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俊磊
[摘 要]“網站制作”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內容,涉及的細節內容較多。在“網站制作”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深化學生對“網站制作”各部分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深度學習;路徑;網站制作
[中圖分類號] ? ?G633.6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2)20-0091-03
制作網站不僅需要應用圖片、視頻處理技術,還需要應用專門的網站制作知識。為了讓學生能夠牢固掌握網站制作的相關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制作網站,教師應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積極上網查詢深度學習素材,做好教學設計與安排,指引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活動。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夠重視
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不夠重視,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信息技術在生活與學習中作用不大,認為信息技術的主要功能是娛樂及游戲。部分學生之所以學習信息技術,只是因為學校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不得不進行學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動機,這種狀態下的學習是機械式的、被動的和敷衍的。信息技術不是會考科目,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沒有實質性的要求,所以哪怕學校的硬件建設很到位,部分學生仍將信息技術當成“副科”,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也只是處于淺層,對信息技術知識一知半解,更談不上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部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也只是體現在游戲、娛樂方面。學校、教師與家長對于信息技術的消極態度也對學生產生了不利影響。部分教師與家長對信息技術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認為學生應該以“主科”學習為重,信息技術只是“副科”,并不計入中考成績,學生無須花費太多時間去學習。這些都影響了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效果。
(二)學生學習主動性不足,學習能力參差不齊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主動性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的講解灌輸擠占了學生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學生處于被動與機械學習狀態,主觀能動性很難得到發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不感興趣,他們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點在于瀏覽網絡視頻及相關游戲內容。
學生的能力不同,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順利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但是能力弱的學生通常不能夠按要求完成課堂學習任務。而部分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全體學生,這就導致學生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生的個性不同,其學習的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學生習慣于先記憶再理解,有的學生習慣于邊理解邊記憶。學生的知識理解與鞏固的速度與效率也不同,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的方式也不一樣。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單一教學模式,必然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能促進全體學生的同步發展。因此,教師應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確立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設計具有引導性的教學問題,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把握知識內涵和本質,促進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
(三)學生缺乏知識整合與遷移能力
學生通常是通過教師的課堂講解獲取信息技術知識,但是有部分學生只是機械記憶相關知識或記憶教師講解的相關操作步驟,即只是刻板地掌握淺層知識,不會對知識進行靈活與遷移性應用。在教師講授了大量的知識之后,只有部分學生能夠實現新舊知識的聯系與銜接,較好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建構系統的知識體系。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會簡單應用而不能舉一反三,不會靈活應用與深度探索。因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與遷移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舊知識與新知識間建立聯系,并通過總結與歸納,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且解決問題能力不強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部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很少向教師請教問題或者提出問題跟同伴合作交流;部分學生迷信教師的權威,認為教師都是對的,即使教師故意出錯,也很少有學生發現并指出,這說明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部分學生能夠短時記憶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并將其與課堂探究任務聯系起來,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然而很少有學生能夠融入自己的想法而實現知識與操作的創新;部分學生對教師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心理,在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詢問教師,謀求教師的引導以解決問題,而很少自主思考與探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部分學生不能有效運用學習工具、學習資料、網絡資源等,學習處于淺層,不具備較強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要迷信課本和學習資料,當自己的認知與課本和資料上的內容產生沖突時,要敢于質疑,并且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找出錯誤或誤區,學會批判性地學習與思維。
二、“網站制作”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的路徑
(一)錄制微課視頻,突破學習難點
在“網站制作”的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認真收集制作精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網站圖片,并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給學生觀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學習欲望;另一方面要結合教學經驗,圍繞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錄制相關的微課視頻,引導學生觀看學習微課視頻,從而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另外,教師還應邊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邊給學生示范操作,使其在掌握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步驟的同時,積累相關的操作經驗,從而更好地進行網站制作。
Dreamweaver是網站開發和網頁設計的常用工具。在“認識Dreamweaver”的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介紹Dreamweaver的界面,使學生明確標題欄、菜單欄、工具欄的分布位置以及各個欄目中能夠進行的操作等基礎知識;又要錄制相關的微課視頻,為學生展示如何插入網頁元素、修改網頁元素的屬性、切換編輯區的編輯方式等,使學生對Dreamweaver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為網站的制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尤其要通過課堂演示,使學生深入了解編輯區的設計模式、代碼模式以及拆分模式間的區別,使其在網站制作中能靈活選用合適的模式,從而提高網站制作的效率。
(二)打造互動課堂
在“網站制作”的教學中,教師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教學“創建網站并制作首頁”時,教師可設計問題:(1)網站站點包含哪些內容?(2)建立網站站點的步驟有哪些?(3)什么是首頁?(4)怎樣通過網頁訪問文件?并引導學生互動交流,開展深度學習活動。通過思考并解決問題,學生牢固掌握了建立網站的步驟和網站中包含的文件類型、文件內容等,同時認識了在網頁上訪問各文件主要是通過鏈接或運行Java Script代碼來實現的。如通過定義<a>標簽的href屬性,便可訪問href屬性指向的文件。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能通過網頁訪問,像一些與服務器通信的文件,主要由服務器負責執行,因此無法通過網頁直接訪問。
(三)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網站制作”的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將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以及所學知識的難易程度,編制詳細的導學案。在導學案中應明確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并圍繞學習目標設計相關問題,給予學生有效引導,讓學生嘗試總結相關結論,避免淺嘗輒止。學生學完某一知識點后,也應有相應的問題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好自主學習后的交流,認真分享學習心得。要求學生交流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運用搜索引擎搜索問題解決方法的心得,這樣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能夠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網站制作知識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教師還應了解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以及存在的共性問題,給予針對性點撥,幫助學生掃清學習上的障礙。
在“網站制作”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表格布局,教師可為學生編制導學案,并在其中設置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怎樣插入表格?(2)表格包含哪些屬性?(3)怎樣調整表格?(4)如何進行表格的拆分、合并以及行或列的插入、刪除?(5)如何設計表格的背景圖片與背景顏色?同時要求學生運用Dreamweaver軟件嘗試操作表格,并思考:如何使用表格布局提高網頁結構的穩定性?如何進行立體表格的創建?教師可讓學生上網查找相關資料,掌握網頁布局的一些特殊方法,提高學生的網頁布局水平。
(四)做好教學項目設計
實踐表明,在“網站制作”的教學中讓學生圍繞項目開展深度學習活動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做好項目設計,讓學生圍繞項目自己尋找實施方案,厘清完成項目的思路。一方面,教師圍繞某一個網站制作問題設計項目,要求學生認真查閱相關資料,尋找完成項目的不同思路與方法,鼓勵學生認真對比相關思路的區別,以便在以后的實踐中能夠選擇最佳思路。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學生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項目,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項目,并相互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能夠找到更多的完成項目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給網頁添加動感效果,可增強網頁的美觀性,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給網頁添加動感效果的方法,教師可給學生一個布局好的網頁,要求學生按照要求完成動感效果的設計。具體要求有:在網頁的頭部添加會動的圖片;在網頁中添加文字并設計“歡迎您訪問本網站”;在網頁的尾部添加Flash視頻。其中會動的圖片,學生可利用Flash或Photoshop制作相關的動畫來實現。文字滾動效果則需要學生運用<marquee>標簽實現,通過設置direction、scrollamount兩個屬性控制文字滾動的方向與速度。Flash視頻則可通過Flash軟件制作。這樣,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網頁動感效果設計知識,提高操作熟練度。
(五)積極提供實踐機會
在“網站制作”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使其通過實踐能夠發現知識的缺陷、理解的誤區等,從而彌補不足、走出誤區,更好地提升網站制作能力與水平。教師在完成網站制作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后,應及時安排學生上機操作,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網頁內容的自主設計,使其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教師還可圍繞某一主題組織學生開展網頁設計比賽活動,可準備相應的禮品,獎勵給在網頁設計比賽活動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并頒發榮譽證書,如此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促使學生主動克服困難,鞏固所學知識,掌握網站制作的各種技巧。
在學生掌握了制作交互式網頁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交互式網頁設計比賽活動,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活動中,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做好文本框、單選按鈕、復選框等的合理布局,鼓勵學生積極查閱資料,對表單中的上述元素進行適當的優化,比一比看哪位學生設計的網頁更美觀。如此不僅能提高學生實踐的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交互式網頁的制作技巧。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的學習停留在淺層,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教師應圍繞教學內容做好深度學習方案的設計,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尋找與總結開展深度學習活動的有效策略,制訂詳細的計劃,給予學生啟發與引導,使學生掌握蘊含在知識背后的原理,學會融會貫通,以不變應萬變。
[ ? 參 ? 考 ? 文 ? 獻 ? ]
[1] ?郁海桃.基于問題解決的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施的探討[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8):228-229.
[2] ?王坤.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8):238.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