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萍
(江蘇省宜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江蘇宜興 214200)
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僅有益于學生,更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在高中教學中教師實行以德治班,可以在有效地管理學生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行。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在高中僅僅只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并且采用以德治班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課堂學習中,都可以感受到德育教育。
在高中的教學中,學生和教師的接觸最多,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道德素質,通過自身的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教師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首先,一定要明確德育教育的真正內涵,這樣才有助于在高中教學階段順利開展德育工作,并且,也一定要尊重學生,這也對學生的學習有積極的影響,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時間意識時,一定要從自身做起,自己在上課時就一定不能遲到,嚴于律己,從而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也會有效地改善部分學生上課時遲到的現象。除此之外,大多數的教師都要求學生一定要注重衛生,在自己座位的周圍不可以有垃圾并且一定要保持班級的整潔,這就要求教師自己也一定要講究衛生,在教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衛生,衣服一定要干凈,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出為人師表的作用,在各個方面都要對學生有積極的影響,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將自己的行為進行規范。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過程就是培養學生道德水平提升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地理解并分析道德素質的真實內涵,教師通過自身的行為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1]。最后,想要通過教師的引領來實現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搭建師生間良性溝通渠道也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對學生成長影響深遠。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觀察與了解,找出當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與困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讓學生想要跟隨教師的腳步進行自我德育素養的有效提升,在學生心里搭建一座“豐碑”,讓學生在未來成長的道路上有所指引,實現學生的健康發展。
教師在發揮自己引領作用的同時,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以及道德觀念。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所以教師也要注重自己道德品質的提升,并且教師無私奉獻、積極向上的教學態度也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學生長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其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往往不是大眾所想象得那般親近。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想在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就一定要改善師生間的關系,要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當學生喜歡一個教師,進而才會去尊重他,才會去喜歡他所教學的課程,進而才能服從教師的管理。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溝通方法,有效地搭建師生間良性溝通渠道,在線上通過QQ、微信等聊天軟件,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回訪,可以在用匿名對話等形式,有效降低學生的抵觸情緒,讓學生可以真正地將自身遇到的問題與教師進行分享,并得到更好的解決建議,幫助學生處理生活以及學習中的困難;而在線下教師更應該發揮自身的引領的作用,教師可以在自習課時,抽出一部分時間和學生去操場進行游戲。高中的學習節奏對于學生來說很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感到壓力很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放松,舒緩自己的壓力。教師可以組織男生一起打籃球,將他們分為兩個隊伍進行比賽,教師可以充當裁判,既能讓學生體會放松的樂趣,也能加強班級男生之間的友誼,并且,教師參與其中,學生和教師的距離也可以在游戲中拉近。與此同時,女生可以結伴在樹下聊聊天,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如果心里有問題的學生也可以主動找到教師,將自己的心里想法和教師說說,并且教師對學生的問題也要對其進行解決。這種教學方式也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學生也能與教師成為好朋友。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每周開展一次交流會,讓學生可以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教師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在班級建立溝通角、定期召開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真正地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如果學生之間存在矛盾,其也可以向教師提出,教師對事情進行深入的了解后,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之間存在的問題,進而鞏固學生之間的友誼。除此之外,如果有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言行舉止存在疑問,又不敢在課堂上說出來,教師也可以讓這些學生寫個小紙條,不用留下自己的名字,這些學生可以把認為教師的錯誤,或者想對教師說的話寫下來。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深入了解學生眼中的自己到底是怎樣的形象,并且,教師也可以對學生提出的錯誤進行改進,這也是一種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的方法。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和教師的關系也會一點點升華,逐步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當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拉近后,教師就更容易在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更容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且,當教師發現學生德育存在問題時,也可以更好地開導學生,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對教師解決學生問題也有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也能解決學生德育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課堂都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并且在當下的高中教學中,大多數的學生都對多媒體技術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結果,所以在現如今的教學環境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授課,將教學形式進行創新。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德育工作,學生應發揮出主導作用。教師可以每周抽出一節課為學生播放有教學意義的影視資源,使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受到各種優秀品質的感染,或者教師為學生播放相關的音樂、電影,在這些內容中都包括各種優秀品質,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自己這種優秀品質,并且這種包含趣味性的德育教育也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學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后,教師也更容易對學生進行管理。除此之外,在寒暑假期間,教師不能有效地管理學生。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在完成假期作業期間遇到難題也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教師也會積極給予回答,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與此同時,在寒暑假期間,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學生進行面對面溝通,如果學生在生活中存在自己不能解決或者自己有疑問的事情,學生都可以聯系教師,詢問教師解決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師在假期也可以在線上為學生開展交流會,增進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并且也能在假期有效地開展德育工作,便于教師的管理。在創新教學模式的情況下,還應對學生的參與興趣進行充分的考量,從根源上提高學生德育學習熱情,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作用所在,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內容,更好地對高中德育知識進行感悟與理解,并內化于心,充分了解到教師在進行學生培養中付出的努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育培養活動中,助力學生發展。
在教學形式創新的過程中,也是教師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將學生的實際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以及落腳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新活動,讓德育教育更受學生歡迎,真正地融入學生內部,為學生帶來深刻影響,有效助力學生發展,讓“以德治班”發揮更大效用。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而家庭是學生生活的地方,二者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著不同的影響,由此可見,如果教師想“以德治班”,在教學中開展德育工作,那么就一定要將家庭、學校相融合,在家庭和學校中都要開展德育教育。學生在教學課堂中不斷地學習知識,同時,家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輔助作用,家校相輔相成,互相成就,才能有效促進德育教育更深入、更全面地開展。
例如,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家長會,通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狀態,以及學生對待家長的態度,教師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成績告訴給家長,也可以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夸獎,讓家長也可以深入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真實成績。家長在家長會中也可以多和教師進行交流,將學生的身心情況都告知教師,這更有益于開展德育教學。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每周末都開展家訪活動,教師去學生的家里,進一步和學生以及家長進行交流,有效地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并且,家長有關孩子的問題也可以讓教師進行解決,進而也可以有效地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使學校和家庭得到有效融合,更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并且,教師和家長的交流過程中,也可以達到意見上的統一,雙方各司其職,在教育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這種促進家庭和學校溝通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在家也應該積極幫助家長,包括幫家長做家務或者力所能及的農活,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道德意識。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和家庭相關的活動,如開展“家庭勞動小能手比賽”,每位同學在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幫助父母洗衣服,給父母做一次晚飯,在父母過生日時為其準備小蛋糕或者小驚喜,通過開展這些小活動,讓學生在家庭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雖然學生在家里能做的事情不太多,但其努力工作的過程父母看在眼里,也一定很暖心。
家庭和學校互幫互助,協同工作,更利于教師開展德育工作,更利于教師實行“以德治班”。學生在家庭勞動中也能懂得父母的辛苦,既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也能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并且,開展家校活動,也能促進家長和教師的交流,使教師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學生在家的狀態。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工作,包括開展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教學課堂和開展創新型的教育工作,讓學生在德育教育中也能體會到樂趣,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側面地促進德育工作更好深入。
例如:學校可以組建各種社團,包括舞蹈社團、羽毛球社團、書法社團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和興趣進行選擇,通過參與這些社團,有效提高學習積極性,并培養興趣愛好。除此之外,教師在周末可以帶領社團學生去敬老院、孤兒院等地方,讓學生貢獻出自己力量幫助別人。在敬老院,學生可以陪老人聊聊天了解老人的生活狀態,更加懂得關愛別人。這種德育工作的開展,能夠讓學生深入地了解到德育工作的真正內涵,并且能夠用心去體會到德育教育。與此同時,教師帶領學生去孤兒院時,學生可以拿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書本或自己穿不下的衣服,捐助給孤兒院的孩子。并且教師可以讓舞蹈社團的學生教小朋友們跳舞、唱歌,為小朋友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進一步讓學生珍惜現在的生活。與此同時,學生也能真正意義上理解德育教育。而在多種德育活動的背后,展現出了無私奉獻以及關愛他人的精神內核,也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依舊保持著一顆仁愛之心,努力地對社會釋放善意,關愛弱勢群體,更好地助力學生德育教育發展。在參與德育活動時,學生將在潛移默化中接收到相關教育,也將進一步提高學生德育內容的學習熱情,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所在,并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實現全體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讓同學們將德育精神進行傳承與發展,為社會的和諧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學校建設多種類的社團活動,開展多類型的德育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深入了解德育內容,學生的道德素質也會得到明顯提升,與此同時,也有助于教師的“以德治班”,也有益于教師對班級的管理。當學生在德育工作后,既能體會到活動的樂趣,也能培養道德意識。通過多開展這類的公益活動,教師也可以提升管理班級的效率,進而有效達到“以德治班”的教學目的。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高中實施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順利開展德育工作,可以有助于學生道德意識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在提高高中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質,也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與此同時,高中生也應該正視德育工作,完成其在學生時代應完成的任務。由此可見,在高中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實行“以德治班”是極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