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
學校是教書育人之地,其核心任務都是培養人才。但在學校培養人才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黨的重要領導人也指出“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其人本意蘊也首先從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標和任務的設定體現出來。“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立德樹人”,首先是“立德”,根本在于立住學生的“德”;其次在于“樹人”,依靠教師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宏觀上強調要“立德樹人”,還從人的發展上、從政治方向和具體要求上提出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這也成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本思想的又一體現。
1.培養具有正確政治方向的社會主義人才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學校“人”的培養上,要明確所培養的人才為誰服務這一關鍵問題。馬克思鮮明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
2.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的基礎上,還要“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即從具體培養目標上下功夫。
首先,遵從人的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具體培養要求,是建立在對時代發展新變化和人的發展規律進一步認知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起來的,從“德智體”共同發展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再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次,目的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德智體美勞”的具體育人要求,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學校新時代人才的全面發展。
“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的范圍十分廣泛,“既包括中國人,也包括世界人;既包括當代人,也包括后代人;既包括人民含義的人,也包括公民含義的人;既包括普通群眾,也包括領導干部。因此,學校的教師、學生也包含于“人民”的范疇之內。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實現的主渠道,“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要真正發揮思政課的作用,關鍵還在“人”,要以人為本突破目前思政課建設中的難點問題。
做好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做好讓學生成長的更好的工作,做好讓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工作,其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同時,辦好思政課,還要解決好“為誰培養人”這個問題。做好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僅是為了學生的成長,還是為了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以社會主義人才建設社會、服務人民。這也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容,真正做到“以人民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去把握客觀規律,實現人民的訴求,維護人民的利益”。
總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歸根結底是人的教育,要通過對學校思政教育“培養人”的目標設定、“依靠人”的路徑選擇、“為了人”的成效依歸等多個方面的努力,將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蘊含于內、貫穿其中并細化于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2]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新長征(黨建版),2021,(03):4-13.
[3]陳智行,曾芯.試析習近平系列講話中的人本思想[J].新西部,2019,(29):14-15.
[4]馮晨音.習近平“以人民為中心”的哲學邏輯初探——基于“以人為本”與人本主義之辨析[J].僑園,2019,(05):152-153.
基金項目:2020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C1256)、2020年度湖南文理學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
(作者單位:湖南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