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霞
(衢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衢州 324000)
近十年,浙江省職業教育保持持續穩定發展態勢,成為推進浙江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政府大力推動校企合作,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互通互補,中職學校、技師學院、高職院校學生升學比例逐年提高。職教學生有更多的繼續教育選擇,基本形成初等、中等、專科、本科有機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通過單考單招、提前招生、“三位一體”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高等職業教育機會。[1]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21年的計劃招生,單獨考試535人,提前招生280人,占招生人數42%.其中機電工程學院計劃招生490人,單獨考試和提前招生270人,占55%。越來越多的中職學生進入到高職繼續學習。近年來社會考生也開始進入高校學習,他們中有很多人幾乎沒有英語基礎,高職英語教師面對的困難前所未有[2]。這些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態度有待提高等問題。面對生源的巨大變化,原有的高校基礎英語教育教學模式已不適應,教師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基礎英語是高職必修課,作為通識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肩負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重大責任,在提高學生國際視野、加強對外溝通交流能力、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增強民族自豪感,樹立文化自信。學生正處在青年時期,人生觀世界觀還未成熟,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文化的影響,例如網紅現象、網游依賴、拆二代、讀書無用論等等。而以“職業”為目的的高職教育很容易忽視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的培養。我們國家不僅需要有一技之長的技術從業者,更需要有責任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博耶在《學術反思:教授工作的重點》 中闡述:學者作為學術人員,應該開展研究、發表成果、向學生傳遞知識或應用所學。傳遞和應用知識由學術而來,但它們卻不被認為是學術的一部分,這明顯不正確。教學不是一項日常的、附加的、幾乎人人可以干的工作,教學作為一種智力活動,應被視為一種學術事業;好的教學,不僅傳播知識,而且改造和拓展知識;既教育又培育著未來的學者;教學能夠使學術之樹常青,如果沒有這種功能,那么 知識的延續性就會中斷,人類知識的積累也將面臨削弱的危險[3]。
博耶對教學學術提出了六條標準:1.學者是否 清晰地陳述了目標?2.學者隨后是否清楚、恰當地界定了過程?3.學者有無充足的資源并有效使用?4.學者團體是否有效地相互交流?5.學者的努力是否產生了顯著效果?6.學者是否進行自我反思與批判?即:目標清晰、程序恰當、資源充足、交流有效、效果明顯和自我反思。
博耶指出,缺少明確的方向、沒有共同的需求,這樣的通識教育只是學科的集合而非追求共同的目標,這種狀況降低了學生對于知識整合重要性的認識,而且,通識教育絕不能提供自助餐式的課程服務,任由學生根據畢業學分的需要自行挑選。語言是關鍵的聯系,是理解我們是誰、我們將變成什么的中心,所以,了解語言在人類經驗中的力量、精通不止一門語言是“整合核心”的主要部分[4]。
博耶的教學學術理論對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校學術“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由來已久。高校主要依據科研成果來聘用、評價與晉升教師,教學活動被長期忽視。因此很多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搞科研上,在教學中混時間。高職院校基礎英語教師在科研方面缺乏優勢,而教學過程中又面對學生英語基礎差的重重困難,迫切需要進行教學改革。
一方面,目前的高職院校大多以科研成果的發表與出版作為評價學者的主要依據。因為教學的評定缺乏清晰的、好操作的評定標準。教師的教學成果往往是難以測量的,不僅體現在學生成績的提高上,更體現在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對英語興趣的提高、學生優秀品質的塑造及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尤其是中職生源學生因為英語基礎差、英語學習習慣未養成等原因,使得英語教師教學難度極大。而教師課堂教學的付出是難以體現在現有的評價標準里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長期甚至是終身的。但現有的評定體系促使教師去追求效果立現的教學成果即論文等科研成果,從而忽視課堂教學。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學往往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加大力度更新職業培訓設備、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待遇等。作為通識課的基礎英語課程重要性難以得到體現。基礎英語的授課時間一再壓縮,從二學年壓縮到一學年,從每周四課時壓縮到二課時;從考試科目變成考察科目等。甚至有一些高校已經把英語課程由必修課程變為了選修課程。英語課越來越邊緣化,學生也對英語課程越來越忽視,英語教師也越來越缺乏教學信心。
教師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要自己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這是開展與實施教學學術的基礎。尤其是在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專業不同,提出的英語要求也不同,教師除了要具備英語基礎知識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行業英語知識。英語教師大多是英語專業出身,不具備各行業的專業知識,特別是理工科的知識。而且很多教師擔當多個專業的基礎英語教學工作,還要準備科研、指導學生比賽等等,時間有限、負擔很重,教學過程面臨很大的挑戰。其次,教師要積極學習掌握教學理論,并熟練使用,因材施教。高職教師不僅要掌握英語知識,更要積極學習教育學各種理論,及時更新國內外最新教育學成果,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因材施教。很多高職教師并不是師范專業出身,沒有經過長期系統的教育學理論學習,把教學過程當作是人人都會的、不需要專門學習的工作,充其量只是一個書本知識的朗讀者或傳聲筒。有些英語教師是國外留學歸來的,對國內教學情況不了解,生搬硬套國外教學理論和實踐,并自以為正確。這些都會對教學產生消極的影響。再次,教學不是機器般的照本宣科,教學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付出極大的關心、愛心和耐心,和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推動學生積極學習,并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而這一過程很難體現在教學評價中,因而有些教師把科研當成主戰場,把教學當作走過場,看天花板講課,對學生不聞不問,課后也從不溝通交流,這樣難以建立教學威信,也難以提高教學效果。最后,英語教師要堅持學習,掌握國內外最新局勢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堅持和學生溝通交流,隨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成為學生的領路人和知心好友。
目前高職基礎英語教學學術評價缺乏標準,導致很多教師往往各自為戰,相互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有些教師缺乏對教材的統一規劃,有的教師課堂教學沒有重點。特別是近年來開展各種教學改革以來,有些教師生搬硬套各種教學理論,沒有考慮學生實際水平,導致課堂沉悶。還有的教師在比賽和考核時一套,平時上課另一套,教學質量難以保證。教學學術的標準缺乏,導致教學水平一言難盡。很多高職院校只重視教師提交的紙質材料,或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狀況。在教師職稱的評定方面也缺乏統一的、可操作的評定機制,最終還是以科研成果作為晉升的主要依據。因此,各高校需要重新討論、制定教師的評聘、晉升機制,側重教學方面的成果。
教學學術理論認為,大學對人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會引導人們更有能力、更加關心、更加完善。我們國家不僅需要一批懂技術的人才,更需要見聞廣博、善于提問、思想開放的年輕人,尤其需要不僅追求個人的利益,同時也履行公民的社會責任的人。不僅要把學生培養成獨立自主的人,更要獲得綜合性的知識,把學習和實際聯系起來。[4]不僅要學會基礎知識,更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但博耶更強調大學教育的另一個基本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因為“大學教育也是大學生們尋求認同感和生活意義的重要時期”。基礎英語作為通識課,承擔了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和思維能力的責任,幫助學生日后走向社會獨立謀生。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依存度越來越高,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需要通過英語課融會貫通來養成全面的綜合素質。高職學校要重視英語課程對學生綜合素質養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加授課時間、提高課程學分、出臺激勵政策、組織英語活動、增加對外交流機會等。要對基礎英語教學增加投入,建設更先進的語音實訓室,增加口語課程。改革教學學術評價標準,把教學當作學校建設的頭等大事,提高教師教學的收入水平,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教師首先要了解和熟知專業知識,這是開展、實施教學學術的基礎。高職基礎英語教師要具備專業的英語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行業英語知識,給學生以專業的指導。在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的同時,教師要積極學習本專業知識,了解專業領域的前沿消息,做到一專多能。其次,教師要熟悉教育教學的相關知識,掌握相應技巧。教師不是照本宣科的朗讀者,而是知識的分解和重組者,在學生和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不僅要教授語言知識,更要傳授學習方法和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因此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并在教學實踐中靈活應用。教學是一個不斷磨煉不斷創新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論得到實證,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教師的知識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再次,高職基礎英語教師要對學生付出更多的關愛,尤其是中職生源的學生,他們普遍英語基礎差,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正值年輕時期容易沖動,很多學生來自農村或單親家庭,可能存在著各種問題和困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對學生多加關懷。除了專業上的指導,還要在生活中關心他們,建立良好的情感紐帶,讓學生體會到親人般的溫暖,以情感帶動學生學習英語。最后,英語教師要堅持學習,把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積極參加各種教學方面的培訓,多參觀訪問其他院校的教學實踐,多和同事溝通交流[5]。
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靈活運用教學學術評價標準。在授課開始時,向學生清晰闡述本次課的教學目標。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較差,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適當降低標準,減少學習難度。如:減少每次要掌握的詞匯量、降低句型結構表達難度、允許學生使用一些學習工具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多采用觀看視頻、小組游戲、讀單詞接龍、示范朗讀等等方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鼓勵學生之間成立互助小組,并給予一定加分。教師可以上網查找相關資料作為課堂內容的有益補充,尤其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如在服飾這單元中,增加漢服、蘇繡、絲路等內容,拉近學生的距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樹立學習榜樣,帶動其他學生取得進步。同時鼓勵學生課后和教師積極溝通,充分利用現有網絡學習平臺如學習通、釘釘等,及時解決學生學習方面遇到的問題。在授課結束前,教師要復習所學內容,幫助學生了解學習是否達到目標,評判學生學習效果,及時提出整改。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要積極反思,收獲經驗教訓并在今后的教學中積極改進。
教學學術理論擺脫了教學與科研之間二元對立爭論,將教學上升到研究具同等重要地位,教學學術的成果與表達不僅限于在雜志上發表文章或出版學術專著。教學學術理論雖取得了巨大關注,但教學學術實施標準仍難以實施,存在一定的局限,理論體系也還存在諸多的漏洞。高職基礎英語教學關系到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的培養,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加大對高職基礎英語教學的重視,積極探索教學學術評價標準。這一改革將是長期而艱難的。高職基礎英語教學仍將面臨重重困難,需要高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博耶的教學學術理論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拓展了學術的內涵,把教學也納入了學術的范圍,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教學學術運動,提高了教學在高校的地位,對我國高職院校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高職基礎英語課程作為通識課的重要性日益顯現,英語教師要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全面綜合素質、自我革新積極學習,進一步完善教學學術理論,促進教學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