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蘭
摘 要:高中思政課具有重要的學科價值與德育價值、豐富的倫理價值及一定的實踐價值。通過這四種途徑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與思政課充分融合:教師明確思政課的價值意蘊和時代任務;深化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厚植家國情懷引領青少年精神成長;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的結合,充分發(fā)揮出思政課的價值引領作用。
關鍵詞:立德樹人;時代價值;思政課;價值引領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3-0022-03
Implementing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the tim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leading role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LI Xuelan ?(The No. 1 Middle School of Hui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ave important subject value and moral value, rich ethical value and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Through these four ways, fully integra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eachers clarify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the tasks of the times; deepe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cultivate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to lead the spiritual growth of young people; The combin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edu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lea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Keywords】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ity; Value of the tim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Value guidance
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與落實之下,明確提出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為高中思政課的教學指明方向。所謂立德,就是培養(yǎng)品德,樹人則是培養(yǎng)人才,因此在高中思政課中,教師就要真正將立德樹人有效落實,彰顯出時代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思政課的價值引領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與價值取向,逐漸塑造學生高尚的品質與思想情操,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與發(fā)展,為學生的未來人生奠定好基礎。
1.高中思政課的價值
(1)具有重要的學科價值
雖然高中思政課不是綜合課程,但是卻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既有哲學、經濟學及科學社會主義,又有政治學、心理學及馬克思主義,乃至自然科學、歷史、地理等基礎知識。同時,思政課是介紹黨和政府制定的現(xiàn)行路線、重大政策的有效途徑,能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腳步,彰顯出時代的價值。因此,可以說,高中思政課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文化儲備,還能強化學生的思想素質與政治素養(yǎng),塑造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充分體現(xiàn)出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學科價值。
(2)具有重要的德育價值
高中思政課是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公民品德教育,是高中德育的一種形式,對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乃至價值取向具有導向作用。加之思政課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法律及社會發(fā)展的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加熱愛祖國與人民,成為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乃至學校的德育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具有豐富的倫理價值
思政課的倫理價值,在于培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通過思政課去引導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利益關系、善惡標準,用正確的道德準則、德行標準,來指導自己的行為舉止,增強學生的是非辨別能力,促使學生學會妥善處理個人與他人、與集體以及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矛盾,堅持正確的道德原則,從而引領學生追求幸福的人生。同時,思政課教學在其他領域的倫理價值同樣豐富,比如,民族倫理價值以及家庭、婚姻倫理價值、社會倫理價值等。
(4)具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從高中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及任務上看,不僅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通過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進行教育,對學生開展公民品德、馬克思主義常識及社會科學常識等教育,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與道德觀,從而成為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及有紀律的新時代公民,同時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與方法,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高中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彰顯時代價值的有效策略
(1)明確思政課的價值意蘊和時代任務
在當前社會紛繁復雜的形勢下,黨和國家正面臨著眾多的矛盾與挑戰(zhàn),時代的考驗任務十分艱巨。思政課的價值意蘊在于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家國情懷傳承,了解社會多元發(fā)展的規(guī)律,能詮釋出核心價值觀的道德認知,以此來彰顯出人生規(guī)劃的理想境界。思政課是青少年學生的人生第一課,系好第一顆扣子將影響青少年學生一生的發(fā)展,他們的學業(yè)、事業(yè)、家庭、社會價值取向都與中學時期的價值教育息息相關,他們的價值成長也在這一階段有了雛形,當代青年學生置身社會高速發(fā)展和改革的洪流,思政教師有必要引領他們關注國家命運,關注社會發(fā)展,立足當下展望明天,為成長為接班的建設者做好精神規(guī)劃和實踐規(guī)劃。在高中思政課教學之中,教師想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彰顯時代價值,就需要保持高度的職業(yè)操守與自覺,能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利用好時代教材去培養(yǎng)新時代人才??梢哉f,思政課是作為落實立德樹人的主要課程,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應根據具體的理論知識與內容,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教材、解讀知識,以此來幫助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從而真正將思政知識牢記于心、外顯于行。比如,人教版中的“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消費心理的種類,能辨別不同的消費心理,并對不同的消費心理做出評價,理解正確的消費原則,能增強勤儉節(jié)約、綠色消費意識,成為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電影《大腕》的片段,其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斌w現(xiàn)出很多人的消費心態(tài),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消費心理與觀念,不急于讓學生回答,先讓學生深度思考,促使學生形成個性的解讀與深刻的理解,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進而學會以科學求實的態(tài)度對待消費,形成良好的生態(tài)文明理念,從而自覺落實到環(huán)境保護行動之中。
(2)深化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由于當前的高中生正處于思想、觀念建立的黃金時期,此時對學生的教育與引導,能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工作乃至未來生活奠定好基礎。可以說,高中思政課的根本目的,其實不在于學生掌握多少的理論知識,而注重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實踐之中。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之中,要深化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加強對學生參與生活實踐的引導,促使學生將自己真正融入生活之中,用親身經歷去看待生活現(xiàn)象,以此通過生活實踐逐漸升華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也就是說,高中思政課的魅力不僅是教材知識,更多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能力。青年應該著眼未來,立足實際,正如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李偉所說:“在青年大展宏圖的時代,青年人不要總去想從社會索取什么,而應想我為國家可以做什么?!彼颊n帶給青年學生的就是做的理念,就是實踐的意識,踐行理論的信念。由此一來,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既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感悟,又能深入實踐。比如,人教版中的“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在學生面對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時,需要引導學生將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在價值沖突中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及社會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選擇。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春晚中的《扶不扶》這一小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演繹,并且鼓勵學生在演繹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創(chuàng)新,添加一些生活中經??吹降默F(xiàn)象,促使學生通過親身演繹去感受作品中帶給人的啟發(fā),以及挖掘道德層面的深層含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維護正義及雪中送炭的良好道德品質,以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感受生活,引領學生從認知走向行為、從思考轉變行動。由此一來,學生更利于直觀、形象地理解抽象化的立德樹人教育理念。
(3)厚植家國情懷,引領青少年精神成長
首先,思想政治代表一個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在個人身上現(xiàn)出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高中思政課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對學生進行中國共產黨的教育,促使學生知黨史、聽黨話、跟黨走,能感恩黨和國家。比如,教師為學生介紹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讓學生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快速發(fā)展歷程,由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與政治覺悟,促使學生忠于黨,在行動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魂”與“心”,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能維護民族的獨立、民族的尊嚴。因此,在高中思政課教學上,教師為學生落實立德樹人,彰顯時代價值,就要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深入國情教育及形勢政策教育,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國體及政體,認識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協(xié)商制度等,以便學生充分明確只有國家治理好,才會實現(xiàn)政治的穩(wěn)定、經濟的發(fā)展、文化的繁榮,促使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愛國情感與民族自豪感,促使學生努力學習、奮發(fā)圖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提供支持。最后,黨和人民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之中,逐漸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制度體系。尤其是進入新時代背景之下,在黨和國家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以及“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逐漸得以完善。因此,在高中思政課上,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以此真正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充分彰顯出時代的價值,中學思政課的開設以以上三個維度為綱領,重視學生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教育,引領青少年學生的精神成長,是不同歷史時期思政課一致的目標。
(4)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的結合
在高中思政課上,很多知識不僅僅是學生看到的表面形式,其內涵與思想十分豐富。因此,思政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隱性知識,將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的結合,進一步推動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落實,成為顯性教育的有效補充??梢哉f,隱性教育具有隱藏性的特點,但是教育的成效則是永久性的,相比固定、枯燥的理論知識,隱性教育更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以此來真正發(fā)揮出思政課價值引領的作用,增強高中思政課教育的質量與效果,確保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思政教育。所以,在日常的思政教學之中,教師要以顯性教育為主,隱性教育為輔,為學生構建更加高品質的思政課堂,從而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政治素養(yǎng)的明顯提升。比如,人教版的“我國公民的政治生活”中,當學生學習“民主決策:做出最佳選擇”這課時,需要了解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理解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運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聽證制度來提高參與民主決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能力,讓學生從態(tài)度上認同多種民主政策方式,有助于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行動上自覺參與公共事務。因此,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記錄自己在行使公民權利的時間、地點及人物,并拍照保存。例如,學生在購物時的消費權、平等權,以及對產品的知情權、言論自由權,乃至收集照片時的肖像權等,教師根據學生照片中出現(xiàn)的權利,結合校規(guī)校訓加以教育與引導,其中“平等權”對應學生的就是平等受教育權;“民主權”對應的就是師生相互尊重、和諧相處等。從而只有讓隱性教育在顯性教育的帶領下,具體化、形象化,才能幫助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教材知識的含義,同時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進一步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
綜上所述,高中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的有效途徑,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引領作用,彰顯時代的價值,塑造學生高尚的品質與道德情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其今后的人生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好基礎。教師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貫穿到思政課的全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開展教育活動,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政治素養(yǎng),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成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杜東芳,詹夢.新時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思政理論課的路徑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0(15).
[2]張廷.提升中職學校思政課教師素質,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J].信息周刊,2019(40).
[3]趙玨.高校思政課教學實現(xiàn)“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tǒng)一”的實踐探索——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為例[J].西部學刊,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