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濤 李利敏 王 磊 耿 楠
(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院,陜西楊凌 712100; 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陜西楊凌 712100;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育發展中心,陜西楊凌 712100; 4.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陜西楊凌 712100)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的大多數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學習,為了確保“停課不停學”,師生共同經歷了在線課堂、在線學習、在線作業等線上學習歷程,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1]。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線上教學越來越普遍,師生能夠共同感受到新技術帶來的不一樣的學習體驗[2]。每到學期末,各高校課程考核工作也隨之進行。而由于疫情的影響導致線下考核工作無法順利開展,迫使高校不得不考慮新的考核方式,即在線考核,從而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3]。
相比線下考核而言,在線考核不受傳統考核方式對時空的限制,提高了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的靈活性;同時,在線考核能夠利用試題庫隨機組卷、利用設備監考、系統批閱、實時出報告及數據分析等,能有效提高考核效率和考核的公正性;此外,在線考核還能夠節省試卷印制成本、監考成本、閱卷成本等費用開支。因此,在線考核成為線下教學課程考核的有效輔助手段。為深入推進高校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本文從在線考核的設計思路、設計原則、保障措施、實施方案、成效及建議等方面全面地探索課程線上考核的設計與實施。
高校課程在線考核需要各課程教學團隊科學謀劃、深入思考,積極推行多種形式、多個階段、多種類別、多種成績評定方式的考核制度,鼓勵任課教師根據課程的性質和特點,積極探索開放式、綜合性、全過程非標準答案的在線考核[4]。
高校課程在線考核的方式主要有3種。①在線考查:采用設計報告、隨堂測驗、期中測驗、作業作品、互動研討、匯報展示、課堂出勤、實踐應用、研究論文、面試口試等方法全過程評價教學成效;②在線開卷:可采用專業案例分析、理論聯系實際的論述題、綜合設計題、現場答辯或撰寫小論文等方式,注重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③在線閉卷: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在線教學考核平臺功能和試題庫,采用隨機組卷的方式生成考核試卷,結合平時成績形成總評成績。
高校課程在線考核的設計需要遵循以下3個基本原則。1.創新考核方式,確保在線考核公平有效。在具體考核中,可采用阿爾法、雨課堂、騰訊會議3個平臺進行在線考核,并利用技術手段盡最大可能防止作弊行為。2.推進多元化考核,確保考核質量。應重點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線考核的內容要避免過于簡單,需適當增加考核的難度,保證學生線上的學習效果與線下學習效果同質等效。3.明確考核標準,嚴格考核過程管理。在線考核要有明確的用于評價的量表量規,便于教師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長過程,便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和提升。
在實施課程在線考核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可考慮申請購買市場上成熟的在線監考平臺和工具以及相關服務。2.為應對考核過程中發生特殊情況,教師在設計線上考核方案時需同時制定線下考核相關方案。3.為防止學生出現抄襲、作弊等違規行為,確保考試公平公正,教師上傳到線上考核平臺的試題文件需方便打開且不易復制。4.命題教師需根據試題的難易程度提前估算出合理的考試時間,并在考核系統后臺設定好考核時間,學生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并將答卷以照片格式(分辨率以肉眼可辨、正常清晰為準)上傳至考核系統。答卷在上傳過程中應采取加密措施,以防泄露。5.針對英語、實驗等課程,應盡可能地采用語音或視頻形式進行考核,終端錄制完成后同步上傳至考核系統并保存,從而有效避免替考行為。同時,教師需要考慮音質、清晰度及存儲的問題。
此外,為保證考核工作更加公平有效,課程在線考核需要配套主觀題查重工具。目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中國知網已達成免費協議,學生的課程作業可以通過知網的“課程作業管理系統”進行學術不端文獻檢測。該系統不僅可以實現傳統意義上的縱向檢測,即檢測與知網、維普等網站上已發表文章的重復率;同時,還可以提供校內檢測,主要包括與校內本屆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比對,與該生其他課程提交的作業進行比對,與教師上傳的自己獨有的文獻庫參與比對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防止學生抄襲未發表論文或高年級學生論文等。通過學術不端檢測的課程作業,教師再進行批閱。
很多高校明確提出,課程考核要加強過程性考核,避免一考定終身。教師在期末進行在線考核設計時,應提高組卷策略,優化考核命題形式,適當加大主觀題占比,從而確保在線考核公平有效,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1.注重過程性考核,避免“一考定終身”
為了高質量地完成課程教學目標,更好地順應在線教學模式,任課教師必須優化課程考核方式,加大過程性考核力度,加強過程性考核結果的應用[5]。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開展形式多樣、設計合理的過程性考核,優化平時成績的考核方式,控制期末考核的權重在40%左右,避免“一考定終身”[6]。教師可以將學生在線學習時長、課堂互動交流頻次、手寫筆記、作業完成質量、在線測試成績等進行量化,納入過程性考核成績評定范圍,過程考核項目和計分標準應能真實、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及學習效果,實現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考核。此外,建議在正式考核之前對學生進行平時測驗,主要考察需要記憶和理解的課程內容,正式考核時只考察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能力,體現高階性教學目標的考核[7]。過程性考核權重提高需要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認識到要取得高分必須注重平時的積累,不斷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創新命題組織策略,確保考核公平有效
為保證在線考核公平有效,降低考核作弊概率,教師在考核設計時可采用以下策略進行組卷。(1)客觀題設計:教師在組卷時需打亂題目順序和選項順序,即對于相同考題,學生試題的順序和答案選項均不同;(2)計算題設計:教師可以使用“Python”“C語言”“Visual Basic”“R語言”、Excel等技術自動生成題干相同而答案不同的計算題題庫,即考核的概念和難度相同,但是數據不同,答案不同。教師在組卷設計時,需確保每1份試題雖內容不同但難易程度應基本一致。
實驗課程重在考察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為了更真實地評價學生的實驗能力,考核時可采用視頻的方式實現實時、面對面考核的效果。具體是由學生指導評分教師進行操作,教師根據學生的表述進行評價和打分,或者由學生口述實驗操作步驟及相關注意事項,評分教師進行隨機提問。雖然相對于學生自己實際操作而言,這2種方式均無法全面真實地體現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學生只有先對實驗有了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實際操作中取得理想的分數。當學生返校后,教師可安排學生實際操作從而加深對實驗的深入理解。
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為落實“實習任務不減、質量不降、同質等效、安全第一”的總體要求,確保實習課程的教學效果也是教學的重要任務。為彌補學生無法身臨其境參與實習的遺憾[8],任課教師會精心設計好文字腳本,準備好音視頻設備,親自赴實習地點開展線上音視頻素材的采集,并利用音視頻技術完成野外實習教學視頻資源的制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有效彌補了學生無法實地參與野外實習的遺憾,為學生提供更為彈性的在線學習機會。對于實習中涉及的儀器使用方法,任課教師可以邊講解邊操作,向學生強調儀器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當學生返校后,任課教師可將線上資源與線下實踐教學相結合,組織學生共同完成實習任務。對于實習課程的考核,任課教師可根據學生在線回答問題的情況和線下提交的實習報告的質量,給學生進行評分并給出客觀全面的評價。
在正式考核之前,任課教師應根據課程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考核管理細則,設計模擬測試試題(非完整的正式考題,但需要包括所有考核的要素)。為了確保在線考核的順利實施,師生需提前熟悉考核平臺的系統登錄、試題發布、監控錄屏、試題回收等考核環節,學生需進一步熟悉考核環境,對答題過程、提交方式和網絡監測等環節完成模擬測試。師生在模擬考核中遇到任何問題要及時反饋,教務處協同網絡教育中心及時提供相應解決方案,確保考核平臺的穩定性,使學生不受技術設備等因素的干擾而影響考核成績,從而確保在線考核的順利實施。此外,在考核過程中,任課教師還必須做好過程性考核成績和終結性考核成績的評定與記錄,并對原始電子版試題和監考視頻做好備份,保障在線考核成績公平有效。
考核是對于學習效果的有效評價,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必備環節。以往學生習慣了線下考核的方式,而要參加在線考核則需要做好以下準備。1.積極調整好心態,從容應對考核方式的變化。引導學生不必過于緊張,應及時調整心態,提前熟悉在線考核的要求,認真積極備考。2.因課制宜,做好充分的準備。由于每門課程特點不同,在線考核的方式和組織形式也各不相同,學生要與任課教師及時溝通,提前熟悉每門課程的考核要求。例如,對于采用試題類型為常規客觀題+主觀題進行閉卷考核的,學生按“雙機位模式”進行考核,第1機位可登陸在線考核平臺,查看試題和上傳試題答卷;第2機位為帶攝像頭、麥克風、音箱等功能的手機或計算機,并要求攝像頭與學生右側后方成45°,能夠拍攝到學生側面和第1機位,需確保學生的考試場景能清晰地被監考教師看到。對于采用試題庫組卷或非標準答案進行線上考核的,學生可按“單機位模式”進行考核。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在線考核成為教學評價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是教學信息化工作的一項積極探索,也是對在線教學成果的有效評價。由于在線考核不受地點限制,考核時間更加靈活,使課程考核更加高效便捷。實踐證明,注重過程性考核、加強對理論課程和實驗實習課程的全面考核,使考核結果更具有合理性,有效地確保了教學效果。課程的在線考核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考核模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學生更加注重平時的學習積累。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教師能夠利用現代化網絡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水平,能夠根據學生的反饋及答題分析、試卷分析、知識點分析等統計數據,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方位追蹤,便于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不斷提高教學質量[5]。
為了確保在線考核公平有效,建議學校購買商業的在線監考工具,規避在線考核的作弊和違規行為。目前,美國的ProctorU監考平臺功能非常完善,可以實現全程錄像、錄音,考核時會全程記錄學生的所有行為,完整的視聽記錄便于隨時交叉驗證。另外,配合人工智能及鎖屏技術,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作弊成本,對學生的作弊行為有強大的威懾力,確保在線考核成績的真實有效。在線監考平臺通常會采用嚴格的防范作弊的技術手段,在線監考時需要應試者打開視頻和音頻驗證其身份,各監考平臺有不同的驗證過程,有些平臺具有3點身份驗證(人臉識別、ID、動態口令或安全問題),而有些平臺則具有完善的生物識別技術,應試者只有通過驗證才能開始考核。在考核過程中,監考人員可利用最新的硬件和軟件技術對學生的測試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如通過360°攝像頭查看完整的測試環境,通過網絡攝像頭查看學生的正面圖像,并實時監控屏幕行為等。
當前,在線監考工具在功能設備和安全性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線考核時需要全程打開攝像頭及配套的鎖屏技術,可能存在隱私及信息安全泄露的問題;在線考核還無法滿足大規模考核的需求;在線考核對網絡帶寬、硬件、軟件要求較高,不能保證所有學生的考核設備都符合要求;學生對在線考核環節的熟悉程度對其考核能否順利及考核成績有直接影響。因此,選擇在線考核工具需要考慮以下因素:必須確保考核內容和學生隱私的安全性,軟硬件設備性能的穩定性及操作的簡捷性,軟件下載的便捷性以及考核報告的即時性等。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課程在線考核順利實施,線上與線下教學同質等效,達到課程要求的培養目標,需要教師根據在線課程教學目標,不斷優化考核內容,推進研究性、創新性和綜合性能力的多元化考核,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需要教務處深入探索考核制度改革,嚴格考核評價管理;需要教學發展中心做好在線考核培訓;需要網絡教育中心在在線考核期間做好網絡服務、設備調試和錄像技術支持等工作;需要學校加強在線教育教學配套方面的資源建設。綜上,學校各相關單位應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制定詳實的流程規范和實施細則,有效保障期末在線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平穩有序的開展,從而確保課程教學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
資助項目:2021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真實性學習理念下的課程改革研究”,項目編號JY2103107;2022年度陜西省教師教育改革與教師發展研究項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師教學發展體系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SJS2022YB006;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全景技術在土壤-地質-生態綜合實習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中的應用”,項目編號SGH21Y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