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娟
(蕪湖師范學校,安徽蕪湖 241000)
因近年來國家的對各階段學生書法學習的重視,很多學校引進了專業的書法教師,來對部分專業的學生進行書法課程的教學。因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熱情普遍不高,對枯燥的書法課不容易提起興趣來,課堂狀態不佳,影響書法學習的成效。因書法課程開設主要為毛筆書法,且課時有限,學生要在有限的課堂上完成相關課程的學習,課堂學習的狀態就顯得尤為重要。書法課程不僅屬于藝術門類的知識課,而且又屬于技法課。既要跟學生普及書法史起源和發展概況,又要帶學生了解不同書體的書寫技法,并進行書法的臨習和創作。因此,提升學生書法學習的興趣和課堂學習的效率,尤為重要。
書法藝術有著獨特的知識體系,它包括文字的演變,書法藝術的形成,不同書法書體的特點。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圖文并茂的介紹相關知識,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書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注意講課時對課程難易程度的把握,講述語言不可過于深奧,注意語言的靈活性,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和學習,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我們要注意教學的藝術,而不是機械的做一個教書匠。特別是在書法鑒賞課上,教師要注重展示教學,展示書法史上那些傳世名作,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言上不可過于嚴肅,盡量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教師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教師一定要經常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教師要保障有充足的書法知識體系,在講課的過程中才能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更深刻的學習體驗。
書法教學既是對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在倡導素質教育的新課改教學理念下,各類書法教育活動都在如火如荼的舉辦。然而,在職業學校書法教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一定程度地阻礙了書法教學目標的實現。我們職業學校的學生,主要是初中畢業學習能力有限的學生,長期成績不佳致使這些學生處于一種自卑的狀態,既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沒有飽滿的學習熱情。學習上的惰性嚴重,對技法類的書法課更是提不起興趣。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學生們,手機和電腦打字的廣泛運用,使學生不理解學習書法的現實意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學習書法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在向學生介紹書法藝術之前,首先要告訴學生學好書法的益處,既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又有利于思辨能力的提升。書法藝術作為一門線條的藝術,可以陶冶情操、磨煉性情。通過以上講述,來提升學生書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些都是書法學習的現實意義。
書法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循序漸進且漫長的學習過程。尤其是在毛筆書法學習初期,練習握筆姿勢和基本筆畫期間,學生容易出現急躁的情緒,且毛筆筆鋒難于控制,容易打消學生書法學習的積極性。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進行妥善的引導,在講課過程中,讓學生多了解中國傳統書法的博大精深,以及書法學習對學生自身的重要性。學書初期,我們要充分考慮到職業學校學生的基本情況,不可對學生要求過高,要及時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學生們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可能不經常會被表揚,對學習的熱情不高,自信心不夠,要適時給予學生肯定,用肯定的語言讓學生在書法學習的路上充滿信心。
本著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延伸培養目標的原則,且學科之間都是相通的,書法藝術也與中國哲學、美學、文學、藝術、歷史等有關聯。注重書法教育的外延效果,豐富校園文化,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等社會實踐。
首先,每節課的導入,都可以用講故事的形式,把學生引入到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中。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講述語言的生動性,不可太書面化,讓學生在淺顯易懂、妙趣橫生的故事情節中去進入課堂,起到激趣效果。中國書法史里的書法故事燦若繁星,用之不竭。有人說書法學習是苦行僧似的反復練習,學生平時的書法學習比較枯燥,讓學生在欣賞那些書法名家的傳世名作時,感動于他們勤奮練字的故事,必然能夠起到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那些書法故事,每次講來都有新的感動,比如東晉王導過江逃難仍不忘將鐘繇名帖《宣示表》縫入衣服的故事;唐太宗命蕭翼賺《蘭亭序》的故事;黃庭堅游鄂城樊山之時寫《松風閣詩帖》的故事。這些不僅僅是書法故事,同時也蘊含著人生道理。甚至教師可以展示一些書法名勝古跡的圖片,來給學生講述相關故事,來激發學生對書法的熱愛與崇敬之情,了解我們國家博大深厚的書法文化,激發書法學習的熱情。故事里的書法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每一個人來了解、學習和發揚。
其次,篩選一些經典的傳世名帖,在課堂上介紹給學生,認識不同書體的書法名帖。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書法教學中要革新教學手段,傳統教學有較大局限性。讓學生體會中國書法形式的多樣性,通過書法藝術和歷史背景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覺得學習書法是一件既必要又嚴肅的事。圖文結合的輔助教學,給枯燥的書法教學課堂增添了一些色彩,改善書法課堂教學效果。藝術之間是相通的,音樂的節奏感也可以影響書法書寫的節奏感。古典樂、琵琶曲、古箏曲等都可以激發學生書法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書法學習中,需要安靜祥和的氛圍,而音樂的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更集中注意力去練習書法。特別是向學生介紹書法作品時,不同的字體配上不同的音樂,或如明月入懷,或剛勁有力,結合音樂的節奏感和韻律的起伏,引導學生欣賞漢字的藝術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課堂學習效率。
再次,作為一名書法教師,應該以自己較強的專業素質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激發學生學習書法興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不學無術的教師是無云之雨、無源之水、無光之燈。作為一名合格的書法教師,自己要有充足的專業知識,學識豐富的教師才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源源不斷的輸出,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學習到豐富的知識,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對書法知識的求知的熱情。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經常讀書,進行理論知識的研究,經常閱讀最新書法相關的期刊,更新和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教師也要注重轉變教學方式,在技法課的教學過程中,加入賞析的環節,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同時也要注重課下練習和教師評價的重要作用,對一些進步的學生及時提出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書法學習的成就感。老師要積攢豐富的教學經驗,因為教師固然學富五車,教學的過程還是要講述和展示給學生的,讓學生觀察教師書寫示范時的運筆軌跡。教師在講解和示范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每個筆畫的是如何起筆、行筆、收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對于難于掌握的筆畫,或者個別學生會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在投影儀下重點示范,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儲備,講解內容要難易程度適中,根據學生的情況深入淺出的去教學。
最后,利用中國傳統古詩詞來影響學生的書法創作。我們在進行書法練習和創作學習時,書寫內容都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學,特別是其中的古詩詞。我們的國家是一個詩詞的國度,唐詩宋詞是傳統文學里璀璨的明珠。古詩詞里的意境和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世界影響深遠。中國書法在創作時,重視書為心畫,追求平和,書法創作與古詩文相互滲透和影響,表達性情的古詩文對書法創作影響深遠。書法創作是抒情的藝術,是創作者抒情和修身養性的手段,而歷代書法傳世名作,無不書寫或蕩氣回腸或優美婉約的詩文。提起詩與書的完美結合,不得不提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這幅傳世名作不僅書法被譽為盡善盡美,華美韻致,與描寫的美景珠聯璧合,人與大自然完美融合,抒發樂山樂水之情,情感跌宕,乘興書之。把自然形態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和諧的結合,書之如行云流水,成就了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被譽為天下第二大行書的《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被貶黃州后第三個寒食節有感而發的一首遣興詩作,詩文蒼涼體現詩人惆悵孤獨的心緒。而書法也是此情此景中有感而發,“它的不同凡響之處,在于它是出世和入世、尚法和尚意撞擊下迸發的石火電光,稍縱即逝且不可能重現?!蓖ㄆ獨鈩荼挤?,起伏跌宕,也是詩與書完美融合的典范。還有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季明橫遭殺戮,正當英年,且歸葬時已失身軀,僅存頭顱。撫今追昔……一瀉千里,終為千古絕調”,文章內容為安史之亂期間侄子顏季明被叛軍所殺,他對兄侄為國家壯烈犧牲,悲憤滿腔,用筆之間情難自抑,一氣呵成,血淚斑斑,其間出現的枯筆,蒼勁有力,字里行間都流露出悲憤之情,是顏真卿行書代表作。
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之后,有了一定的書法理論基礎,對書法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要寫好書法,還要進行大量的練習。而學生也要有“法”的去練習,這就要求教師恰當的示范教學。教師要通過實際的書寫,向學生展示書寫時的基本書寫步驟和書寫過程,讓學生對書寫這件事有一個更直觀的認知。示范教學尤為重要,需要學生有目的性的記住書寫步驟和書寫方式,進而進行模仿和臨習。
在平時的書法教學中,教師要進行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講述,從一開始的執筆姿勢,書寫姿勢,筆畫書寫等示范時,進行一些恰如其分的語言描述,使學生易于理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掌握規范的書寫技法,使學生對書寫技法有更清晰的認知,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促進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
教師選擇書寫相對比較規范的學生或者進步較快的學生來講臺示范,可以在課堂上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給學生們樹立一個榜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的同時,活躍課堂氛圍,加強課堂上師生互動。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師生之間互動討論,讓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的學習中去。在這種討論中,學生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別的學生的不足,從而來審視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進而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
恰當地引導學生課堂練習和課后練習并重。學生在掌握了基本書寫方法,并看到教師的正確示范后,在這些基礎上進行反復地練習才能有所成效,而這種練習也不是機械地復制,而是逐漸地進步,書寫才能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有一個質的變化。我們知道王羲之練習書法時洗毛筆把家門口的水池染成了黑色,時人把那個水池稱為“墨池”,而“墨池”也在告訴我們,這是怎樣一種鍥而不舍地練習,才成就了中國書法史上的書圣,成就了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天下第一行書。學生們要在這種練習中,體會書法書寫的特點,感受書法書寫時的力度感和提按,在自己摸索出書寫的趣味性的情況下,更好地去學好書法。
在書法課堂上,教師要注重課堂時間的分配,講解和示范固然重要,但課堂練習更為重要,不然再好的講解和示范也不過是紙上談兵。但也不可把書寫時間安排得太滿,這樣會出現書寫時枯燥且效率不高的情況,所以課堂練習時間安排要適當和恰到好處。書法的練習是要意在筆先,即“翰不虛動,下必有由?!痹诼涔P之前,一定要在腦海里有一個構思,比如整個字的間架結構如何處理,每個筆畫如何起筆、行筆、收筆,觀察好構思好再去落筆,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手上書寫的能力、筆力,是由觀察力到筆力慢慢轉化的。每寫完一個字都要進行修正和反思,寫一遍有一遍的進步,這樣才能有持續地進步,書法練習如飛鴻踏雪泥,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步進步,而不是反復地給自己湊張數,看起來練習了很多張,卻對書法練習不起任何進步作用。而教師在每節課過后,也要及時反思,在課堂講解時語言的準確性,是否讓學生容易理解。所以,課堂評價環節也尤為重要,既能檢驗學生課堂書寫效果,又能讓教師發現課堂講解需要注重哪些方面,哪些知識點比較難于理解和掌握。因為每次的課堂都沒辦法做到完全預測,所以即便做了萬全的準備,學生的課堂掌握程度也會出現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或章法掌握不夠標準,或字形處理不夠恰當。每個學生接受和掌握課堂內容的能力有所偏差,這些都是會出現的問題,教師要耐心進行引導,一定不要因此打擊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有恰當的語言鼓勵學生循序漸進,拔苗助長的方式不可取。盡可能讓學生在課堂有最好的完成度,收獲成就感,提升書法學習的興趣。
把書法藝術融入校園生活,校園書法環境的營造,可以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利用校園的有限空間來開設書法宣傳的場地。如教室裝飾、藝術走廊、餐廳墻壁都掛上學生的優秀書法作品。注意呈現學生書法作品形式的多樣性,由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的書法作品,組成連綿的藝術長廊。在美化校園人文環境的同時,讓學生沉浸在書法藝術的氛圍中,激勵和引導學生進行書法學習。用學生自己的書法作品,可以拉近學生與書法藝術的距離感,讓學生了解到這是大家只要努力都可以親近的藝術,這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教育的力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書法,且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帶領并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書法比賽、展覽及社會實踐。定期舉辦校級書法大賽,為學生多創造展示自己書法學習成果的舞臺,讓她們感到學習書法有用武之地。獲獎的學生也將會因此獲得莫大的鼓勵。提升書法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從而更加努力的練習書法。每年舉辦一次寫春聯大賽,讓節日的喜慶氣氛和吉祥的語句很好地融合起來,讓學生很好地展示書法創作水平,把書法欣賞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在競技中激勵學生書法學習和交流。把書法學習當作是一種快樂,而不是嚴肅的學習負擔。
綜上所述,教師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細心,用滿腔熱情去面對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書法學習并不是一種枯燥乏味的負擔,而是中國傳統文化里值得傳承的瑰寶,要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和學習,進而發揚光大,更好地普及書法藝術,體現在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書法學習時會遇到“霧失樓臺,月迷津渡”的困惑,會遇到“欲渡黃河冰塞川”的困難,但總會收獲“直掛云帆濟滄?!钡南矏?。讓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充滿樂趣地去延續書法學習的美好,進而推動職校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