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利
(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重慶 400026)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
中職學校作為國家和區域輸送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培養工匠精神和工匠人才的沃土[1]。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撐,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提升,社會對酒店行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為了實現“三全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挖掘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在教學中體現時代精神和文化內涵,將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以及具有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職業品質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是中職旅游服務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及旅游類專業職教高考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考試科目,分值占比大。立足于培養有德有才的高技能型人才,實現學生面對工作“零適應期”的目標,在該課程的教學中,注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這是整個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為解決傳統技能教學中存在的訓練方法粗放、訓練目標不明以及評價工具不精準的問題,筆者實踐探索了在該課程技能教學中創新運用TWI訓練方法,實施了以活頁式教材為載體,開發技能培訓資源包,設計了一套便捷、適用、精準的測量工具,幫助師生精準掌握服務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養我國酒店行業所需的技能型、管理型人才。
“課程思政”這一概念正式提出始于2016年,在該年12月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作為上海高校教學改革成果,“課程思政”作為一種全新的思政教育觀被正式提出[2]。所謂“課程思政”,就是充分挖掘公共課及專業課程中蘊含的育人資源,要求所有課程承擔起思政育人的任務,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課程教學的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3]。
工匠精神作為一種職業精神,其實質性內涵是指在本職工作崗位中,不受來自外部的干擾,始終認真鉆研本職工作,對待工作始終秉持嚴謹認真、潛心研究、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思想[4]。涵蓋了敬業、精益、專注和創新等內容,是從業者職業能力、職業道德、職業品質的體現,是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所需的精神。因此,在國家全面深化職教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力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這一核心素養,是職業院校發展、改革的必然選擇[5]。
中職教育的任務是為國家和區域培養行業所需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作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尺,其培育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貫穿于整個中職教育的全過程[6]。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技能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高技能的同時,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等職業素養。為解決傳統技能教學中存在的訓練方法粗放、訓練目標不明以及評價工具不精準等問題,筆者在技能教學中引入TWI訓練方法,從教學指導過程、教學資源學習、評價工具上,探索了更為精細的訓練方法,讓技能的“學”和“練”更高效,且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以達到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目標。
傳統的技能教學,學生主要通過教師的示范、指導和反復練習去學習和掌握技能。為改變這種粗放型的訓練方式,創造性地引入企業的TWI訓練方法,取TWI的工作指導模塊內容運用到專業技能教學中。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for Supervisor)的特點在于:教學資料具體化、標準化;工學一體,討論和演練同時進行;重視技能的掌握和實際運用,易懂速效。TWI訓練方法符合中職學生學習技能的規律,在教學中為學生制訂精準的訓練目標、精細的訓練步驟,促進“教—學—做—評”四階段一體化,教會學生工作的方法,使學生快速具備正確、完整的崗位操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成績,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創新的職業素養。
例如,筆者在該課程項目二任務一“托盤”的教學中,托盤的操作程序包括:理盤—裝盤—起盤—行走—卸盤,其中起盤和卸盤是該任務的核心技能點,也是學生不容易規范操作的一個技能學習難點。以托盤五步驟之一的起盤為例,具體說明在教學中是如何運用TWI訓練方法。筆者在教學設計時將起盤和卸盤的步驟進行總結細分,為方便學生學習和掌握,將起盤的動作要領劃分為五個步驟:第一步,站在工作臺前,右腳后退半步;第二步,屈膝直腰;第三步,右手將托盤前端拉出1/3;第四步,左手五指分開,掌心向上,呈凹形后托住盤底;第五步,站起身,收回右腳,放下右手。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訓練分為四個階段完成教學目標。第一階段,學生說出操作標準,并記錄是否完整、流利,若不完整,漏掉了哪一項;第二階段,邊做邊說,即是否能邊操作邊說出操作標準,動作是否連貫;第三階段,按照操作標準規范起盤訓練;第四階段,動作規范、姿態優雅和起盤平穩訓練,內化操作要領。
筆者創新運用TWI訓練方法,將每個任務的各知識點進行細分,將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精細化,學生通過四個階段的訓練,能快速、精準地達到各階段技能動作的學習目標,逐步培養學生嚴謹認真、潛心研究的職業素養,為培養工匠精神奠定基礎。
配合TWI訓練方法,開發活頁式訓練手冊(見圖1),精細化訓練步驟。以崗位實際工作為載體,明確訓練任務、目標、訓練用具、操作標準,理解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并做好訓練記錄、反思,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落實老師給予的指導等。活頁式訓練手冊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訓練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了“教—學—做—評”一體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置于工作情景化的教學,促進了“實訓室、教學工場、模擬賽場、企業現場”的多樣化技能教學平臺的建立,實現了教學情境的變革。通過分析,把實際崗位工作任務按步驟分解為“教師說、學生聽 — 教師做、學生看 — 學生說、教師聽— 學生做、教師看”,讓學生明確工作目標,掌握實際崗位工作的步驟和流程,以對每個動作的訓練都做到標準化、精細化,讓學生在自主訓練中養成嚴謹認真、勇于創新的學習習慣,滲透工匠精神。

圖1 活頁式訓練手冊
精準成就精致,精致實現工匠。傳統的技能學習按照教師教、學生練、教師糾正、學生反復練習的方式進行。訓練方式粗放,測量工具欠缺,教師只能憑經驗指導學生練習,不易精準掌握學生訓練情況。為提高學生訓練的精準度,筆者繪制了中餐宴會擺臺餐位精準示意圖,為開展科學化、精準化、便捷化的專業技能訓練奠定基礎,以實現精致化的訓練效果。借助餐具的精準定位圖,幫助學生從思想上建立全局觀 “整個餐位、整個餐臺面”。在傳統的米尺加自制的幾種測量工具上,探索出餐具精準測量尺。借助科學精確的測量工具,能直觀、方便測出1厘米、1.5厘米、3厘米、12.5厘米、28.5厘米等數據,提高了實訓效果,美化了訓練成果;借助餐具的精準定位圖,研制出科學精確的測量工具,幫助學生建立尺寸感、距離感,實現高效精準的職業動作。學生通過科學化、精準化的技能訓練,進一步明確了訓練目標,訓練效率也大幅提升,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職業素養,讓學生在進入職場之前的學習階段具備“工匠精神”。
通過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精細化學習、精準化訓練,師生在職教高考和技能大賽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餐飲教師劉老師參加重慶市第十三屆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技能大賽旅游服務類專業“中餐宴會擺臺”項目,獲得一等獎 ;參加第四屆重慶市餐飲住宿業技能大賽,獲得銅獎。學生參加重慶市職教高考,專科上線率達到100%,本科上線率從零上升至33.3%。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酒店服務”賽項,獲全國二等獎7個,三等獎1個,重慶市一等獎19個,二等獎18個,并且連續五年獲得重慶市一等獎。其中,航空17級的何某某和龔某某兩位同學,獲得重慶市第十二屆技能大賽“酒店服務”賽項一等獎,成功拿到對口升高職考試專業理論和技能的免考資格,兩名同學已于2020年7月升入重慶文理學院本科繼續深造。
精細化學習、精準化訓練實現了學生在就業中“零適應期”的目標,為行業培養了高素質的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學生參加酒店行業比賽獲得第一名,在工作崗位上成為技能標兵、崗位能手。如航空服務專業15級的黃某某同學,通過精細化學習和精準化訓練,獲得了重慶市技能大賽中職組“酒店服務”賽項一等獎以及酒店行業技能比賽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該同學在渝州賓館實習期間,成為酒店的技術骨干,實習三個月晉升為領班,實習六個月晉升為主管,負責對本單位員工開展中餐宴會擺臺技能培訓;酒店13級的楊某某同學在渝州賓館工作期間,對工作嚴謹認真、精益求精,得到領導的一致認同,通過層層選拔進入重慶市委辦公廳工作。
利用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在訓練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培育工匠精神,讓中職學生畢業之后能迅速適應崗位,融入社會或者進入高職院校繼續深造,讓他們也可以“以技能立身、以技能立業、以技能報國”,從而成就精彩的人生。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也許他們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有過迷茫,但是,學生的成長、成才,是每一位教師的最高追求和價值體現。作為中職教師,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以父母之心育人,以和雅之情樹才。把職業教育當作一項關乎國計民生和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用心、用情、用力,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課程思政建設,以工匠精神為核心,實踐探索并創新運用了TWI訓練方法、開發了活頁式技能訓練手冊、繪制了中餐宴會擺臺餐位精準示意圖和餐具精準測量尺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滲透、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學生在職教高考和技能大賽中脫穎而出,在就業中實現“零適應期”的目標,從而迅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奉獻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培養我國酒店行業所需技能型、管理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