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佳靜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四川 廣漢 618300)
目前國內大多數(shù)的英語水平測試以客觀題居多,考查的內容也偏向文化或文學,而這些考試都不夠重視考生英語口語輸出的能力,或多或少影響大學英語教學的效果,長此以往將導致學用分離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1]。因此怎樣更好地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提升學生的口語實踐能力,讓學生提前融入職場,滿足社會需求成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文章從“國際人才英語考試”出發(fā),分析其題型、測試內容及評分標準,討論其對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啟示,以期提高英語學習者綜合語言應用的能力。
English Test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國際人才英語考試(簡稱“國才考試”),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測評中心于2016年推向大眾視野的。“國才考試”不再沿用傳統(tǒng)英語測試將聽、說、讀、寫四個模塊單獨分開測試的形式,而是將他們有機地融合為一體,是一種以溝通為導向的英語能力測試。具體來說,“國才考試”重點考查考生用英文進行溝通任務、協(xié)商合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jù)職場崗位對人才需求的不同,“國才考試”分為“初級”“中級”“高級”“高端”和“高翻”五類(詳見表1)。“國才初級”滿足日常溝通,“國才中級”滿足職場一般業(yè)務,“國才高級”指職場綜合業(yè)務,“國才高端”對應的是專業(yè)工作,而“國才高翻”則是專業(yè)翻譯。后兩類更適用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國才中級”和“國才高級”已經能夠體現(xiàn)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
從表1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國才考試”主要測試考生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下用英語完成溝通任務的能力,除了在初級測試時存在部分以辨析為主的題型外,其他題型都是以填空、問答、演講、作文等為主的語言輸出型測試。這種形式的測試將使得考生真正用活語言,而不是只會說不會用。而從口頭溝通和書面溝通的評分標準來看,“國才考試”對考生的要求并不算太苛刻。以口頭溝通部分為例,做到大部分內容與主題相關,基本完成任務要求,發(fā)音基本清晰,詞匯語法基本準確就能合格,且允許明顯的語言錯誤及不太充分的闡述。以上要求對高校大學生是不困難的,但是想要得高分,做到內容緊扣主題,充分完成任務要求,條理清晰,闡述充分,表達流利,發(fā)音清晰,詞匯語法準確,句式靈活,表達得體等要求卻需要考生的加倍努力。

表1 “國才考試”任務設置一覽表
以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為例,新生入學時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但存在較大差別。據(jù)統(tǒng)計,飛行技術專業(yè)平均一個年級2200名學生,接近92%的新生高考英語成績超過100分,其余同學也在90分以上。有近10%的學生高考英語成績超過135分,但也有近83%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差,或者存在考試和實際運用“兩張皮”的現(xiàn)象。飛行技術專業(yè)大學英語課程采用35人小班制教學,基礎英語課程設置主要由讀寫、視聽說、口語三門課程構成。英語讀寫課使用外研社出版的《新標準大學英語綜合教程》進行2個學期8個學分的語言基礎知識教學。英語視聽說使用Speexx語言學習平臺進行2個學期2個學分的語言聽說能力培養(yǎng)。英語口語使用中國民航出版社出版的《新航向民航特色大學英語口語教程》進行1個學期2個學分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在英語讀寫課上,由于學生語言基礎差別大,教師在上課時對詞匯、語法、句型的講解花費了大量時間,語言技能及語言運用類的知識傳播相對較少。在英語口語課上,由于部分地區(qū)考生高考英語不設聽力考試,聽力基礎薄弱,口語表達能力差,教師需要花大量時間積極引導英語語言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開口說英語,而英語語言能力相對較好的學生又覺得教學任務過于簡單不具備挑戰(zhàn)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下:①英語閱讀技巧欠缺;②英語寫作能力待提高;③英語口語水平相對薄弱;④英語聽力水平不足。而如今使用的教材主題相對固定,屬于通識英語范疇,如愛情、成功、志愿者等。這些話題與當代大學生的認知匹配度不夠,且教材內容話題過于陳舊,脫離實際,激發(fā)不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基礎英語課程只是飛行技術專業(yè)學生大學英語課程的一部分,大學二年級時他們會開設《民航英語閱讀》及《陸空通話》等專業(yè)英語課程,畢業(yè)前也必須通過PEPEC(Pilot English Proficiency Examination of CAAC,中國民航飛行人員英語等級考試系統(tǒng))。為了更好地學習專業(yè)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辨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國才考試”的內容及任務設定符合當前實際,話題選擇新穎,將“國才考試”融入飛行技術專業(yè)大學英語課程能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
文秋芳[2]將外語教育的六個關鍵能力歸結為2Ls+4Cs,即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學習能力(learning competence)、思 辨 能 力(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創(chuàng)新能力(creative competence)、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和合作能力(collaborative competence)。這些能力都強調了語言溝通的重要性,和“國才考試”的考查宗旨一致,同時也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新的啟示。
大學英語課程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進行,如任務式、合作式、項目式等。這些教學模式都能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教學活動從“教”轉變?yōu)椤皩W”[3]。基于“國才考試”的各項任務設計,大學英語課程可以采用任務式教學法,教師給學生提供一種任務導向型的學習體驗,即教師的任務為組織、引導學生完成課堂活動,學生在課程活動中吸取知識、語言表達及語言理解的能力被積極調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4]。傳統(tǒng)的聽力練習是學生聽一段文章,然后根據(jù)問題選擇出正確的答案,這類選答題并非真正的語言交際,也不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語言能力。而“國才考試”則注重考查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使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簡到難,先練習學生概括一段話的能力、再慢慢進行多段話的訓練。為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言主題可以是時事、飛行相關材料或者學生當下感興趣的話題。
“國才考試”是為了選出優(yōu)秀的英語人才,而學校大學一年級飛行技術專業(yè)的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存在英語基礎薄弱、學習動力不足等特點。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與“國才考試”過級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所以教師應在開學前進行一次前測,了解班級學生情況,根據(jù)他們的語言能力適當調整教學資源的難易程度。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練習國才初級,具有一定語言基礎的同學可以挑戰(zhàn)國才中級甚至國才高級。而學生期末的測評也只需要和自己開學的前測相比,這在降低學生在英語方面的學習壓力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英語學習積極性[5]。
基于“國才考試”的任務及語言技能要求,可以將學生分配在不同的英語課程里進行訓練。英語口語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聽和說的能力,所以“國才考試”口頭任務中,建立聯(lián)系、聯(lián)絡業(yè)務、產品說明、發(fā)言分析、業(yè)務介紹等任務點都可以在英語口語課上進行練習[6]。而在英語讀寫課程中就可以更多地涉及瀏覽材料、分析材料、撰寫報告等練習。
“國才考試”測試的內容主要是幫助篩選優(yōu)秀的國際商務人才,所以在內容設置上緊貼國際商務領域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商務知識。而飛行技術專業(yè)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剛經歷高考,商務知識缺乏,因此在選擇題材時可以選擇適合飛行學生的話題。內容可以涉及當下時事政治、時評分析、社會熱點、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在夯實學生語言基礎的同時提升他們歸納整理信息的能力。此外,也可以直接模擬未來工作場景,以保證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更好地融入課堂。
“國才考試”與大學英語課程融合的效果與質量很大程度取決于師資力量,因此,專業(yè)師資團隊的建設非常重要。將“國才考試”各項任務融入大學英語各門課程,需要任課教師對“國才考試”具有充分的理解度和認可度,也需要教師時時學習更新知識儲備,在開學前做好課前測試準備并根據(jù)學生能力及時調整上課難度及內容等。一門課程的改革任務是非常繁重的,所以還需要整個教師團隊提前做好分工,以備不時之需。
高校肩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所以在大學英語各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還應緊抓時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做到潤物細無聲[7]。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課堂練習活動中理解并遵守在未來職場中的職業(yè)規(guī)范和職業(yè)道德,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和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人才。
在國內高校都在思考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復合型專業(yè)英語人才的時候,“國才考試”給如今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注入了新思想,這無疑對大學的英語課程教學產生了不小的反撥作用,也給高校大學生提供了新的機會。新時代為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國才考試”順應了這些要求,對高校的外語教學有較大的啟示意義。文章通過分析“國才考試”各個級別的任務設置及評分標準,提出了其對飛行技術專業(yè)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希望之后的研究能根據(jù)學生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情況,提出適應“國才考試”五個不同級別的具體教學設計,真正培養(yǎng)出思辨能力強的復合型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