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但是從現階段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缺乏教學氛圍、教學內容乏味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了口語教學的有效性,而且限制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近年來,短劇表演的教學方法逐漸得到了推廣和應用,教師將短劇表演應用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不僅可以創設適宜的口語教學環境和氛圍,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文章就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并提出有效對策。
【關鍵詞】短劇表演;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應用
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與新課標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甚至部分學校的英語教學存在“啞巴英語”的情況。為改變這樣的現狀,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紛紛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短劇表演就是其中一種。對于發展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來說,短劇表演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發揮有效作用。教師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短劇表演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一、短劇表演概述
新課標對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短劇表演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具有形式活潑、內容生動等特點,可以為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提供重要的補充,對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1]。
所謂短劇表演,具體來說是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短劇的編寫、排練和表演。短劇表演可以滿足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能夠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最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英語聽說的信心。
二、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寓教于樂,寓學于趣
小學英語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和英語運用能力。而教師在小學口語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短劇表演,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短劇表演活潑的形式以及生動的內容,可以更好地順應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此外,應用短劇表演的教學方法,還能緩解學生的壓抑心理,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寓學于趣的教學目標。
(二)聲情并茂,活躍課堂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應用短劇表演的教學方式,能夠將枯燥的英語知識以一種新穎的狀態展示出來,讓學生運用語言、動作、神情進行表演,實現英語知識與表演內容的充分結合。在這樣的語言教學情境下,學生能夠更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加輕松地構建高效的交互式英語課堂,實現聲情并茂,活躍課堂的目標。
(三)整合資源,創新思維
學生大多具備了基礎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教師在應用短劇表演的教學方法時,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搜集短劇表演的相關資源,并對資源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膽的創新。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而且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對所搜集的資源進行整合或者編排的過程中,能夠提高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良好的英語口語教學環境
一般來說,英語知識的學習最好建立在一定的環境氛圍下,從而保證英語教學活動可以高效地開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新的語言,具有新鮮感,但是教師如果沒有注重營造良好的口語教學環境,也會影響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甚至還會讓學生對英語口語產生抵觸心理。
現階段,部分教師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并未注重營造良好的口語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也并未注重與學生利用英語進行溝通,導致學生的英語口語得不到有效鍛煉。學生在課后回到家中,更沒有英語口語練習的機會。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口語教學環境,練習英語口語的時間、機會不足,必然會影響其口語能力的提高。
(二)英語口語教學內容乏味
部分教師在小學口語教學的過程中,一直圍繞教材進行口語教學,并沒有重視將生活場景或者生活現象與學生的口語學習進行結合。而且,教材的內容有限,導致口語的教學內容比較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口語教學的效果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三)教學方式單一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并未有效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的方式單一,導致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只能長期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被動地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和記憶。長此以往,不僅不利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而且會影響高效英語課堂的構建。
(四)學生缺乏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
一方面,部分學生盡管已經掌握了較多的英語知識,但是其缺乏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不敢張口說英語;另一方面,部分學生擔心自己的發音不準確,也不敢張口說英語。對此,教師并未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也并未重視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信心,導致新課改重視發展學生聽說能力的理念沒有得到貫徹落實。
四、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借助短劇表演,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
好奇是探索的起點,學生對英語口語表達的興趣越濃厚,其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越能得到有效提高。一方面,短劇表演順應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喜歡受人關注的心理。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短劇表演環境,將教材課文中的內容有效融入短劇表演中,使枯燥的英語課程以一種新穎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另一方面,短劇表演能夠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沉浸在情景交融的課堂環境中,促進學生由被動學習知識轉向主動學習知識,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1 In class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創設教材內的對話
情境:
上課鈴聲響起,格林老師走進教室,班長起立,喊道:“Stand up.”
同學們集體起立,一起向格林老師問好:“Good morning,Mr Green.”
格林老師也回應:“Good morning,class.Sit down,please.”
學生初步體驗情境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短劇表演活動,由組長分配好每位成員的角色(Mr Green、Liu Tao、Mike、Wang Bing)后開始表演。
格林老師請劉濤打開窗戶:“Liu Tao,please open the door.”
劉濤說:“Yes,Mr Green.”
Mike遲到了,給格林老師道歉:“I’m sorry,Mr Green.”
格林老師說:“Come in,Mike.”
格林老師請王兵把窗戶關上:“Wang Bing,please close the window.”
王兵說:“Yes,Mr Green.”
此時,學生愛表演的天性被充分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也被充分激發,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短劇表演中來。
(二)借助短劇表演,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促進學生使用英語交流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但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評價方式存在局限性,通常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忽略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評價,從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英語讀寫方面的訓練,還要加強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要更加注重對英語口語教學內容的設計,通過短劇表演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交流環境,讓學生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學習英語,開口表達。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準備好Center Park、 History Museum以及KFC等標識牌,讓學生重新排列課桌,將其作為縱橫交錯的公路,并將準備好的標識牌放置到不同的地方。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練習“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Go along this street.”等句型。
學生甲:“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Center-Park?”
學生乙:“Go along this street.Turn right at
the History Museum. You can see the Center Park on your right.”
學生甲:“Thank you.”
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自由交流,無形中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類似的短劇表演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強化學生的語言思維,推動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發展。
(三)借助短劇表演,實現師生的有效互動
短劇表演是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學習知識的狀態,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逐漸從被動學習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歸結其原因,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引導者以及促進者,而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在無形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而短劇表演正好為師生角色的轉變提供了平臺,讓教師能夠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短劇表演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建了一個模擬的農場教學情境,為學生展現了農場中的動物,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此時,教師指著一群小雞向學生提問:“What are these?”學生使用漢語進行回答:“那是一群小雞。”教師再給出雞的英文“chicken”教授學生:“They are chicken.”。接著,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Grandpa、Mike、cow、pig、chicken、duck等角色,運用“What are these/those?”和“They are...”等句式進行短劇表演。通過這樣的師生有效互動,學生不僅能夠輕松學到單詞、句型,還能夠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四)借助短劇表演,提高學生的編創能力
教師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短劇表演的教學方法時,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意進行短劇的編創設計,這樣不僅可以讓短劇表演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編創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具體來說,在設計短劇表演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讓各個小組成員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更有效率地設計出具有趣味性的短劇表演內容[2]。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 My family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家庭中發生的趣事設計具有趣味性的短劇表演內容,并將小組的成果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又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My friends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播放音樂劇《好朋友》,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音樂劇改編為一則短劇。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編創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英語素養的重要途徑。今后,教師需要加大力度研究短劇表演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短劇表演環境,激發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鄭舒靜.情景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20):84.
[2]解菲菲.探究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短劇表演的應用[J].新智慧,2020(29):12-13.
作者簡介:陳焱(1982—),女,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外國語學校城南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