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波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素質教育也已經成為我國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審美教育則是素質教育中的一環,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對于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師來說,審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教育方式開展教學,注重學生審美基礎知識水平、審美觀念以及對美的判斷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本文闡述了新課改視野下初中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教育;新課改;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0-0218-03
新課改明確提出了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并且將其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工程,促進學生創造能力以及欣賞能力的提高。除了基本的理論教學,教師也應當培養學生的美術掌握能力以及實際動手能力,讓學生靈活地動手動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在初中美術課堂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開展審美教育。
一、目前初中階段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開展美術審美教育時,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保持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美術并沒有多大的興趣,還有一些學生則是由于課程學習壓力較大,不得不放棄其他的愛好。為了開展審美教育,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還要注重教育質量的提升。與文化課程相比,美術課程往往處于邊緣地位。此外,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社會,對于美術教育的認知程度也比較低,認為美術是一門副科,不太重要,這也是導致問題出現的主要根源之一。特別是部分家長認為,美術只是畫畫,對于孩子今后的工作選擇以及就業沒什么幫助,這導致很多熱愛美術的學生在家長的觀念影響下產生放棄美術學習的想法。還有部分教師與學生均沒有將美術作為一門正式學科,對美術的“教”與“學”的態度不夠端正。部分教師的美學素養有待提高,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認真,不注重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學生往往將美術課程作為消遣的課程,對于課堂教學中學到了什么,往往是拋之腦后的。因此,教師需要在多個方面入手,開展美術教育,提升教學質量,落實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借助審美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初中階段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夠促進學生鑒賞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隨著新課標的推進與改革,教師應當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開展教學。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往往更加注重學生繪畫表現能力以及圖像識讀能力為主,但是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審美能力的培養。想要真正落實審美教育,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過程中養成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良好意識,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此外,在審美教育的實踐活動基礎上,教師應當根據目前新課改的要求,對美術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針對目前美術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方法不合理、知識缺失以及重視程度不足等問題,選擇更加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案,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審美教育鍛煉學生分辨美丑的能力,長此以往,能夠達到培養學生健康審美情趣的目的。因此,在開展審美教育中,教師應當注重實踐活動的應用,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鑒賞能力,落實學生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全面且綜合的成長。
三、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開展審美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激發學生的審美興趣
興趣都是提高美術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前提之一。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學習熱情的培養,并且傳授一些審美的方式方法,注重對教材的開發,加強美術在實際生活中的鑒賞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正處于青春期,往往對世界有著好奇心,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藝術的魅力和審美的樂趣。例如,為了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周末組織學生參加藝術博物館。在博物館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藝術品的特點、表達方式、創作背景等,增長學生的見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案,不僅可以達到幫助學生在學業之余適當放松的效果,而且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美術的魅力,發現藝術之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能夠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也可以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使教育教學得到更好的開展。
(二)對藝術品進行品鑒,提高審美能力
為了落實鑒賞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當將課堂的主體權利還給學生,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具體學情,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美術課程的興趣程度進行教學設計,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為了真正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教學的方式開展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小組教學模式便能夠達到這個目的,讓學生自己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則需要給予學生一個討論的平臺,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例如,在鑒賞與大自然有關的內容時,包括《向日葵》《大自然的藝術》等藝術品的鑒賞過程中。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份關于大自然的問卷,問卷中的問題主要為學生在大自然中最喜歡的植物,或是最常見的植物。接著,教師可以將問卷收上來進行意見整合,選擇學生都見過的事物作為繪畫內容。對于學生來說,畫自己熟悉的事物會更有自信心,能夠讓學生更加認真地對這些知識進行思考與分析。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尋找這些植物或動物,對他們進行觀察與分析,了解其顏色、氣味、形狀、生活習性、生長環境等,對花草樹木的基本特征進行了解,通過直接接觸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引導的效果。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在繪畫之前先觀察事物的特色,抓住事物的特點。在鑒賞的過程中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真正達到啟發學生的效果,讓學生對美術知識有清晰的了解,最終則能夠達到提高審美能力的效果,真正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的位置上,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三)注重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學生的美術興趣
開展美術課程時,不少學生并不重視美術課程,由于美術是一門副科,學生并不認為學習美術課程很重要。但是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依舊需要注重學生興趣方面的培養,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美術學習過程中,這樣才能真正落實學生藝術細胞的培養,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創造能力以及想象力。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看到美術之美,感受到美術的不同之處,主要以圖片以及視頻的方式刺激學生的視覺,通過多媒體播放讓學生看到一些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藝術品、展覽品等,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的微視頻為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中來。例如,在教學“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與文化價值”的時候,教師可以找一些古代時期的作品,并且將其剪輯成一個微視頻,在上課的時候則利用一兩分鐘來播放,這樣不僅可以用更加直觀的方式帶領學生欣賞我國的古代書畫,而且還能通過這些畫作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并且通過微視頻對這些創作者以及書畫背景有一個了解。播放結束之后,便有不少學生開始躍躍欲試,想要試著進行古代書畫的臨摹。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美術科目的興趣,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通過鼓勵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初中生大多心理較為脆弱,很容易受到打擊。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一定要多鼓勵學生,有些學生繪畫基礎較為薄弱,需要細心指導,多鼓勵學生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近年來,我國教育改革變化很大,傳統教育的思想已經不適用現代化教育,我們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而言,仍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教學技巧還沒更新,還是堅信嚴師出高徒等。所以教師要摒棄這種思想,秉持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更有信心融入美術課堂的環境當中,從而達到培養創造力的作用。例如,在開展“欣賞與評述”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主要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思考與觀察。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鼓勵是非常重要的,得到積極正面的鼓勵,學生也會更加愿意展示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突破自己的想象力,而且能夠在欣賞與評價的過程中述說相關的特征,落實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平時可以使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教學,用一些視頻或者音樂表達課堂的中心思想。學習知識不能局限于書本,更多的是需要在實踐當中進行,所以一定要用心去鼓勵學生,讓他們融入課堂當中。
(五)開展設計課程,在設計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中落實設計課程的開展,是培養學生創造力以及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在以往的設計教學中,服飾就應該使用廢舊報紙制作,道具就應該使用泡沫塑料制作,背景就應該使用幕布制作。顯然,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這些約定俗成、理所當然的想法,勢必會束縛學生的想象能力,干擾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的奇思妙想轉瞬即逝、創新火花一閃而過。如此,初中美術的教學因為思維定式、材料的限制,教學效益也會每況愈下。有鑒于此,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少一些約定俗成,讓學生多一些天馬行空。一旦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得以“釋放”,他們的各種奇思妙想就會紛至沓來,各種創新火花也會熊熊燃燒。例如,在教學“校園藝術節”一課的時候,活動中則包括了設計道具、表演、布置舞臺以及制作請柬等內容。在課堂伊始,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些問題:“這個月學校要舉辦藝術節,我們需要設計一些服飾、道具、背景,大家想一想,我們可以使用哪些材料來制作服飾、道具、背景呢?”有學生說:“我們可以用廢舊報紙制作服飾?!庇袑W生說:“用泡沫塑料制作道具?!庇袑W生說:“可以用幕布制作背景?!币驗槭艿阶陨硪曇暗南拗?,學生的想法也多是一些約定俗成的。面對此情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一些利用幕布與實物制作的背景。相比于幕布背景而言,這種幕布與實物組合的背景更加形象逼真、引人入勝,瞬間打開學生的思路。教師也可以用一些實物制作服飾,如可以在一些舊衣物、日窗簾布上面粘貼一些形態各異的樹葉、光盤、五顏六色的布帽等,以此讓服飾變得更加新穎、獨特。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少一些約定俗成,那么學生的創新之路就會愈發通暢,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會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思考的良好習慣,初中美術教學效益也會不斷攀升。
(六)在網絡平臺開展鑒賞與評價活動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在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美術作品上傳到互聯網評上中,讓其他的學生對其進行鑒賞與評價。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多元化且具有開放式的作業評價。在開展審美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校園網上開通美術作業的評價專欄,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業上傳到網絡上,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評價。例如,學生將自己的作業在網上展示的時候,教師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也可以讓學生的家長通過互聯網對孩子的作業進行評價,說說其中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并且讓家長挖掘一下孩子在美術作業中的不足與閃光點。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自己作品的認知程度,而且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此外,教師也可以開展微信點贊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在給學生評價的過程中增加互動性,這樣作業評價不僅會變得更有趣味性,而且更加科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在評價中明確自身優點與不足,取長補短。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初中美術課堂作業展示與評價,能夠取得更好的評價效果,促進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也讓所有學生可以欣賞到其他同學的作品,在欣賞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也可以讓學生發現其他同學畫作的精美,提高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真正促進鑒賞教育的開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師要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唯一的參與者,應當通過科學有效的方式開展美術鑒賞活動。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設計課程、開展網絡評價活動、注重鼓勵教育以及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等多種方式開展美術鑒賞教育,不斷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剛.讓美在課堂中綻放——新課改視野下初中美術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探討[J].前衛,2022(36).
[2]柯荔紅.讓美在課堂中綻放——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讀與寫,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