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職業技術學校 李愛潔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曾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么才能不干涸呢?孤零零的一滴水,一撮土能把它吸干,一陣風能把它吹沒,其壽命能有幾何?”弟子們回答不上來。其實,在教育教學中,每一個學生就是這孤零零的一滴水,怎樣才能不讓這滴水被吸干,是每一個教育者應該考慮的問題,更是每一個班主任應該細思研究的關鍵。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教師的心應該充滿對每一位孩子的愛,盡管這孩子的品質已經非常敗壞,盡管他可能給老師帶來許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師都要以自己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馬卡連柯在教育工作中十分尊重學生,他從來不把失足青少年當作違法者或流浪兒看待,而是看作具有積極因素和可能發展的人。在他看來,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只有從尊重人、信任人出發,才能產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受過馬卡連柯教育的謝苗·卡拉巴林,曾回憶他在高爾基工學團當學員時,馬卡連柯如何尊重他、信任他,使他走上新生的歷程。
中職學校的學生可謂是“魚龍混雜”,面對這些通過不同渠道匯集組合而成卻個性復雜、厭惡學習的學生,更需要班主任用足夠的愛心去感化他們,用坦誠的信任去呵護他們。教師要以愛為根基,用愛和責任去幫助學生,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尋找學生潛在的能力。以班級管理中的各個方面為出發點,讓學生消除中考落榜的自卑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只要班主任能用美好的情感去教育他們,相信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但是,愛不等于放縱、遷就和護短。中職學校的學生身上普遍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毛病,他們是初中各校班級的學差生,教師口中的劣等生,中考被普高淘汰,不得已選擇中職學校,可見其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及學習習慣的程度之差,更別說遲到、曠課、抽煙、游戲、打架斗毆的惡劣行為了。教師面對的是更需要引導和幫助的學生,不能因為他們的種種惡習就放縱、遷就他們,不能因為他們是自己班級的學生在被教育了、被批評了的時候護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以愛換愛,嚴中有愛,愛中求嚴,愛得適中,嚴得適度,以情動人,以情感人。與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這樣在春天播下了愛心的種子,在秋天必將收獲豐碩的果實。班主任在管理中要留給學生成長的時間和空間,因為這是每個中職學生蛻變的過程,也是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形成過程。
俗話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不僅僅只需要愛,還需要教師的智慧,沒有愛的教育蒼白無力,沒有智慧的教育愚昧落后。愛心和智慧是班主任前進路上的兩只車輪,是班主任飛行途中的一對翅膀,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班主任的智慧首先體現在確立班級目標上。沒有奮斗目標的班集體就像一只無頭蒼蠅到處亂撞,就像是一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僧人得過且過,既不能形成凝聚力,也無法形成良好的班風。目標是班級的指向標,是班集體形成合力的關鍵,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奮斗目標,這個目標的高度是需要集體的配合與努力才能夠達到的,這個目標的難度是師生共同奮斗才可以逐步實現的,這個目標應該是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分類設定結合而成的。班主任應循序漸進,先給學生設立第一學期的近期目標:班級常規、衛生方面,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等,在每周的班級評比中保證達到前幾名,在期末的全校評比中爭取更上一層樓。接著建立中期目標:每學年爭創“校優秀班級”“校園活動先進班級”,爭取“紀律、衛生先進班級”流動紅旗永駐班級。遠期的總目標:都能實現學習成績優異,掌握技能扎實,順利進入到高一級別學校深造。
班主任設置這些目標之后,在盡其所能了解了本班每個學生的情況之下,結合本班學生思想性格、學習能力以及生活實際等,制定出適合本班的各個階段的奮斗目標,班主任在每個目標的實現過程中,都要用智慧積極地引領學生。同時,在實現班集體奮斗目標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充分調動與發揮集體中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實現“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和諧、良好的氛圍,使每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性格及特長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從而使每位學生在奮斗過程中都有了自己的小目標,明確了自己行為目的和努力方向,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團結一致,為實現大目標采取共同的行動,積極進取,直至實現總體目標。
活動的開展為學生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使大家由相識到相知,由相容到相助。因此,一個有愛心和智慧的班主任一定會抓住每一次活動的契機,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結精神,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既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也在活動中激發學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從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班主任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班級活動,這些活動的策劃和指導,是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的,要付出成倍的愛心和耐心,要運用足夠的智慧,利用好每一次班團會,組織班級學生開展“我為班級添光彩”“我愛我班”“班級有我”等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應盡量地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班級的任務,這樣,學生就會感覺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意識到自己是班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讓每個學生都有責任感,并形成積極向上的班級環境。同時,還可以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如“五一勞動節”“元旦”“國慶”聯歡,“重陽登高”等集體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了解,也能讓學生通過這些有益的集體活動,知道團結的力量才是最大的,讓他們自覺地團結在一起,從而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形成和諧團結的班級氛圍。
此外,班主任還要合理利用好校園活動提升班級向心力。班主任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校之間或兄弟班級之間的活動,如籃球比賽、跳繩比賽、歌唱比賽、詩歌朗誦等活動。這些課外活動大都是室外活動,趣味性強,有些還有較強的競技性,深受中職學生的喜愛,特別容易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班主任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領導帶頭作用,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而形成班級凝聚力。當旗鼓相當的競爭對手出現時,往往會刺激班集體成員的潛能,使全體同學達成一致,相互間默契配合,共同與外部壓力抗爭。在班級榮譽面前,學生往往因為要為學校、為班級爭光而奮力拼搏。當全體學生共同拼搏取得榮譽的時刻,班級的凝聚力、和諧氛圍也同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然,一次活動的成功可能還不足以形成強大的班級合力,但好的開始是讓班級走向團結協作,形成良好班風的關鍵。班主任要利用好班級和校內外各種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自身的價值,獲得來自同學、教師和學校的肯定。讓每一位學生懂得什么是集體,懂得個人和集體的關系,正確認識到自己在集體中地位和作用,認清自己對集體的責任和義務,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集體榮譽感聯系在一起,把集體的每一次活動都當成實現自己價值的目標,在集體活動中培養集體榮譽感,而榮譽感會使同學們產生歸屬感,形成向心力、親和力,減少離心力,讓班集體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作為中職學校的班主任,要把每一個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般呵護,當成自己的家人般照顧,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成長。雖然他們不是最優秀的,但是,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他們就像銀河里億萬顆無名的星星,雖被忽略、被漠視,但銀河也缺少不了他們的存在。他們組合在一起也依然可以發出萬丈光芒,依然可以形成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給人以陽光,心中必擁有太陽”。中職學校的每一個班主任都要心懷太陽,時刻不吝惜地向學生播撒陽光。太陽是愛心,是教育的基石;太陽是智慧,為教育添磚加瓦。做一個愛心與智慧兼備的中職學校班主任雖然是辛苦的,但也必定是幸福的,因為愛心能產生動力,智慧能鑄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