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體育是一項具有培養學生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以及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的運動,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學生進入小學之后才會系統地學習體育知識和運動技巧,該階段的課程具有啟蒙性和奠基性。在該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端正態度,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教學,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并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提升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凸顯體育課程的育人價值。文章結合體育教學實踐,以身勢語言為對象,探討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策略,旨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增強學生體質,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小學體育;身勢語言;原則;運用策略;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27-0101-04
青少年學生處于身體發展的黃金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教師借助有效的手段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培養,能為他們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身勢語言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實現教學信息的傳遞,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直觀的重要手段。為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實效,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教師可采用身勢語言優化教學流程,使學生在課上更加高效地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強化運動意識,在課內外堅持鍛煉身體,增強意志力,借助運動排解內心的不良情緒,分散學習壓力,培養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體育教學中身勢語言的運用進行探討。
1.基本概念
身勢語言隸屬于體態語言的范疇,是人借助各種動作無聲地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一般來說,身勢語言的范圍非常廣,可涵蓋每個人的各個動作,且內涵十分豐富,能夠起到非語言溝通的作用,增強溝通、表達的效果。
2.主要特征
身勢語言主要有社會性、民族性和模糊性特征。第一,使用身勢語言的人會因年齡、閱歷、性別表現出明顯差異,且使用身勢語言的習慣、方式等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而改變,所以說其具有社會性特征。第二,由于文化差異,不同的民族、國家會表現出不同的身勢語言偏好,且同樣的動作表示的含義也存在差別,所以說其具有民族性特征。第三,借助身勢語言傳遞信息時往往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中,由特定的人接收,且隨著環境的變化,同樣的身勢語言代表的意思會有所不同,只能由接收信息的人去體會和品味,外人獲得的只是不確定的信息,所以說其具有模糊性特征。
3.類型
身勢語言也稱動作語言,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其一,目光語言,即借助眼神向對方傳遞信息,使之感受到贊許、鼓勵、欣喜等情感。其二,表情語言,即通過面部表情傳遞信息,將各種心理活動展示出來。其三,手勢語言,即通過手部的各種動作傳遞信息,如豎起大拇指表示肯定、鼓掌表示贊揚、招手表示打招呼等,這種方式更加直觀,所以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頻率更高。其四,其他身體語言,如各種動作示范等。
1.運用價值
(1)豐富引導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主要承擔著引導學生學習的職責,尤其是在體育課程中,多樣化的引導形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輔助其更加快速地記憶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從而提升其學習效率。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應用身勢語言,可以通過多個渠道向學生傳遞信息,使學生專注于課堂,集中注意力探究所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學實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2)增進師生情感,實現有效互動。教師在課堂中運用豐富的身勢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可以以自身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使他們以積極的心理狀態參與學習,同時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有效互動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突出體育本質,提高教學效果。體育本就是需要進行身體鍛煉的學科,多元的身勢語言可以促使學生更為主動地參與體育運動,展現學科特色。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身勢語言往往面向的是學生個體,能夠體現出差異性和層次性,有利于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
2.運用原則
(1)適時性原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身勢語言,要充分考慮當下的情形,抓住時機,以合適的身勢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并使學生在接收相應信息后作出正確反應,從而促使他們高效學習。適時性原則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實現實時互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同時,能加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教學效率。
(2)適度性原則。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運用都應在特定條件下進行,而且要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發揮預期作用。因此,在指導學生學習時,教師還需落實適度性原則,即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情況,利用合適的身勢語言與之進行思想、情感層面的交流,還要聯系其認知特點,把握身勢語言的“度”,使學生能夠及時且準確地接收信息,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自然原則。教學是一個連貫的過程,每個環節的銜接都應自然流暢,如果教師在課上運用的身勢語言比較突兀,就可能導致教學環節的割裂,影響教學進度,降低教學實效。因此,教師在運用身勢語言時要堅持自然原則,即充分立足實際,以之前之后的教學環節為參考,恰當地運用身勢語言,既確保與之前的授課內容相聯系,又給予學生對應的引導,自然推進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1.重視不足,仍以口頭語言為主
教師在組織教學工作時,往往會不自覺地運用各種身勢語言,但由于其本身并不重視,所以身勢語言的運用頻率不高。很多教師比較看重的是利用口頭語言傳遞信息,認為這種方式更為直接和有效,而忽視身勢語言的運用。教師長期運用口頭語言與學生交流,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2.運用不佳,教學效果難以提高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教師開始重視身勢語言,也會有意識地將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增進師生互動交流。然而,由于經驗不足、認知存在偏差,部分教師在運用身勢語言時會出現運用不當的情況,以致學生很難獲得積極的反饋,不僅不能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還會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學效果。
3.忽視負面影響,降低身勢語言成效
身勢語言和口頭語言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語言,都具有引導學生、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然而,不是所有的身勢語言都是積極的,如果運用不當,就是積極的身勢語言也會產生負面影響。這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極為不利的,不僅會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降低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還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繼而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
1.加強學習和研究,重視身勢語言的作用
(1)研究專業理論,系統學習身勢語言。身勢語言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語言,有其獨特的內涵。要想更加高效地運用,教師必須進行系統研究,充分把握各種身勢語言的內涵,將其與體育課程結合起來,在不斷探索中將其融為一體,以提高教學實效。為此,教師可利用一定時間研讀《體態秘語:肢體語言手冊》《體態語和禮儀》《體態語———現代教師的必修課》等書籍,從中獲取更加多元的身勢語言信息,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進行記錄,并結合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進行構思,提前設想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運用哪些身勢語言與學生交流,以及可能會起到什么樣的效果。同時,要結合自身的日常言行,思考如何將各種身勢語言更為自然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且要注重儲備,以應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生成性事件,確保身勢語言運用更為合理準確,起到引導和啟發學生、推動教學進程的作用。由此一來,教師對身勢語言會有更為系統的了解,能夠真正立足教學實際探究身勢語言的應用,并基于所教科目進行靈活運用,切實提高師生交流質量。
(2)注重反思和總結,不斷完善個人思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反思和總結每一次課堂教學過程與結果,尤其要重點回顧自己在指導學生學習時運用了哪些身勢語言,效果怎樣,然后進行比較分析,設想換一種方式是否會更好,并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實踐。教師要找到應當運用身勢語言卻沒有運用的環節,按照既定的教學流程思考當時運用合適的身勢語言會起到怎樣的作用,對之后的教學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從而準確了解教學中的優勢和弊端,為接下來的教學提供參考。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學習情況,并綜合這些信息進行反思。這樣,教師還可從學生口中獲知自己在教學實踐中有哪些身勢語言引起他們的誤解,哪些身勢語言對他們有所激勵,再以此為依據優化個人的教學思路,盡量在之后的教學中不用那些易引起誤解的身勢語言,并添加更為直接且有效的身勢語言。通過反思和總結,教師能夠更為全面地把握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值得發揚的優點,了解更多身勢語言,從而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更為科學地進行運用,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2.優化身勢語言運用模式,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1)以眼神傳遞信息,與學生實現有效交流。眼神是身勢語言的一種,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然運用的與學生交流的方法。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時刻注意自己的眼神,并在恰當的時機借助眼神傳遞信息。例如,在鼓勵學生展示相關動作時,教師可用肯定的眼神進行示意,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活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會與周圍的人交頭接耳。這時,教師可用眼神示意學生,使之立刻停止說話,認真聽講。這樣不僅不會影響其他學生,使教學活動正常進行,還能保證教學的連貫性。
(2)善于借助面部表情,給予學生針對性反饋。面部表情也是一種身勢語言,且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可以傳遞更為多元的信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面部表情,可以以更為靈活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例如,當教師在上課之初帶著微笑走進課堂時,其愉悅的心情會感染學生,使他們產生愉悅感。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包容性會更強,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會更高,師生之間的合作會更具實效性。對身體瘦弱的學生,教師在與之交流時要以溫和的面部表情面對他們,以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使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鍛煉身體。對那些在某個體育運動項目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教師要通過驚喜、開心等面部表情給予肯定,使之受到鼓舞,以更為積極的心態發展自身的特長。這樣,學生可以得到教師給予的針對性反饋,學習興趣、運動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高,且會發自內心地尊重、親近教師,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3)發揮手勢的優勢,喚醒學生內在動機。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用到最多的是手勢語言,即通過手部的各種動作向學生傳輸消息,使他們得到相應的反饋。教師要重視手勢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組織學生開展“跳山羊”比賽時,對表現優異、跳高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贊美,通過鼓掌、豎大拇指的方式表示認可,使他們受到激勵。對在課堂教學中走神的學生,教師可邊講解邊走動,走到學生旁邊時,用手輕輕拍一下他的肩膀,提示他要集中注意力聽講。教師可通過擁抱、摸頭等方式給予學生安慰和鼓勵,也可用手勢表示集合、解散、喊口號等,還可在學生取得突破時與他們擊掌,共享成功的喜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會不斷拉近,能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與關心,及時接收信息并給予教師相應的反饋。
(4)靈活運用肢體語言,做好動作示范。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往往需要進行動作示范,做示范的過程也就是借助肢體語言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的過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把握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教學目標和要求做好示范,保證動作到位、肢體協調,從而給予學生專業且有效的引導,以提高其學習質量。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健美操時,首先,教師要注意分解教學內容和動作,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演示,以確保學生能更好地對動作進行掌握。其次,教師的示范動作必須標準和規范,要呈現健美操美感和動作的舒展性,使學生產生學習欲望。再次,教師要注意自己示范講解時所處的位置,確保學生都能清楚地看到。最后,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練習過程,及時規范學生的肢體動作,讓學生實現高質量學習。
3.關注身勢語言的負面影響,積極調節個人體態
(1)規避消極的身勢語言,時刻注意個人教態。身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教態,在教學中盡量不使用消極的身勢語言,以免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例如,教師在上課之前要調整自己的著裝,保證整潔、大方,在進入課堂時,要保持微笑,以平和的心態與學生交流。在講解體育理論知識時,教師要注意站姿,保證脊背挺直,給學生一種嚴肅卻不失活潑的感受,還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小動作,如不能一直晃動身體、抖腿、眨眼睛等,也不要反復撥弄自己的頭發或摸鼻子等。這一方面是因為學生模仿能力強,可能會模仿教師的這些不良習慣,不利于其在課上專注地學習,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動作容易向學生傳遞不莊重、不自信、不專業的信息,弱化他們對教師的認同感和尊重感,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以良好的教態出現在學生面前,規避一些不良身勢語言帶來的消極影響,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
(2)合理恰當地運用身勢語言,降低負面影響。在運用身勢語言開展教學時,教師要及時規避不良影響,保證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使身勢語言發揮積極作用,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在不同情況下,學生對拍肩膀這個動作的理解會有所不同。為此,教師可結合當下的情形,輔以其他身勢語言,向學生傳遞更為準確的信息。在提示學生認真聽課時,教師可輕柔地拍拍他們的肩膀,且面帶微笑,也可借助眼神稍加責備。在面對需要鼓勵的學生時,教師在拍他們的肩膀時可稍微加大力度,也可輕捏一下他們的肩膀,并借助肯定、期待的眼神和微笑的表情給他們傳遞力量,促使其更加自信地參與體育運動或展示自我。多種身勢語言融為一體,能避免誤解,降低負面影響,提高師生互動成效。
總之,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活用身勢語言,可以豐富教學形式,讓學生以更為新穎的途徑學習和運動,且可以發揮非語言教學因素的優勢,給予學生情感上的激勵,促使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參與課堂教學,主動與教師配合和互動,增強身體素質,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師需要聯系新時期的體育課程目標,了解學科的育人目標和任務,據此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同時將身勢語言應用于各個教學環節,以激發學生興趣,充分展現體育運動的魅力,使學生牢固掌握各種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并能夠主動開展各種體育運動,從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古曉勇.小學體育教學中身勢語言的運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 2018(10).
[2]吳俊.緊扣“四環節”教學身勢語[J].湖北教育,2020(02).
[3]曹明亮.身勢語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教育,2017(01).
[4]莊永剛.肢體語言價值分析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青少年體育,2020(04).
[5]徐衛華.巧用肢體語言打造生動的體育課堂探討[J].成才之路, 2015(31).
[6]何萍.肢體語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2(21).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Wang Yan
(Zhuanglang County No.3 Primary School , Gansu Province, Zhuanglang 744600, 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sports that can cultivate students’ healthy physique, good living habits and sports habits, as well as a positive mental outlook.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tudents will systematically learn sports knowledge and sports skills after entering primary school. The curriculum at this stage is enlightening and foundational. In this sta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correct their attitude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truly experience the fun of sports,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lifelong physical exercise, improv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highlight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takes body language as the object,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strategies in daily teaching activities, aiming to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enhance students’ physique, and help students grow into talent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sports;bodylanguage; principle; usestrategies; teaching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