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霞
[摘 要] 目前,中職英語教師對思政教育認識和重視度不夠,思政教育缺乏系統,教學方法單一,對學生引導不夠明確等。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有:以教材為藍本,深入挖掘育人信息,用科學的方法因勢利導;以活動為途徑,健康身心,陶冶性情,讓課堂充滿磁性;以思政教育貫穿課堂教學,重視育人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英語學科;思政教育
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曾經在多種場合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本文分析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意識和問題,探討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在中職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意義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英語課程教學的目標。《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對中職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態度。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樹立其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建立其民族自信和社會責任感。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德育和情感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學校領導、班主任及政治老師的事,更應該是所有學科教師共同的任務。所有課堂都有思政教育功能,不能只把思想政治工作當作政治理論課的事,其他各門課都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
將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就是要挖掘英語課本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其有機融入教學中,通過英語課程的“基因式”融入,將思政教育貫穿中職英語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將教書育人的內涵落實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讓英語課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價值,讓立德樹人“潤物細無聲”。目前,中職英語教學雖然都涉及思政教育的內容,但存在英語教師對思政教育認識和重視度不夠、思政教育缺乏系統、教學方法單一、對學生引導不夠明確等問題。
三、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以教材為藍本,深入挖掘育人信息,用科學的方法因勢利導
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材,大部分內容都有一定的思想觀點,為英語教師提供了極其有利的育人條件。例如,在學習單詞overcome時,教師寫下“If we work hard, we can 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learn English well.”讓學生翻譯體悟,從而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在講授My Family這篇課文時,首先讓每個學生拿一張自己的全家福到課堂上,先在學習小組內相互介紹各自的家庭成員,然后再兩人一組以對話的形式進行介紹。在這一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夠準確運用語法句型,還能夠把家庭的溫暖和愛與社會和諧聯系起來,從而實現本節課的德育目標。類似的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在培養人格、思維品質、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在學習課文Making Friends時,通過讓學生討論、辯論“Why do we make friends? Which friends are our real friends? Are our friends really ‘the more, the better? Do you know how many sayings about friends?”這些問題,讓學生厘清了交友的思路,提升了境界,分清了是非,蕩滌了一些錯誤、偏見、落后的思想,讓友誼的鮮花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綻放。
(二)以活動為途徑,健康身心,陶冶性情,讓課堂充滿磁性
有效的課堂活動可以使英語課堂充滿魅力。“值日生課前英語報告”活動就可以培養學生大膽、自信、合作等品質,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利用課前5分鐘選擇喜歡的話題與班級同學交流,贊揚共產黨的領導,謳歌榜樣的力量,描述時事政治問題等。有的學生談論環境污染、人口發展、浪費糧食、抗疫等問題,有的學生采用對話、表演的形式,邀請同伴參與到自己的Daily Report活動之中。就連平日里英語成績不太好的學生看見別的學生在English Report方面表現很好,也不甘示弱,積極準備。學生從“值日生課前英語報告”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有力地推動了英語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面向全體,關注差異,全面提高”的基本理念也在潛移默化之中變為現實,從而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雙贏。
(三)以思政教育貫穿課堂教學,重視育人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
以師生之間的一則小對話展開教學活動,一問一答,一點頭一鞠躬,彰顯師生之間的親切氛圍,讓學生感受到互相尊重是人與人交往的必備素養。下課時同樣讓學生互致告別用語,久而久之,學生不僅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懂得了文明禮貌的重要性。有的英語教師上課省去了這些環節,認為這都是多此一舉,是浪費時間,他們認識不到常規教育對于加強學生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更是失去了一次很好的道德教育時機。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他們在未來繼續學習英語及個人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設計聽、說、讀、寫的各個環節,在實施教學的每一步驟,都應該關注如何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怎樣讓學生通過英語課程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展創新能力、熱愛中國共產黨,以及如何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在教授Honesty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把培養學生交流能力、思維能力、基本技能貫穿于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首先,讓學生聽一則短文Be an honest person,然后根據短文的內容討論Why should we be honest。閱讀課文讓學生感覺到:誠實的敵人就是撒謊,當撒謊成為一種習慣的時候,一個人失去的將不僅僅是誠實的品質,還有其他的一切,即信譽、人格、良知及做人之道等。其次,讓學生再度討論The harm of dishonesty,明白“一個人的生命不可能從自己的謊言之中開出燦爛的鮮花”這樣的道理。最后,布置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寫作Talking about Honesty,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誠實,對于個人來說,是一種道德品質,是一種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對于團體來說,誠實是一種形象,一種品牌,一種信譽,一個使企業興旺發達的基礎;對于國家來說,誠實是一種國格的體現,是得到人民擁護、支持、贊成的一個重要支撐,是國家地位和尊嚴的象征,是國家自立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是良好國際形象和國際信譽的標志”。可以把這段話制作成條幅張貼在教室內的墻壁上,時刻提醒學生“正直誠實”的重要性。把思政融入故事,以道理贏得認同,可以讓枯燥的英語課堂變得溫暖而有力量。
英語課程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科學合理地融合起來,既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學科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又承擔著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既使中職生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發展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為今后的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又使他們開闊視野,在體驗中外文化的異同之中形成跨文化意識,增進國際理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形成社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總之,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接受新的教學理念,通過將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讓學生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成長和生活中,促進學生全方位地發展,從而實現中職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