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陽
“你這車子怎么停的,把路都堵了,我的車怎么出去?”爭吵聲打破了周末的寧靜。只見一位戴著眼鏡的老頭兒手指著身旁的中年婦女,臉漲得通紅,滿臉怒氣。
“那你讓我停哪里?小區連個像樣的停車位都沒有,我有什么辦法啊!”中年婦女滿腹委屈。這時,周圍早已擠滿了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看得出來,大家的情緒都有些激動。畢竟,車子被堵、車位被占,這樣的事情在這樣一個老小區時有發生。
“這樣吵吵嚷嚷解決不了問題,我看啊,這個問題得好好商量一下。”循聲望去,是一個年輕小伙。人群片刻安靜后又騷動起來——
“怎么商量?”
“你能有什么好辦法?”
……
“請各位冷靜一下,像我們這樣的老小區停車確實是一個難題。我們一起和和氣氣地商討方案,總能找到辦法的。我們也可以借鑒其他老小區的做法。”他的話宛如一支鎮靜劑,穩住了大家躁動的心,氣氛逐漸緩和。
隨后,大家集思廣益,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方案:有人提議把小區內多余的綠化地改造成停車位;有人表示愿意去聯系綠植公司來鏟除多余花草;還有人自告奮勇去聯系安裝公司,在小區進出口處分別安裝一個道閘……
大家群策群力,方案逐漸完善,最后小伙子做了詳細的分工安排。
翌日,小區告示欄貼上了公告,通知所有車主來登記。小區門口擺上大長桌,車主們報車牌,小伙登記信息,還有人幫忙分發通行證,井然有序,一派祥和。
幾天后,綠植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小區,開始鏟除雜草,鋪上新草皮。有居民帶著鏟子、鐵鍬前來幫忙,還有的在一旁給他們遞水、遞毛巾。多余的花草被鏟除干凈,騰出空位后,機器的轟鳴聲響起,一個個車位被整齊地劃分出來。同時,小區進出口也緊鑼密鼓地進行道閘安裝。
小區改造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終于,小區改造完畢,進出口設起了道閘,走進小區,煥然一新。中間的綠化帶是翠綠的小草,生機蓬勃;一棵棵修剪整齊的樹木,小鳥棲息于上,終日歡歌;一輛輛汽車緩緩進出,有序停泊。小區里散步鍛煉的老人也多了,他們說,同一個小區住著,這樣和和氣氣多好啊!
困擾小區業主多年的停車難問題,就這樣在大家的和氣商討、共同努力下順利解決了。這是“和為貴”的最美注腳。
[【點評】]
這是一篇記敘性文章,在選材、構思等方面可圈可點。1.選材貼近生活又富有新意。寫“團結”為主題的作文時,同學們在選材時往往只關注校園生活,如大掃除、籃球賽、拔河等,這樣的材料容易落入俗套,缺乏新意。本文小作者抓住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貼近生活,雖常見,但同學作文中鮮有涉及,這樣的選材不僅新穎,還容易引起讀者共鳴。2.行文構思巧妙、思路清晰。以爭吵聲打破寧靜開篇,把讀者帶入情境中,并與后文的和諧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文章主旨。另外,文章采用全知視角來敘述,讓敘述者洞悉一切,轉變靈活自如。
提升建議:文章的題目可以和中心事件的關聯更密切一些;大家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場景可以描寫得更細膩,那樣可以更觸動人心。
(根據中考評分標準,本文建議得分:4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