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下,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改革,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英語運用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本文對初中英語寫作的內涵,以及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進行了分析,重點關注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探究如何開展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新課標;寫作教學;探究策略
作者簡介:戴春曉,南京市金陵中學仙林分校。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廣大教師對于新課標的理解日漸深刻。初中教學作為義務教育的深化階段,以及新課標普及的重點前沿,其教學策略和質量的提高,是學生、家長以及學校三方共同期盼和追求的。初中英語教學如何在學生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適應學生個體發展需要和社會實踐需求,獲得教學實效,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師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英語寫作的內涵
寫作在本質上是一項綜合性的腦力活動。初中英語的寫作涉及多個方面,大致可以概括為:學生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化,以及教師的具體教學策略。
首先,學生要系統地掌握英語這一語言,從語言符號、語法規則、語用習慣等方面對英語基礎知識有整體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學生要形成與英語相對應的語言組織習慣和內容組織方式,從而能夠打好架構一篇文章的“地基”。
其次,學生還要掌握信息和材料的處理能力。從內容的收集、編排、加工到整合,最終利用英語基礎知識的輸出來完成對作文架構的填充,使之成為一篇“實體建筑”。這就要運用到文章寫作通用的邏輯思維和構思倫理,要求學生能夠抓取寫作重點和核心,進而設定立意、謀篇布局、選取詞匯、善用修辭,打通文章寫作的各個關節。
再次,初中英語寫作與一般意義上的“原創性”“自發性”寫作行為有區別。初中英語寫作處于教學場域下,這一行為并非學生自愿的,而是由教師設計并發起的,它需要教師的督促、激勵、反饋以及幫助。
可以說,初中英語寫作的內涵并不只是用英語進行寫作行為,還包括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教育系統的科學運作,以及宏觀層面的社會各界對于教育教學的需求。
二、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
新課標下,教師應具備全新的、科學的、有效的教育教學理念,促進教育教學能夠真正做到有利于學生立德成才和終身發展,有利于為社會各行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改革措施均要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正向發展。將學校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與品性,還要促進學生形成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與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
(一)初中英語教學重在語言學習
初中階段英語教學的主體是語言學習。語言學習內容包括:語音、詞匯、語法規則、語言用知識等。此外,還包括“增值”部分,如:語言包含的文化價值(英語國家社會、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對于本民族文化情感態度、多樣化思考角度、辯證思維等。
初中英語教學除了使學生完成基礎的學科知識的積累和消化,還能增強學生感知語言的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路徑,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表達個人感受和理解話語的能力等。
由此,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的目標可定為:在培養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一目標聚焦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著重強調對于英語的實際運用,尤其側重于對于所學英語基礎知識的轉化輸出能力。而要完成這一教學目標,英語寫作是最為適用的教學媒介之一。
(二)新課標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培養。同時,英語學科的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還超越了“語言學習”本身,還包括社會文化和個人修養的部分。
1.對英語教學的整體要求。首先應當脫離此前以僵化的單詞、語法學習為主,以完成考試題目為準,以完成教材內容為先的教學常規。其次,應大力創造“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沉浸式”地“觸碰”語言,在語言環境的熏陶之下自然而然地形成語感,再從語感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及其豐富的現實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對于語言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再次,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不僅要投入學習情境,更要注重自身對語言的體驗感,將外部的語言學習,內化成為自身的語言乃至文化素養,并由此熔鑄成為能夠對外輸出的語言交際、寫作、歸納、總結、探索等實踐能力。
2.對英語教師的具體要求。首先,極力避免單純而刻板的語言知識教學。其次,設計實踐性強、具備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教學方式,設計靈活性強、創新度高、與社會實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貼合的教學內容。再次,不要將寫作教學局限在單一的寫作能力的培養當中,而要以之為媒介,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引導其發展與之相匹配的思考能力、創新意識、交流方法以及學習策略。
這樣,就能跳出舊式英語教學“做題家”的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需要強調的是,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明確,英語寫作是工具而不是目的;進行寫作教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獲得寫作能力,還應當探索和研究學生通過寫作能夠獲得什么。在這一前提下明確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才能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三、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新課標持續推行的當下,初中英語教學無疑正迎來新的發展前景和新的教學氛圍,但在這一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尚待解決的共性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傳統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流程為:教師布置寫作任務、給出寫作要求,學生完成寫作任務,教師評改學生寫作內容。
這一教學模式呈現出機械性的特點。一方面無法讓處在青春躁動期的學生靜下心來體會到英語寫作的樂趣,無法使學生高效率地轉化英語寫作的“增長性”價值;另一方面不利于教師教學的開展,導致寫作教學成為“如何按要求完成一篇英語作文”的單一化應試教學,而非綜合性的素質教學。這樣一來,鍛煉的只是學生的做題能力和應試技巧,英語教學中本應該包含的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價值引領完全無法呈現。
(二)學生語言能力不足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詞匯量不足、語法學習不夠系統、英語語感匱乏,這使他們無法準確有力地表達,處于句式單一、語義歧義、詞匯重復率高的寫作困境。
(三)教學方向容易偏向考試導向型
這主要表現在學習評價和反饋模式上。教師直接對學生的英語作文進行批改,圈出錯詞、錯句、語法錯誤,而后給出評分,并要求學生改正錯誤。這樣一來,寫作教學就只是教給了學生如何正確地處理英語文本,造成學生對寫作教學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大打折扣。久而久之,英語寫作教學的作用就只剩下了“如何應對考試題目”,其對學生個體素養的提升作用就完全無法發揮出來。
四、新課標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淺探
初中英語寫作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語言輸出實踐,教師的引導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要注意及時調整引導學生的方法,力圖在破除英語寫作教學弊病的同時,實現課程升級。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逐步形成三觀的階段,學生大多具有強烈的表達自我的需求,所以應當鼓勵學生通過表達自我來培養自我意識。因此,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要求,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自我的空間,讓學生能夠運用英語寫作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所感所思。這就要求教師對于寫作材料和主題的選取應當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和各類社會熱點。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1 “This is me!”中“Introducing yourself”模塊為例,這一部分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介紹自己。在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介紹的寫作時,教師鼓勵學生有所創新:不要只寫自己的姓名、年齡、生日等基礎信息,也不要生搬硬套一些對于美好的個人品質的闡述,而要嘗試表達自己最想表達、最想被別人關注的部分,如自己的愛好、喜歡的電影和書籍、講一件自己的趣事、表達對未來三年同窗生活的展望等,甚至可以允許學生使用多媒體來進行一次綜合性的自我展示。
由此,教師不僅可以啟發學生對寫作內容進行多樣化、多角度處理,還能極大引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二)明確學生的學習責任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不可能單純只通過教師的拆分講解與耳提面命就能內化為學生的自身素養。要想讓學生真正具備學習能力,就要使學生投入到學習情境當中,讓他們有實踐和鞏固所學知識的機會,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學習心得,自主鍛煉學習能力的過程。初中階段的學生往往無法自覺投入到這一探索過程中,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明確自己在學習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應當做什么、完成什么任務、承擔什么責任,再將這些環節串聯起來,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學習節奏和學習方法。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3“Online tours”中,Study skills模塊包含一系列圖表,教師應當將本單元寫作教學的重心放在引導學生對表格的處理上。要完成Introduce a country的寫作任務,首先要引導學生明確寫作時要介紹哪幾個方面,并以此為主線設定框架,比如可以包括:About the country、Places to visit以及作為補充部分的Money、Weather、Best time to visit等,再搜集相應資料后歸納到所對應的圖表中。
由此,學生可以鍛煉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完成了對寫作結構的設計。在此基礎上,學生明確了自己在寫作準備階段的責任,把握了寫作應具備的學習能力。
(三)教學內容的擴充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為學生增加教材外的信息和內容,有利于學生擴充寫作材料庫,使其表達更加豐滿、更具價值。
例如,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5“Art World”的寫作主題可以定為“The Art Form I Like Best”。要完成這一主題的寫作,最重要的就是學生能夠掌握關于各類Art Form的準確英文表達,及其歷史、特征、代表藝術家等,這些內容就需要由教師來幫助學生進行補充。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自己搜集信息;也可以在課上引入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紀錄片和視頻;還可以在課后鼓勵學生做英文版的藝術家專欄等。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還能幫助學生提升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一門實用性學科,其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勢必要隨著現實需求的更迭不斷更新與調整。學校和教師應該注重更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積累寫作素材,使英語寫作教學內容更加貼合現實生活,使學習方法更具靈活性和開放性,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從而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促進學生成為新時代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學一.新課標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質量提升路徑[J].新課程(中學),2019(5):160.
[2]李藹蕓.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2(16):75-77.
[3]江建美.核心素養導向下初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22(10):88-90.
[4]楊桂蓮.寫作錦囊:基于教學評一致理念的初中英語寫作載體設計與實施[J].試題與研究,2022(6):68-71.
[5]朱天穎.促進初中英語寫作有效教學的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22(5):133-135.
[6]葛春喜.準確應用評價 提高寫作水平:初中英語寫作中教師評語的運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2022(4):51-53.
[7]王世兵.教育信息化視角下初中英語寫作有效教學模式研究[J].家長,2021(3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