55.
[作者簡介]周娜娜(1987—),女,湖北仙桃人,廣西人民出版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