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樹 肖夢蕊 梁瑩
摘要:在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深刻把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在規律,發揮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價值,找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挑戰,在中外疫情防控對比、強化精準管理、解決學生實際問題、促進實踐育人上下功夫,更好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疫情防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86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在重大疫情防控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積極作為。探索適應防控大局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方法,是高校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思政成果轉化為防疫力量,增進育人實效的必然要求。
1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體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國家防控總體方針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平,快速有效處置局部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對高校而言,常態化防控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落實立德樹人、維護校園安全穩定上具有重要價值,是培養學生成長成才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大學生面對重大疫情迅速成長的需要。在疫情期間,高校要善于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教育契機”,將抗疫實踐的戰場轉化為大學生育人的課堂,將“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轉化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力量。面對疫情的危害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強化學生的生命安全意識,讓學生接受生活挫折教育、身體健康教育和生命價值教育,樹立積極健康的生命觀念。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統籌疫情防控工作凝聚磅礴力量的需要。重大疫情來臨,學生群體是抗疫力量的生力軍。高校要引導大學生樹立責任意識,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將學生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中來,統一到政府和學校關于疫情防控的各項舉措上來,積極動員大學生投身疫情防控戰,用青春靚麗身影傳遞正能量,凝聚起師生共同抗疫的強大信心和磅礴力量。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強化大學生責任擔當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需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我國經過艱苦卓絕努力,在短時間內將疫情蔓延勢頭遏制住,在防控常態化階段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西方少數政客利用疫情做文章混淆視聽,進行政治操弄,以達遏制中國發展之險惡目的。可以充分利用抗擊疫情這一重大教育契機,引導大學生提升政治鑒別能力,充分認識西方意識形態偏見,在大是大非上不含糊,強化新時代責任擔當意識,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做黨和政府各項政策舉措的堅定支持者。
2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挑戰
在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環境、方式方法、教育內容均有變化,相比疫情前工作更具有復雜性,對高校和思政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
2.1高校應對重大疫情經驗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由于高校校園環境的獨特性,師生人員規模大,在完善相應后勤保障服務、落實各項防控舉措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高校日常教育體系中,應對重大疫情的教育內容較少,缺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知識、流行病防治基本認知、學生應急演練培訓以及危機心理健康知識等教育。疫情來臨,因長時間、大規模使用網絡技術開展線上教育和即時溝通,存在工作人員不熟練、學生不適應的問題。面對學生群體受疫情影響心理健康頻發、久居寢室舍友矛盾沖突、長時間線上學習產生抵觸等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切實發揮效用還需亟待提升。
2.2重大疫情對校園生活和思想行為產生較大沖擊
一方面,對學生校園生活產生了較大沖擊。疫情期高校一般堅持“非必要不出?!痹瓌t,學生外出需嚴格按要求進行審批報備。校園內適時取消線下教學和各項組織活動,食堂取消堂食,學生生活由宿舍、教室、圖書館、操場、食堂等“多點一線”變成食堂到宿舍“兩點一線”模式。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旺盛,對戶外活動具有較大需求,疫情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對學生的思想行為產生了較大沖擊。學生需遵守屬地和學校各項疫情防控規定,時間久后,部分學生易產生百無聊賴的思想心理狀態。大學生群體性格還不夠成熟,認知水平、意志品質、情感控制都在發展中,承受壓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還不足,普遍易產生負面心理,如出現失眠、抑郁、焦慮、暴躁、恐慌等不良傾向,這些給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都造成了挑戰。
2.3疫情全球蔓延下意識形態領域安全問題更加突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西方基于政治利益充滿敵意的論調就未有停止。重大疫情溯源是一項科學的活動,我國發現疫情早,不代表我國就是起源地。歐美一些國家利用宣傳工具不斷詆毀我國,一些政客將“中國病毒”掛在嘴邊,炮制“中國起源論”“中國賠償論”等一些謬論,將疫情污名化、標簽化,以轉移其國內抗疫不力之事實,以達遏制中國發展之險惡目的。又因互聯網深入發展,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流量巨大,包括學生在內的網民關注度高,疫情期間國內一些網民的不當言論、謠言在輿情上掀起了一定波瀾,給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帶來不小挑戰。
3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路徑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是全方位的工作,是總體?!薄啊笏颊n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备咝R袑嵦岣哒握疚?,高度重視重大疫情防控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傳防控政策、防疫知識,將防疫實踐作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大課堂,堅持問題導向,回應學生訴求,錘煉其意志品質,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
3.1以中西疫情防控作對比,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一方面,以事實說話作中西防控對比。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調動各方力量,堅持全國一盤棋,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用一個多月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三個月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勝利,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后,堅持“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動態清零”不動搖,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西方發達國家雖然擁有更好的醫療技術條件和衛生體系,卻不作為、亂作為,采取所謂“群體免疫”“自然免疫”“與病毒共存”政策放任病毒肆虐,導致疫情反復延宕,確診比例飆升,病亡人數激增,病毒變種層出不窮,民眾對疫情防控喪失信心,給全球帶來嚴峻的防疫壓力。
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缎聲r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指出:“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币浞掷每箵粢咔榈膫ゴ髮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中西疫情防控對比中感受中國共產黨強大的領導能力、中國政府高效的執行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和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團結偉力,讓大學生學習偉大抗疫精神,引導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做到“中國自信”。要加強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引導學生將愛黨、愛社會主義和愛國高度結合起來,努力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習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新時代青年。
3.2以精細管理為路徑,提升思政服務水平
一是構建疫情防控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在疫情期間,要把“三全育人”要求落實到防控的全過程,建立起全員參與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構建黨委班子、分管領導、輔導員、專業教師、學生組織等各主體積極參與的工作管理體系,積極發揮學校與家庭、政府、社會協同育人效能,強化組織領導,嚴格責任分工,細化工作舉措,落實全過程和各環節的精細管理,以最大努力保障師生安全。
二是加強大學生疫情防控知識教育。
做到“知疫”才能更好“抗疫”。積極提升大學生科學認知水平,強化重大疫情相關知識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病毒致病機制,了解其傳播途徑,掌握防疫方法。重視生命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健康意識和生命意識,強健體魄,珍愛生命,敬畏生命,保持理性平和良好心態。及時對學生產生的疑惑進行解答,凝聚抗疫思想共識,堅定戰勝疫情信心。
三是根據分級響應規范學生行為管理。
要根據屬地疫情形勢變化,動態調整校園防控響應級別。屬地有疫情時,根據情況采取線上教學,對樓宇、場館進行人流管控,實行物理分區隔離舉措,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同時,加強校園巡邏,嚴格門崗管理,強化人臉識別、視頻監控等技術提升安防水平。疫情形勢緩和,根據屬地防控政策變化相應降低防控響應級別。要嚴格學生行為管理,對不經審批擅自離返校、隱瞞個人行程軌跡、不參加統一核酸檢測等違反規定的學生,要強化懲處和教育,不斷提升學生規矩意識和法治意識。
四是強化網絡思政提升學生網絡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高校思政教育需“知網用網”,使互聯網與思政工作緊密契合,不斷提升學生網絡素養,讓互聯網“最大變量”成為“最大增量”。思政工作者要積極入網,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不斷提升大學生網絡技術使用水平,努力增強學生甄別虛假信息能力,能夠時刻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不信謠、不傳謠和能辟謠,主動傳遞社會主義正能量,弘揚新時代主旋律。
3.3以實際問題為首要,回應學生真實訴求
一是強化疫情期間常態化溝通交流。
思政工作者要強化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做到時刻與學生保持緊密聯系。要在互聯網上建立與學生常態化溝通交流的渠道,在通過電話、QQ、微信與學生保持聯系的同時,深入了解學生群體特性,關注學生關注的內容,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通過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與學生多交流互動,開展談心談話和主題黨團日活動,積極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是加大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力度。
針對學生不適應防控管理以及產生的諸多思想行為問題,要在加強信息溝通的基礎上,加大人文關懷。在保證“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同時,要積極在教育學生中關心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停課不停愛”。加大疫情期間心理疏導,開通24小時心理熱線和咨詢平臺,就學生的負面情緒、思想困惑、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關懷疏導。對心理健康問題要積極介入,引導學生做好情緒管理,培育理性平和心態,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三是精準解決學生學業和生活困難。
加強疫情期間學業指導,通過建立學習互助微信群、在線學習資源庫,開展視頻直播輔導,進行教學創新和學習方法性指導等,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對于建檔立卡或家庭受疫情沖擊影響很大的學生,要做好資助育人加強關懷,根據實際困難發放生活用品和醫療防疫用品,適當給予減免學費和臨時困難補助。對于畢業班學生,重點關注就業問題,建立學院黨政、專業教師、輔導員、政府、校友五位一體的就業協同機制,廣泛拓展就業渠道,對就業困難學生采取“一人一策”“一對一”就業指導,以細致服務打好就業服務“精準牌”。
3.4以實踐育人為基石,錘煉學生意志品質
一是以疫情防控先進事例做示范引導。
在抗疫中涌現出很多英雄事例,有臨危受命的院士,有逆行的醫護工作者,有倒在一線的基層干部,更有無數的平民英雄,他們書寫了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作為“戰疫”中的重要戰場,高校也有很多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要通過宣傳海報、新聞報道、視頻推送、模范現身說法等多形式進行立體宣傳,注重用先進的人和事來感染人、教育人,特別是發揮朋輩榜樣激勵示范作用。
二是號召積極投身防控志愿服務實踐。
要培養學生樹立抗疫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疫”不容辭的觀念,引導學生積極投身校內外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校內,可以安排學生參與提醒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疫情科普宣傳的志愿活動,在集中統一核酸檢測時協助維護秩序、錄入核酸數據和送檢樣本等工作。在校外,倡導返家鄉學子積極投身到地方的疫情防控中去,到所在社區(村)報到,參加抗疫政策宣傳、人員排查、信息登記等工作。通過實踐,在抗疫一線貢獻青春力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三是錘煉學生意志品質積極擔當時代使命。
要著眼學生終生發展,讓學生在抗疫一線的實踐中成為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在實踐中錘煉學生意志品質,讓學生體會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品質,認識社會主義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引導學生明晰時代使命,明白個人對國家的依存關系,堅定做到“四個自信”,把愛國自覺融入個人成長奮斗和新時代新發展格局中,培養“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擔當責任感,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J].求是,2020,(4).
[2]“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微鏡頭·習近平總書記兩會“下團組”·兩會現場觀察)[N].人民日報,2021-03-07.
[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N].人民日報,2019-11-13.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