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意識是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目前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的熱點內容。因此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應該著力于挖掘英語文本中蘊含的文化元素,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本文先闡述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在明確當前小學閱讀教學實際現狀的基礎上,從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經典故事元素、品鑒中西節日文化、鏈接生活場景元素、借跨文化交際活動等五個方面,探討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文化意識;文化差異
作者簡介:吳細妹,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黃塘中心小學。
在小學英語新課標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的內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也開始受到重視。在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文化意識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里,小學英語教師普遍忽視了對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導致小學生對于中外文化差異的認知水平存在顯著不足,同時也很難形成較強的跨文化意識與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必要結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基本現狀,探索在學科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具體舉措。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育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做好學生文化意識培育工作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很多學生對于英語學科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心理抵觸,對于閱讀的學習興趣也不高,存在明顯的被動學習態勢,這也導致英語閱讀教學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做好學生文化意識培育工作的同時,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引入較多趣味性閱讀材料,能夠顯著提高閱讀教學的最終效果。
(二)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英語教師做好學生文化意識的培育工作,能夠較好地改善課堂閱讀教學的整體氛圍。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跟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少,導致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很難完成預期的教學任務。但在重點培育學生文化意識以后,教師就可以在閱讀教學中跟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立足于英語文化設計一些豐富有趣的閱讀互動,改善閱讀教學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
(三)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也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以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較多教師都過于關注英語單詞、句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并沒有做好文化滲透等工作。這也導致學生的英語能力停留在“紙張英語”層面,英語口語能力非常一般,同時對于英語語言的掌握深度也比較有限。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育現狀
(一)對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理解不到位
結合當前小學英語學科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小學生對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內容的理解都不到位,甚至不少小學生無法準確說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點。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并沒有系統地講解中西方文化差異。而小學生平時無法通過互聯網等途徑搜集自己所需的信息,在教師沒有進行過多講解的情況下,他們很難掌握完整的中西方文化差異相關知識。
(二)文化審美與鑒賞能力一般
通過觀察小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現狀可知,較多小學生的英語文化審美與鑒賞能力較低,無法感知英語語言的藝術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英語讀物數量比較少,對于英語語言藝術的認知還比較模糊。一門語言的藝術底蘊是非常深厚的,在沒有足夠閱讀量的情況下,是很難完善了解語言藝術,也就無法感知英語語言蘊含的文化元素。
(三)跨文化交際能力非常有限
目前我國很多小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非常有限,“中式英語”情況比較明顯,這也說明了小學英語教師并沒有真正重視學生的文化意識培育工作,在學科教學中沒有做好跨文化交際訓練。特別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接觸較多跨文化材料。而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如果沒有充分發揮這些跨文化材料的價值,那么就很難引導學生培養較強的跨文化意識,最終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很難得到較好提升。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育學生文化意識的有效策略
當前很多小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都不算太高,導致他們的學科綜合素養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閱讀教學環節可以較好地滲透文化意識培育工作,使得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較好地感知西方文化,明確中西方文化差異的關鍵內容,最終引導學生形成較強的文化意識。
(一)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展現中西方文化差異
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直觀展示中西方文化差異,降低閱讀教學的難度,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興趣。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層次有限,很難快速掌握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內容,給閱讀教學的有效展開帶來了較為顯著的阻礙。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中,可以將枯燥的英語知識,轉化為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模態信息,提高這些信息內容的趣味性,加強學生對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內容的掌握水平。與此同時,小學英語教師還要做好小學生興趣愛好的調研工作,并將其融入多媒體教案中。這樣,基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英語閱讀教學就會變得更加簡單,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水平。
在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起)三年級上冊Unit 4“My Family”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展示關于中西方家庭成員的差異。西方家庭成員中,姐姐和妹妹都用“sister”表示,這在漢語語境中是不存在的。這種情況也是文化環境造成的。在中文和日文中,需要通過年齡信息來判斷對方是否為自己長輩,從而使用對應敬語。但西方文化并不在意對方的年齡,因此也沒有必要在詞匯上加以區分。教師在課堂環境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姐妹、堂姐妹、叔伯舅等家庭成員的中英文表達差異,接著還要引入一定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里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英語動畫片中關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內容,使學生可以結合閱讀材料深入感知這些差異內容,形成初步的文化意識。
(二)引入經典故事元素,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引入一些經典英語故事,通過這些故事引導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培育他們的英語意識。小學生都非常喜歡聽故事,因此教師提高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故事占比水平,可以較好地優化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在具體篩選英語故事的時候,教師既可以直接選擇西方名人的經典故事,也可以考慮選擇一些關于展示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繪本閱讀材料。但無論選擇哪些故事,教師都要保證故事材料中可以集中體現英語文化元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文化熏陶,潛移默化地提高他們的文化意識。
在北師版小學英語五年級Unit1“Jobs”一單元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一些國外成功人士的故事,具體有比爾·蓋茨、喬布斯等。在選取這些故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一些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內容,使得學生在閱讀經典故事材料的時候,可以直觀感受到國外企業家的奮斗思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展示馬云、柳傳志等國內企業家的奮斗史,并從中比較中外文化對于企業家的影響,順帶完成“Jobs”單元的教學知識點。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考慮引入一些工作主題相關的繪本資源,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工作環境,并從中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優化課堂教學氛圍。
(三)品鑒中西方節日文化,提高課堂教學深度
中西方文化差異在節日方面表現得非常顯著,不僅僅體現在節日種類上,同時還體現在節日文化方面。小學生非常喜歡過節日,同時也對節日蘊含的故事文化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品鑒中西方節日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感知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目前小學英語課本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提及了中西方節日文化。因此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從這些內容入手,通過多篇課文構建群文閱讀教學模塊,提高學生對于中西方節日文化的感知水平。在閱讀教學結束以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談一談對中西方節日品鑒的感悟,鞏固課堂教學的知識,培育學生的文化意識。
在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起)六年級Unit4“Birthday”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入外國小朋友慶祝節日的場景,然后再讓學生回憶自己過生日的畫面,使得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產生較強的吸引力。在這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中外小朋友慶祝生日的不同場景,并說出這些不同之處所體現的文化差異。在自己以后過生日的時候,也可以嘗試增設西方小朋友過生日的獨特內容,更好地感悟西方文化元素。在學生掌握Birthday相關教學內容以后,教師可以將課堂教學內容拓展到中外不同節日文化方面,引導小學生了解萬圣節、圣誕節、復活節、愚人節等多種節日,并了解這些節日蘊含的文化。這項內容也可以設計為課后閱讀作業,由教師收集不同國外節日的閱讀材料,同時還要增設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的介紹材料,讓學生在課后時間里進行閱讀,明確中西方節日文化的異同點,并說出自己對于中西方節日文化的感悟,增強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水平。
(四)聯系生活場景元素,滲透中西方文化意識
中西方文化差異在生活環境中也有較為顯著的體現,具體有服裝、飲食、社交等。這些差異是中西方歷史文化沉淀下的結果,同時也彰顯了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包含中西方文化在生活場景中體現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差異內容,實現中西方文化的滲透。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也要關注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保證閱讀材料可以被學生充分理解。這也要求教師可以全面貫徹以生為本的相關理念,關注小學生在英語閱讀全過程中的具體感知體驗情況,并結合實際現狀進行靈活的調整。
在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起)英語四年級Unit 7“At the Restaurant”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立足于餐飲領域,進行中西方文化意識的滲透。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教師應該選擇一些關于西方餐廳對話的閱讀材料,或者系統性介紹西方餐飲習慣的趣味閱讀材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要側重展現中西餐飲文化的差異,并將其展現在日常飲食習慣方面。在具體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教師一定要關注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層次,保證閱讀材料能夠較好地契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具體表現,并適當介入其中進行閱讀指導,保證小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知中西方文化差異,并且立足于文化角度更好地認知這些差異內容,形成較強的文化素養。
(五)借跨文化交際活動,錘煉學生綜合素養
小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也應該適當開展一些跨文化交際活動,使得學生能夠將自身的文化意識落實到實踐場景中。事實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但是整體上還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如果不能讓學生親身參與跨文化交際活動,那么他們對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內容依然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面上。因此,教師一定要在閱讀教學之余,組織開展一些跨文化交際活動,錘煉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這些跨文化交際活動既可以直接在課堂環境中設計一個小型游戲,也可以直接布置成課后作業,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充分參與其中,強化他們的文化意識水平。
在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起)四年級下冊Unit 8“Talent Show”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于學科教學內容開展一些跨文化交際活動。“Talent Show”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在于學會詢問國籍和描述事物的常用句型,并能夠通過課文故事意識到每個人都各有長處。在跨文化活動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環境中展示才藝,但需要使用英語進行才藝介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閱讀的成果,不要出現小瞧別人表演而發出嘲笑等情況。在課后時間里,教師也可以布置英語角等實踐作業,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里結合自身的英語學習成果和英語閱讀收獲,進行跨文化交談。比如設計“這里是紐約”等活動,使得學生扮演紐約街頭藝人、商店老板等角色,展現完整的國外生活場景,進一步錘煉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素養。
四、結語
綜合來看,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育學生文化意識是非常關鍵的,可以顯著提高英語學科教學的最終效果。英語教師也應該充分明確培育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性,逐步貫徹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相關理念,改變學科教學的整體格局。在具體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英語教師應該靈活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同時還要結合閱讀教學內容引入一些趣味故事元素,激發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從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設計一些的簡單易懂的閱讀活動,強化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謝逸羚.例談基于文化意識培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校園英語,2021(16):205-206.
[2]楊雨花.核心素養觀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之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J].校園英語,2021(19):204-205.
[3]凌靜.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提升文化品格素養的策略研究[J].啟迪與智慧(中),2021(8):39.
[4]陳慧.基于文化滲透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2021(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