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摘 要:作為教材中的重要資源,教材插圖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教學的開展中沒有被充分利用。小插圖往往有大用處,隨著教材的改版,新鮮的內容的增添,很多教師對如何運用教材插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筆者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插圖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并在實踐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以下僅將自己的所得歸納,希望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發。
關鍵詞:小學語文;部編版;插圖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插圖作為教材中的第二語言,對教學的開展、學生的自學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插圖有著諸多的特點,低年級的飽含童趣,中年級的生動形象,高年級的意韻深遠。
一、認識插圖在教學中的用途
作為語文教科書的一部分,有些插圖是對文字知識的補充說明,有些插圖是對語文知識的直接詮釋。相較于文字,插圖形象生動,一目了然。特別是對于那些微觀抽象的語文知識,插圖往往能夠起到“無聲勝有聲”的作用,可以簡單明了地將不便理解的知識顯性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插圖,能夠使學生快速掌握語文原理,輕松建構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小學語文教材插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運用插圖教學,滲透傳統文化
在當前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已經開始逐步改變應試教育的觀念,摒棄“灌輸式講解”的教學方式,越來越重視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課本教材中,插圖具有文化性特點,旨在通過課本教材插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方式吸引學生興趣,這樣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并為學生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傳統文化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特點,小學生也具有喜歡接受新鮮事物的年齡特點,所以小學語文課本教材中的插圖就是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更加符合小學生喜歡觀看插圖的年齡特點。例如,在教授給學生《天地人》的語文知識時,課本教材中就插入了一張水墨畫,讓學生能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結合插圖展開想象,同時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并欣賞插圖的過程中感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課本教材中滲透中國水墨畫傳統文化的方式,給予了學生想象的空間,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進而真正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感受作者情感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在感受語文知識魅力的同時還能提升語文學習自信。所以教師可以結合插圖向學生宣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借此提升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插圖資源輔助教學,加強對學生語文思維意識的訓練。
(二)運用插圖導入新課,調動探究欲望
課堂導入作為一節課的開始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給課堂開一個好頭,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插圖具有趣味性,并且插圖內容生動形象,能夠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將話題引導課文的學習上來,借助插圖進行課堂導入是一種不錯的手段。比如,在教學《不懂叫要問》這篇課文時,本文有兩幅插圖,第一幅的內容是少年孫中山正在學堂里站在先生的邊上背書,第二幅圖是先生拿著戒尺走到孫中山的座位前,孫中山站立起來,周圍學生一副驚訝的樣子。借助這兩幅插圖可以完成一次良好的課堂導入。兩幅圖中先生、孫中山和其他學生的神情有了很多的變化,給大家設下了疑問,到底發生了什么呢?小學生好奇心重,自然有十足的興趣一探究竟,實現了一次良好的導入,學生帶著疑問進行課文閱讀會格外的專注。在課堂導入中還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提示,讓學生大膽地猜想與假設,結合插圖去設想故事的內容,然后閱讀進行求證,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這樣也能使學生在閱讀時更加專注。
(三)運用插圖化解難點,加強文本理解
插圖是對文本內容的圖畫式表達,肯定是先有文字,插畫師再在閱讀文字內容后創作出教材的插圖。因此,插圖肯定與文本的主要思想、故事內容有著極大的聯系。結合插圖、讀懂文本、結合文本、弄清插圖都有助于化解知識難點,增強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此外,一些充滿詩情畫意、描繪美麗風光的課文,更需要借助插圖去走進作者的視角,走進作者所描繪的美麗天地中。比如,在教學《威尼斯的小艇》時,不管作者對水上城市威尼斯描寫多么細致,對威尼斯的小艇的樣式比喻得多么恰當,學生也還是很難在頭腦里想象出來。課文中的插圖能夠彌補學生想象力的不足,再結合課文的描繪,能幫助學生對威尼斯及威尼斯的小艇有更完整、更想象的認識。在教學這一課時,也可以給學生補充幾幅插圖,以更加完整地呈現水城威尼斯的面貌,以及那里人們的生活狀態。這樣一來,學生會對課文有更好的理解。
(四)運用插圖滲透情感,提高語文素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核心素養的提出,更加傾向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語文學科為例,除了識字、閱讀、寫作,還要在教學中滲透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等,從而培養學生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以及審美的情趣。教材中的插圖也考慮到了語文學科的這些任務,比如《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其插圖《清明上河圖》就帶領學生領略我國傳統繪畫技藝的高超。再比如,一些優美的散文、古代詩歌所配的插圖意境悠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此外,借助一些插圖,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像《方帽子店》的插圖,可以引導學生對插圖進行細致的觀察,捕捉其中的細節,從人物、場景到帽子的特點,人物的動作、神態等,就此展開說圖訓練,實現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學會有邏輯的表達,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教材中的插圖應該充分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教師要充分用好插圖,挖掘插圖背后隱含的教學價值,切實探究插圖背后所反映的語文知識的起源、發展歷程和發展狀態,并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在生成學科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柳珊.小學語文教材插圖的社會學意義[J].語文教育(中英文),2020(24).
[2]鄭?.小學語文(科學)啟蒙教材中“實驗”“插圖”“科普知識”的比較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0(15).
[3]王東山.淺論小學語文教材中插圖的潛在功能[J].當代家庭教育,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