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雷建輝,張天羽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000)
在大健康視角下,積極推進“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化健身”邁進,對于提升全民身心素質、構建和諧社會等諸多方面具有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目前政府積極從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動全民科學化健身的順利進行,以咸陽市為例,咸陽市的大量籃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門球場、游泳池等向市民免費開放,部分在現階段相對稀缺的體育場館資源以最低運營成本價進行低收費開放。此外,咸陽的校園運動場也不限制群眾進入,共享使用。每年舉辦咸陽渭河城市徒步大賽、民俗體育嘉年華、全民健身運動會等活動。農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示范社區、健身智能社區、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等項目逐步開展。截至2020年底,咸陽城市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達到95%、鄉鎮農村健身工程實現全覆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以上。此外,咸陽職業技術學院也積極與社區聯手,開展“國民體質監測”活動,旨在提醒社區居民關注自身健康,接受積極、活躍的健康生活方式,喚醒人們參與運動的意識,使居民能夠初步掌握正確、科學、有效的健身方法進行體育鍛煉。總而言之,“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化健身”轉化是時代發展的訴求,是提升全民體質的根本需要。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其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進和實現具有決定性影響,但在對我國現階段青少年體質數據進行調查和分析中發現,他們身體素質的發展情況是急需改善的,我國現階段還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對于孩子也是非常溺愛,幾乎會滿足孩子所提出的一切要求,然而他們平時除了生活和學習卻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他們在這種環境下長大體質就很可能越來越差,在平時的新聞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在升國旗或是課間操的時候學生暈倒的新聞,很多學校的體育課也都無法有效開展,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導致了這一現狀的出現。不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與同處于亞洲東部的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存在明顯不足,青少年近視率和超重率明顯高于亞洲東部的國家,而現階段國家體育總局也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體質下降問題。為了更好激發他們的體育鍛煉興趣,就必須對其進行科學并且有效的體育指導,讓青少年們能夠掌握更多的運動鍛煉方法,并在這一時期就具備終身體育的理念。
在全球醫學界都已經明確肥胖癥的危害性,全球肥胖人群的數量也是非常巨大的,每年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中政府都會拿出一定的費用來支持對肥胖患者的治療工作,現階段,我國肥胖人群的總體數量已經接近了1億人,在城鎮地區的體檢工作中檢查出肥胖癥的概率接近13%,城市地區的肥胖人群數量越來越多,更為嚴重的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也開始出現肥胖趨勢,我國每年肥胖人群的增加比例和數量都要高于全球國家的平均水準的,而針對減肥的產品也是五花八門的,有保健品、藥品、外用類產品、茶類減肥產品和各類減肥設備儀器等,不過世界公認的最有效的減肥方式仍然是合理控制飲食,并且要對肥胖人群的體育鍛煉進行更加專業科學的指導。
長久以來,我國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反復地說過,適當的體育鍛煉對于有效管理和控制慢性病具有重要意義,以糖尿病患者為例,日常的運動鍛煉不僅能夠較好地改善患者體質,同時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工作也是有著積極影響,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能夠更加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實際血糖水平,同時體內的胰島素會更為敏感,對于他們進行減肥以及實現血脂和血壓的穩定也有很大幫助,人體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降低了。從全世界的范圍內看,美國糖尿病協會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即要想更加有效地提升人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一項重要舉措便是進行適當的抗組訓練和有氧鍛煉,同時適量的體育鍛煉還能夠起到良好的降壓作用。從相關的數據資料中能夠看到,每進行一次耐力運動人體的血壓可以降低6mmHg左右,并且血壓降低的持續時間可達20小時以上。對于心梗等慢性疾病來說,我國很多醫學專家也明確地說明采用運動鍛煉的康復治療方式比靜養這種方式更為有效,同時在此過程中也需要更多的專業運動健身人員進行監督和指導工作[1]。
現階段,我國社會已經明顯步入了老齡化階段,在2018年的人口普查工作中更是發現全國已有接近20%的人口屬于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而預計到2025年時這一數字將達到3億,我國那時將成為超老年型國家。這對于健康中國戰略的順利實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提升我國老年人的生存狀態和生活質量,就必須對老年人進行更加科學化的運動健身指導工作,為他們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運動健身計劃,有效預防各類慢性病的發生,不斷提升我國老年人群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
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中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增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參與健身的熱情。在新時代背景下,應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為了更好地推進“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化健身”邁進,必須要全力做好對專業運動健身指導人才的就業指導工作。
首先,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老百姓都已經形成了初步的運動健身意識,更多的人也愿意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之余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見在我國健身行業是有著很好發展前景的。在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大背景下,我國各地區的健身俱樂部不斷增加,其所提供健身器材也越來越先進,硬件條件確實得到了很大提升,但軟件條件卻沒有與之同步,在行業中是明顯缺乏專業的運動健身指導人才的,而健身俱樂部為了更好地運營和發展就不得不在社會上招聘相應人才,有些健身教練在沒有取得崗位資格證的情況就上崗,并且從業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年齡結構也還不夠完善。其次,高校的專業運動健身指導人才也存在著嚴重的流失問題,在我國整體就業環境的限制下,從高校畢業的專業人才更愿意去從事教師這一職業,沒有全面認識社會體育的具體工作內容,認為相關工作也沒有發展前景,因此,一定要讓他們更全面地認識到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前景,各地區的主管部門也要做好專業運動健身人才的就業指導工作[3]。與此同時,還應著力提升高校專業運動健身指導人才的培養質量,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實踐技能和實操精神的培育,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全民科學化健身的實現提供人才儲備。
我國要想從“全民健身”順利地邁入“全民科學化健身”時代,那么在行業和市場中就必須具備更多樣性的高素質專業運動健身指導人才,這對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就提出了更高要求。1.在培養運動健身指導人才的過程中,應有效融入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相融合的理念。在我國“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化健身”邁進的進程中,參與體育健身的人群無法得到專業的運動指導以及他們不夠了解相應的醫學知識都是很大的限制因素,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預防疾病是要遠遠比治療疾病重要,如果能夠將體育健身與醫學有效融合,用醫學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去整理各類運動健身方法,這樣運動處方也將更具實效性和規范性。高校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重點培養“體育與醫學相結合”的高素質運動健身人才,對參與運動健身人群應進行科學系統化的指導工作,高校可設置相關專業并提供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讓“體醫結合”的相關專業迅速發展起來,學生也能夠全面地掌握體育鍛煉與醫學方面的知識,這樣所培養出的人才就能夠更好地指導社會大眾進行體育鍛煉,同時還有豐富的醫學常識,這與當代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也是較為適應的。2.在“體醫結合”的先進理念,對于高校的醫學專業來說,他們也應重點培養這方面人才。我國各地區的醫學類院校應逐步轉變傳統的公共體育的教學模式和方式方法,讓學生也能夠全面了解運動健身方面的相關知識,并重點培養他們開具運動處方的能力,在“體育與醫學相結合”的理念下應不斷豐富他們在這方面的理論知識并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讓更多的學生在畢業后從事健康指導和健身促進的工作中,豐富我國社會體育管理事業的人才儲備,在運動健身指導工作中發揮出醫生的指導和監督作用[4]。
對于那些在全民健身隊伍中運動能力較強并且有較強號召力的骨干人員來說,應充分地發揮出他們推動全民健身科學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做好對他們的培訓和教育工作,不斷完善他們在體育運動健身方面的知識儲備,向他們不斷普及在體育運動方面的各類理論和專業技能,同時也要幫助他們掌握相關的醫學基礎知識,在社會體育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出他們的積極作用,只有他們具備了較強的體育運動知識和專業運動技能后,他們才能更好地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科學化的健身鍛煉。另外,各地區的健身俱樂部還應實現與當地社區部門的有效聯動,為轄區居民建立完善的運動健身檔案,并積極推進健康管理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先建立居民的運動健身檔案,之后健身俱樂部的健康管理人員應對檔案內容進行科學評估并開具運動處方,給予相應的健身指導并對其健身過程進行監督和評價,整個過程能夠大大提升居民參與運動健身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同時也有利于健身俱樂部在當地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號召力,健身教練為社會大眾提供更加專業的運動健身指導意見,充分保證了居民的實際健身效果[5]。
我國健身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巨大的,城鎮居民的健身意識不斷增強,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健身鍛煉中。然而卻還存在著一些人工作太忙而無法及時鍛煉的問題,如果能夠順利地推進家庭健身教練的簽約模式,那么每一個家庭都有了各自的專業健身教練進行監督和指導,在全面掌握他們健身需求和身體實際狀況的基礎上,健身教練將為他們制定全面的運動計劃并全程跟蹤他們的運動健身過程,教練的核心工作就是要為這個家庭服務,并及時改善每一個家庭成員身上的健康問題。針對家庭的實際情況為每一個成員都制定健身計劃并合理安排他們的飲食,將兒童發育不良、增強體質和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有效改善,對常見疾病進行有效預防,實現全體家庭成員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化健身”的邁進需求及“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化健身”的邁進路徑兩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和探討。在我國全面推行“大健康”理念的形勢下,我國正處于從“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化健身”邁進的關鍵階段,應更加專業并且科學地指導社會大眾進行運動和健身,實現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有效融合,保證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的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