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靜
摘 要:插圖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是教科書的文字補充說明。可以說,插圖是統編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鮮活、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插圖補充、解釋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畫;資源
教材插圖具有知識教學和審美教育的雙重作用,是美育的重要切入口。優秀的教材插圖應當貼近孩子的視角,體現知識性、趣味性和審美性,首要的是建立在正確、嚴謹的導向之上。經典美術作品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時代心靈圖像,其中蘊含雋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蕩之氣。在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過程中,美術館、博物館中那些經過時代檢驗的經典藝術作品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相關方面都應為優秀的美術作品有機地融入教材,做出更多努力。
一、教材主題畫的意義
插圖風波引發了社會大眾對于審美、兒童美育等相關話題的熱烈討論,尤其是如何讓少年兒童通過校內教材這一近乎“隨身之物”潛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如何讓高質量、高水準的畫作進入中小學教材、充分發揮出經典名作的美育價值等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插圖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一方面,插圖可以為教材中的重要內容提供一個形象解釋,既能夠降低知識點的認知難度,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語言、想象等諸多能力;另一方面,教材插圖在正確傳達圖片信息的同時也能夠表現美感,為美育的開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提供契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材插圖肩負著知識教學和審美教育的雙重責任。
二、經典教材插圖美在哪兒
教材主題畫引發網絡熱議,不少“80后”“90后”家長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每次拿到新教材都非常激動,迫不及待地要去翻看里面的插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從前的教材插圖非常精美,不少都是名家名作。1951年秋季,人教社完成了第一套中小學通用教材的編寫。在這版教材中,無論是選文還是插圖都呈現出昂揚向上的新氣象。此后,雖然教材不斷更新,但是幾代教研人對內容選取的精當,編寫者們廣泛閱讀、細致求索、縝密的調查研究和矢志不渝的精神,鑄就了一套又一套具有國民集體記憶基因的經典教材。老版語文教材里《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的插圖出自國畫家杜滋齡之手。課本里的插圖是他1976年的作品,2011年他又創作了另一幅《張思德同志》。工筆重彩插圖《武松打虎》其實是連環畫《武松打虎》中的一張,作者是著名連環畫大師劉繼卣。畫作一改過去重彩畫的呆板面孔,人物設計生動、景物強調透視、色彩有虛實明暗變化,精到的工筆線描與水墨寫意有機結合。尤其是他筆下的虎栩栩如生,是整個作品中最出彩的地方。除了《武松打虎》之外,大眾熟悉的《雞毛信》《東郭先生和狼》也都是他的作品。
三、新版教材主題畫的運用策略
(一)指導學生閱讀文本
在閱讀教學中,插圖的輔助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在小學階段,一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差,無法準確捕捉文本的信息。針對此,教師可以利用插圖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感受故事情節的發展,體會人物的心情。例如,在《宿新市徐公店》的閱讀指導中,教師設計圖文結合環節,引導學生根據插圖說一說作者楊萬里在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學生結合插圖誦讀文本后,各抒己見,有的說:詩中寫到的景物有稀疏的籬笆、田間小路、各種雜樹、油菜花等;有的說:除了這些美景,還寫了兒童追逐黃蝶的場景,如“兒童”“急走”“追”“黃蝶”等。在引導學生初步體會詩意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了品讀環節,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古詩的意境——在美麗的春光里,兒童在花叢中一邊追逐嬉戲,一邊捕捉黃蝶,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這樣的閱讀設計利用了插圖的優勢,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閱讀契機,讓學生在體會文本內容的同時展開想象,提高閱讀的深度。
(二)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樂于看圖的這一心理,巧妙運用教材中的插圖,將插圖、實物和生字聯系起來,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在形象思維的輔助下識字、寫字。例如,在《青蛙寫詩》這一課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師: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生1:是一個大池塘。生2:池塘里還有荷葉和一只青蛙。師:那么,根據課前閱讀和插圖提示,你能說一說這只青蛙在做什么嗎?生3:青蛙在寫詩!(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課件上展示“寫”和“詩”這兩個生字)教師利用插圖創設情境,抓住學生樂于讀圖的心理特點,利用問題吸引學生自然而然進入情境,讓學生結合插圖和課文的提示了解需要學習的生字。接下來,教師可以進一步利用圖形展示“寫”和“詩”這兩個生字的書寫過程,幫助學生識字、寫字。
(三)指導學生口語交際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運用插圖為學生提供看圖說話的機會,展現語言表達的順序,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展示課文插圖——小公雞在草地上吃蟲子,并將蟲子分享給小鴨子。根據插圖內容,教師設計句子結構:小公雞,它生活在草地上,它喜歡吃蟲子。根據插圖提示,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口語訓練。有的學生說:“小猴子,它生活在樹上,它喜歡吃桃子。”有的學生說:“小白兔,它生活在洞里,它喜歡吃胡蘿卜。”有的學生說:“小青蛙,它生活在池塘里,它喜歡吃害蟲。”通過這樣的示范引導,學生根據插圖的提示進行口語表達訓練,用固定的句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有效地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在識字教學、口語交際、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等環節合理運用插圖,更好地發揮插圖資源的優勢,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婧.妙用教材插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35):26-28.
[2]華雯雯.巧用課文插圖創設魅力課堂——以部編教材小學語文課文插圖為例[J].小學教學研究,2020(8):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