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梅 粱榮生 林適峰 陳明珠 陳婉瓊
(1.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2100;2.泉州市中醫聯合醫院,福建 泉州 362100)
全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會議明確了立德樹人的核心地位,科學回答了高校培養人才的根本問題,強調了課堂教學是全面深化課程思想教育改革的主渠道、責任田,將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到戰略高度,為高校教育事業指明了方向。這意味著思想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教育專業教師的任務,也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職責,真正地推動了思想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構建出全程、全員、全方位育人的一種教育樣態,使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頻共振[1-2]。
“藥理學”課程思想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課程為載體,將德育元素無聲融入高校專業課教學中,但并非將所有課程都當作思想教育課[3],思想教育是一種理念,與顯性思想教育課程不同,專業課旨在傳授專業知識、培養技能,由于知識結構的特點,需運用德育思維充分提煉專業課程的文化基因結合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實現思想教育與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合。“藥理學”課程是每個醫學生的必修課,具有藥學、解剖生理學、生命科學、倫理學等多學科理論交叉的特點,授課過程中主要介紹臨床常用藥物的作用、應用、不良反應及用藥注意事項等知識,這就會涉及醫藥文化、醫學倫理、人文關懷、動物倫理、醫患溝通等醫學人文精神[4]。針對藥理學的課堂,如何在授課過程中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有機融合,是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核心目標面臨的現實問題[5-7]。
藥理學為實現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的育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從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設計、教學案例和考核評價等多方面進行專業課思想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課程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圍繞教學目標,利用國家教學資源庫進行線上線下教學,搭建《藥理學》資源庫,開展課程思想教育改革,以培養“德技并修、志誠業精、濟世惠民”具有強烈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使命,深化“深度校企合作,全程職業模擬,共育德技雙馨人才”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敬業奉獻、精益求精、弘藥濟世精神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課程肩負著建立“職業人”主要價值取向的使命,“愛崗敬業”“弘藥濟世”“精益求精”“求是創新”是本課程的思想教育焦點。
以解熱鎮痛抗炎藥為例,發熱、疼痛、炎癥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常見的癥狀,以發熱患者案例導入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引起學生的關注,引入退熱藥和感冒藥常見成分——解熱鎮痛抗炎藥。觀看兩位年輕人購買大量感冒藥提煉冰毒被判刑15年的新聞報道,增強法律意識、樹立良好職業道德觀。以“27歲研究生混服感冒藥入院不到7天就不幸離世”的真實案例啟發學生思考感冒藥不能混成的原因,引出藥物不良反應,培養學生總結分析能力和愛傷觀念,理解“量”的概念,使同學們認識到科學用藥的重要性,提高合理用藥服務能力。并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根據人文素養與專業知識并重的思想教育理念,結合現代教育技術,在理實一體化模擬藥房和職教云等線上線下平臺開展“學—練—做”三段式教學,依托典型工作任務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激發職業體驗,培養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及倫理規范。
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思想教育,以熟悉的感冒藥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提升了教學內容的新穎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探索專業知識的同時形成科學思維,將遵紀守法、敬業奉獻和愛傷精神植根于課堂,使學生內心樹立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理想信念,產生德技并修、濟世惠民的民族自豪感,完成“藥理學”課程教學的思想教育目標。
課前教師利用教學平臺(職教云、超星學習通)發布融合思想教育的任務和教學課件、視頻等學習資源,確定解熱鎮痛抗炎藥的項目任務是感冒藥常見的解熱鎮痛藥并學會根據患者感冒癥狀推薦最佳感冒藥并用藥指導、處方分析和藥品說明書解讀,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醫患溝通技巧,將技能領域轉化為知識領域,將素質領域升華至德育領域。
課前學生線上查閱資料自學,激發情感,課中以真實案例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體會醫者仁心,掌握問病薦藥方法,在模擬藥房中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擬實訓”的項目教學法,教師進行知識講解和示范,學生分組訓練邊做邊學,最后教師總結評價和學生互評。
“藥理學”課程標準的制定有利于指導課程思想教育教學設計和實施。課程思想教育目標源于職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和課程自身特點。教研室結合“藥理學”課程特點和德育內涵,根據職業崗位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能力需求,融合藥師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知識能力要求,著眼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藥理學”課程思想教育課程標準,指導“藥理學”課程思想教育教學的具體實施,秉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的教學思想,基于典型案例,科學設計任務,創新教學方法,實現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弘藥濟世的精神,樹立安全、合理用藥的觀念。
教學團隊是課程思想教育教學的關鍵。課程思想教育的主導是教師,教師在藥理學教學中推進課程思想教育的實施,提升了德育意識的同時也遇到了更多挑戰。本校藥理學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學團隊以立德樹人根本,找準坐標和方向,還邀請了思想教育專業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相融合,彌補專業教師在思想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局限。團隊共同研發體現思想教育目標的課程標準、共建課程思想教育資源庫、共同教研,提升團隊的整體德育能力。
藥理學課程思想教育建設的難點是如何找準藥理知識與德育元素的切入點,做到潤物無聲、春風化雨,形成課程思想教育體系。實驗教學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生除了尊重人體還要尊重為醫學事業付出生命的動物[8]。藥理學含有豐富的德育素材及元素,在授課過程中巧妙地運用這些素材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9]。教研室圍繞本課程德育目標,確立各項目的思想教育設計思路,如屠呦呦教授研制抗瘧藥物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慶大霉素(慶祝中國共產黨第九次代表大會以及慶祝工人階級偉大勝利的抗生素)和結晶牛胰島素的誕生、陳克恢教授在中藥麻黃中提取了麻黃堿(與冰毒結構相似),等故事來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同時引出麻醉藥品成癮的機制進行法制教育等,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培育科學精神、仁愛精神,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將思想教育與知識相融合,挖掘教學知識點中的德育元素,為課程思想教育找到落腳處,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實施手段[10-11]。
創新的教學方法是增加課程思想教育趣味性的保障,課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整合線上線下思想教育教學資源,搭建思想教育資源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除了課堂教學還拓展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如健康知識宣講、入社區用藥宣教,將課程思想教育融入課上知識內化階段,通過PBL教學法、任務引領的案例或項目,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小組合作探究、任務驅動學習中,理解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時體驗“愛崗敬業”“工匠精神”等職業素養,形成職業認同感,實現了“知識內化”和“價值引領”的統一。
課程改革經過三年的運行,成效初顯,得到了廣大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學生對“藥理學”課程的滿意度提高,教學評教反饋良好。實習單位或企業對實習生、畢業生評價較高,一致認為其“三觀正”“講誠信”“守規矩”“重承諾”。“藥理學”課程思想教育改革也推動了藥學、臨床、護理等專業的課程思想教育改革。
針對學生,通過道德、能力、成長三個維度,構建教學過程與評價結果為一體、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并重、職業素養與技能提升共存的思想教育評價模式,實現思想教育效果的立體化評價。
針對教師,在原有評教體系中增加課程思想教育板塊,從育人觀念、德育方法手段等對授課教師做出評價,將參與課程思想教育建設和效果作為職稱評聘、評優評先、選撥培訓、科研立項等的重要依據,以評價為導向,推動教學團隊迅速成長。
課程以職業的社會使命為邏輯起點,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專業的培養規格,以藥物為核心深入挖掘藥理學與思想教育元素之間的關聯,把“立德樹人”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圍繞目標、結合課程特點設計思想教育載體,融合教育因素、崗位需求,變凌亂重復的單點狀為整體布局的網格狀,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使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的藥理學知識變得有“人情味”,培養學生弘藥濟世的醫學人文價值觀,實現了研究視角的創新和研究價值的提升。
思想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通過思想教育活動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和價值取向,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記錄學生學習情況、促進學生自評和互評,盡管線上線下相結合但思想教學形式較為單一,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鑒于藥理學學科特點,可通過讓學生在設定的醫療情景中進行角色扮演,在實踐中感悟,在感悟中內化。另外,在評價體系上,若將評價結果量化為分數,由于學生對成績期望值較高,互評易存在“友情打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存在主觀性,無法進行客觀評價且容易陷入只關心成績的誤區。客觀性、全面性和科學性的評價體系對思想育人效果考察尤為重要,不僅能檢驗課程思想教育實施效果,還能優化思想教育教學設計。因此,制定多維度、多主體、系統性的評價體系對課程思想教育教學的持續推進至關重要[12]。
醫藥世界瞬息萬變,“藥理學”課程思想教育尚處于探索階段,對教師自身的思想覺悟和素質要求較高,只有道德素質過硬,才能言傳身教地培育時代新人。教師團隊長期從事藥理學專業課程教科研工作,專業課程教學經驗豐富但德育理論基礎薄弱、思想教育教學經驗不足,部分教學環節存在生搬硬套、專業課思想教育課“兩張皮”現象,專業知識引入德育內容的過渡不夠自然。課程思想教育之下,教師思想理論水平與思想教育教學方法還有待提高,只有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創新教學方法和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利用學科合作的優勢,與時俱進不斷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思想教育元素,找到融合更加緊密自然的知識點,為課程思想教育找到落腳處,不斷提煉總結課程思想教育的通用路徑,找到提升課程思想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才能最終實現醫學課程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