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時期是學生知識學習與能力提高的關鍵階段。在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和新高考背景下,中學階段英語課程教學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對高中學生實施全面有效的英語教學是提高他們英語素養(yǎng)的關鍵條件。本文將立足于高中英語教學現狀,以新課標、新高考理念為指導,對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趙斌,甘肅省天水市第三中學。
新課改和新高考改革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著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掌握水平和英語能力。于是,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成為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師生溝通不順暢
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通過日積月累的課堂教學經驗,教師更容易抓住關鍵考點,因此教師在日常課堂中極易產生將某些章節(jié)重復講授的現象,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大部分高中生進行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應付考試、完成父母的任務等。教師通過領學、領讀、提問等方法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無法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有效講授,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味地說,學生一味地聽,學生與教師之間無法有效溝通,從而降低了教學質量。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學生無法真正地投入學習,被動消極地學習英語,他們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成績自然不理想。
(二)課堂的教學氛圍不和諧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教師通常不會對學生進行發(fā)散式思維的語言訓練,師生交流也很少,主要是照本宣科。高中教師只顧說,學生只顧聽,課堂上沒有互動,時間長了,學生也就漸漸地對語言學習失去了興趣,對英語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甚至出現偏科的問題,從而造成英語教學質量下降。
(三)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落后
長期以來,教師的教學固化,長期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高中學生接收到的語言信息量日益增加,而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興趣需求。隨著互聯(lián)網以及多媒體技術興起,數字化的語言信息充斥著他們的生活,而以往的單純領學式課堂也逐漸不再和他們的語言學習相配套,這就要求教師的授課形式和教學內容必須加以創(chuàng)新和改革,否則無法適應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
二、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理論知識較為缺乏。在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是逐字逐句翻譯的模式。這種模式相對來說比較古板,而且很容易將一篇精美的英語文章翻譯得蒼白無趣。
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尤其是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對于原文的內容有所忽視,而且沒有背景方面的介紹,往往容易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沒有辦法很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對于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產生消極影響。
由于高中生往往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所以部分高中生產生了厭學、叛逆的心理,從而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缺乏學習主動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盡管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能力,但在教學上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而造成教學沉悶、乏味,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也無法積極地參與教學,在英語課堂上不能集中精力。這提醒廣大高中英語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順應新課程及高考改革模式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策略
(一)確定單元學習目標,明確整體的學習思路
教學任務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來說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細節(jié)部分需要做好,這樣才可以有更加清晰的前進方向。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指導學生完成單元教學各項任務,全面梳理知識點,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任務。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為學生設定好單元學習目標。與此同時,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進一步幫助學生,這樣能夠更好地提升整體的學習效率,并且能夠更好地實現聽說讀寫融為一體。
(二)以單元為單位開展整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單元為單元開展整體教學,比較檢驗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高中階段英語知識繁多,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很重,教師在指導他們學習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以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整體教學,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意識與能力。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學習,不再局限于單詞、語法等獨立的內容,而是將單詞、語法、語句等加以整合,從整體上進行把握。
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Unit3“Computers”的教學中,教師以單元為基本的學習單位展開整體教學,需要充分整合單詞、語法等教學內容,做好知識梳理。
(三)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學習內容,適應各個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
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教師在進行單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同,因此作為教師,要能夠指導學生進一步完善單元學習的步驟,并且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差異做好相應的調節(jié)。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針對基礎不牢的學生,為了更好地提升其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幫助這些學生鞏固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
(四)重視英語聽說教學
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單詞、語法等知識點,教師可以以學生為中心大膽嘗試各種教學手段,比如分組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演講、話劇表演等,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英語情境中學習英語,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英語聽說學習的興趣。學生可以在聽英語的過程中,逐步熟悉所有詞匯和重點句型的輕重發(fā)音、連讀規(guī)律等,從而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英語聽力能力。
(五)采用元認知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采用元認知策略就是學生先根據自身的英語知識學習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訓練,然后進行聽力練習,自我監(jiān)測,自我評估,從而調整學習策略,通過這樣循序漸進,可以促使學生的聽力學習效率和聽力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例如,教師把教學計劃告知學生,讓他們抽出幾個星期的時間專注于聽力練習,對自身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加以攻克?;蚴菂⒖家粝窕蜾浵癫牧?,對自身的練習成果加以評價,這也不失為一個學生自主練習的好方法。
(六)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和方案
在教學設計中,要將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與理解能力作為重點。教師要主動地、積極地對學生加以引導與支持,對他們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加以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
(七)創(chuàng)設民主、公平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教師需要進一步指導學生更加主動地在課堂上進行觀察、反思、概括和整理學習,改掉死記硬背、機械模仿的學習方式。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課堂活動設置要有利于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想象力,可以設置開放性任務,擴大探索性課堂教學內容,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協(xié)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設計教學任務時,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任務,使所有學生都有所進步。要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大量的問答、演示、探究等多樣化的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逐步形成積極探究、勤于動手、勇于合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要在課堂中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與才能,積極幫助學生探索新的學習策略,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互助、關愛和協(xié)作的新型師生關系,努力營造輕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個體差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進一步改變教學模式,有效地指導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在總體上把握課程內容,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玲玲.高中英語單元教學與中國文化融合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8):40-41.
[2]李俊.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文教資料,2020(2):236-238.
[3]卓義勝.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的創(chuàng)新[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8(4):60-62.
[4]潘輝.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的創(chuàng)新路徑[J].散文百家,2020(20):135.
[5]倪美娟.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目標下的寫作教學初探[J].新東方英語,2019(10):154-157.
[6]章榮芳.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單元教學的創(chuàng)新[J].新東方英語,2019(3):101.
[7]趙文萍.核心素養(yǎng)指向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教學模式初探[J].教師,2020(3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