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博然
摘要:在社會的持續發展中,社會經濟形勢也在不斷變化和調整,為了激發市場活力,加速經濟發展,我國大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改革,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經濟動力得到了迅猛增長,形勢一片大好。近年來,供應鏈金融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該模式的出現,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渠道,對于中小企業來說, 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應用意義重大,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大幅度的增加各類風險因素,為此,企業方面要加強財務管理,采用針對性的措施,消除財務風險,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本文對此進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幾點淺見。
關鍵詞:供應鏈金融;概述分析;財務風險管理;防范策略
1.供應鏈金融概述分析
供應鏈金融屬于金融領域的專業概念,該模式主要由供應鏈、金融系統以及其它元素構成,供應鏈金融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帶來了新的資金獲取渠道,從模式特點上來看,在供應鏈金融中,主要是銀行通過信息獲取,把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具體化處理,把原有的未知風險進行轉化,同時,對這些風險因素進行控制,在這個基礎上,開展相應的金融服務,給企業提供資金,維持企業的穩定發展,銀行在信息獲取方面,需要對企業的運行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主要通過企業的運行鏈條,獲取完善的企業信息,對企業進行風險評價,從而判定企業是否存在貸款資質,該模式主要針對中小企業進行,由于中小企業對銀行的依賴性較強,而且不穩定因素更多,所以,在此模式的作用下,能全面降低銀行的信貸風險。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企業要想獲得信貸,可以利用供應鏈中實力最強的企業資金,完善信貸條件,向銀行提供交易證明,證實兩者之間的供應鏈關系,一般來說,供應鏈中承擔資質審核的企業通常被稱之為核心企業,該企業信譽較高,而且實力較強,可以提升融資成功率。在之前的企業融資過程中,主要對企業自身的資質進行審核,融資難度極大,信貸標準較高,資金獲取困難,通過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改變之前的融資問題,降低資金獲取難度,而且通過此種融資模式,還能降低企業的運行風險,實現有效的風險轉移,如果應用得當,能減少企業的運行成本。
2.供應鏈金融財務風險分析
2.1核心企業引發的財務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企業融資,可以借助于核心企業的資質,提高融資成功率,在供應鏈中,融資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分別為應收賬融資模式、預付款融資模式以及不動產抵押模式,在融資環節,核心企業需要承擔很大的責任,主要起到了擔保的作用,如果融資企業沒有按時還貸,核心企業就必須要接手還貸業務,在這種情況下,核心企業會面臨極大的風險,并且這種風險會迅速擴散,對供應鏈中的所有企業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般來說,在供應鏈中,與核心企業關系越密切的企業,受到沖擊就越大,其節點距離越遠,受到的影響就越小。實際上,在當前的市場中,這種情況時有發生,一些中小企業因為經營不當,雖然獲取了融資資質,但是出現了大量的資金虧損,導致資金無法按時償還,供應鏈企業都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另外,一些企業管理者存在道德問題,把還款的資金用作他途,從而引發嚴重的后果,這也是供應鏈金融模式中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來源之一。
2.2外部環境引發的財務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外部環境也會給企業帶來發展阻力,導致各種財務風險的發生。就現有的形勢來看,供應鏈金融模式主要在機械工程、電力等行業中應用,這些行業中的商品價格,會受到市場因素的直接影響,價格變動幅度較大,而且技術的革新和材料價格的變化,都會導致企業的虧損,尤其是政策環境的變化,更會對企業產生直接的發展沖擊,如果企業管理者不具備一定的前瞻性意識,缺乏現代化的財務管理手段,就會增加這種問題的發生幾率,導致企業無法在市場穩定立足,供應鏈中的其它企業,尤其是核心企業,也會因此受到牽連,引發一系列的消極后果。為此,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需要及時的做出轉變,結合當前的社會形勢,注重財務管理模式的有效創新,利用信息手段,對市場環境進行預測,實現對各種風險因素的有效控制,這也是當前企業的首要任務。
2.3內部控制引發的財務風險
對于當代企業來說,風險控制模式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分別為外部風險控制和內部風險控制,從一定程度上來看,企業內控的增強要比外部控制更加關鍵,內控的強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運行動力,增加企業凝聚力,創造更多的收益,運行效率更高,從而實現對各種風險因素的有效控制。但是就目前來看,許多的企業在內部控制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企業的財務工作缺乏規范性,各部門與財務部門缺少聯動,財務工作被孤立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財務部門信息獲取不夠及時完善,出現了許多的違規行為,極大的增加了運行隱患。另外,企業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現存的主要問題之一,需要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重視。
3.供應鏈金融的財務風險防范策略
3.1控制擔保風險
在供應鏈金融中,任何一個企業如果出現融資問題,都會對其它的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對核心企業來說,更是會產生嚴重打擊,為此,為了充分的發揮出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優勢作用,全面消除財務風險,核心企業就必須要加強擔保風險,這也是消除各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舉措。具體來講,核心企業在選擇合作企業的過程中,需要全面收集企業信息,重點的審核目標企業的財務信息,對目標企業的綜合實力和信譽度進行分析評價,并且要根據企業規模和運行效果,確定目標企業的還款能力,對于存在風險隱患的企業,堅決不能提供擔保資質。通過擔保風險的有效控制,有助于消除供應鏈金融模式帶來的財務風險,供應鏈中的企業都能保持穩定運行的態勢,把財務風險控制在了最低限度。
3.2加強風險管理信息化建設
當前的市場形勢異常復雜,企業的發展非常困難,尤其是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中,企業不僅要面對外界風險,而且內部的隱患同樣不能忽視,任何風險因素的爆發,都會對企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尤其是財務風險的發生,很容易導致企業消亡,所以,如何有效規避財務風險,是當代企業首要考慮的問題。財務管理工作的強化,是消除財務風險的有效手段,通過強力的內部控制,企業的運行會更加規范,資金利用率明顯提高,從而消除了各種不良因素引發的內部危機。在社會的持續發展中,市場形勢瞬息萬變,異常復雜,企業普遍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而且由于業務量的持續增加,財務管理工作難度陡增。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創新帶來了新的機遇,網絡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促進財務管理效率的提高,各種業務的辦理都可以在網絡環境下進行,而且財務信息的收集、處理以及共享效率都有質的飛躍,從而達到財務管理優化的目的,助力于企業更加高效的規避風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3強化內部控制
在當代企業中,財務管理涉及到了多方面內容,不僅包含了企業運行中的各項事宜,而且企業的決策以及供應等方面工作,都需要以財務管理為依據,為此,為了保證財務管理的有效性,消除供應鏈金融模式帶來的財務風險,在此項工作開展過程中,企業方面要保證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融入精細化理念,注重財務管理細節,夯實基礎工作,逐層的落實各項工作要點,從而達到財務管理的強化,保證企業的內部控制效果。由于財務管理涉及到的內容較廣,所以,企業方面要根據具體的發展需求,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消除監管死角,重點關注各種財務行為,比如投資行為,在提供精準信息的基礎上,對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保證企業財務工作流程的規范性,全面消除企業財務隱患,減少各種不良因素對企業財務工作產生的干擾,利用基礎財務管理工作的強化,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收益,逐漸的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的社會經濟形勢異常復雜,企業的生存壓力極大,這種壓力一方面來自于行業對抗,另一方面來自于市場風險。當前的經濟形勢對中小企業非常不友好,為了拓展資金渠道,我國不斷的加速經濟改革,供應鏈金融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金因素對企業發展產生的限制,但是也進一步的增加了經濟風險,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的風險因素具有傳導性的特點,為了有效抵御這些風險隱患,企業方面要持續加強財務管理,通過內控強化,抓住市場經濟帶來的機遇,實現有效的風險控制,充分發揮出供應鏈金融模式的重要作用,為企業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雪榮,肖穎,周運蘭.我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及對策研究[C].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2014:217-225.
商業2.0-市場與監管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