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環
摘 要:語言作為人類溝通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載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因此,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程被納入了我國當前教育體系的各個階段,學生們學習英語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然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缺乏成熟的辨識能力,也是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西方外來文化的沖擊和不良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積極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而幫助這一代小學生建立起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基于此,本文旨在針對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研究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0-0149-03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傳授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與文化修養。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了大量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繼承與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位公民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為了防止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受到不良外來文化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內容,并且在日常的教學中,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巧妙地融合到小學英語的教學之中,幫助學生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擦亮中國名片,提高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一、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小學階段的傳統英語教學主要是圍繞著英語知識與西方文化所展開的,因此,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但是卻很少能夠學習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這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缺乏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不利于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而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教學之中,能夠幫助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又接觸到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并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幫助學生們建立起文化自信與民族自信,從而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二)有利于提高師生的文化素養
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們學習與了解到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知識,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此同時,教師們為了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之中[1],他們首先要培養用英語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意識,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地學習并積累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內容,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們也能夠不斷提高其自身文化素養。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學科的學習不僅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也需要良好的語文基礎,學生在學習和理解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會涉及語文知識的運用,也需要進行中英文轉換的相關練習,由此可見,學生們只有打好語文基礎,深入了解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夠更好地傳播與弘揚中國文化、實現高質量的跨文化交流。
二、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較為欠缺
由于英語學科的教學大多只注重英語知識與西方文化的教授,所以英語教師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沒有學習和了解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習慣,那么,他們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是比較薄弱的。在他們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內容了解不夠深入、理解不夠全面的情況下,將會導致其在把傳統文化知識內容融入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難,難以達到理想的融合與滲透效果。
(二)學生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
要想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不僅要求英語教師具備良好的文化素養,也需要學生們具備良好的英語基礎,例如充足的英文詞匯量、良好的英語聽力與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等等。然而,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剛剛接觸英語學習,相對欠缺豐富的英文詞匯量與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容易導致部分學生聽不懂教師通過融合英語教學所傳遞的傳統文化知識,或無法用英語來表達自己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看法,學生想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并通過跨文化交流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這一教學目的難以達成。
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一)基于英語教材,深挖課程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如果我們仔細地研究小學英語教科書中的內容,將不難發現小學英語教材中蘊含著不少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元素。然而,在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中,英語教師們往往只重視向學生們傳授相關的英語詞匯、英語語法、英語閱讀以及英語寫作等知識,常常忽略了讓學生深入把握教學內容中涉及傳統文化的主題和內涵,使得學生喪失了一些接受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機會,導致優質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白白流失。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要對英語教科書進行悉心鉆研,善于發現及挖掘出書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結合英語教學實踐來實現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滲透。
例如,小學英語教師在講授人教PEP版的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5“Let's eat”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可以圍繞著“eat”這一主題展開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內容的學習。首先,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內容的教授之前,要先到網上去尋找與我國的一些傳統美食有關的圖片或視頻介紹。然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詢問學生們相關的問題,比如:“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這時就會有學生們說出各種各樣的食物名稱:臭豆腐、漢堡、炸雞、面條、米飯……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們所回答的內容引出我國的一些中華傳統美食,如:餃子(Dumplings)、北京烤鴨(Beijing Roast Duck)、月餅(Mooncakes)……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將自己所準備的教學資源展現給學生觀看,并給他們講授對應食物的英文表達。通過觀看相關的中華傳統美食圖片或視頻介紹相關英語表達的學習,能夠進一步豐富學生們的英語詞匯量。此外,英語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們根據某一具體的傳統美食進行相關的英語討論,如:“What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do you like?Why?”從而在有效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我國更多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進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有效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設計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他們對外界新穎的事物容易產生一定的好奇心,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自制力較為薄弱,容易被周圍的事物所吸引而分散注意力,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也提不起較高的興趣。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情況,小學英語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內容與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注重為學生們設計相關的情境,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相關的情境下拉近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距離,幫助他們深入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有效激發他們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授人教PEP版的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Dinner's ready”一課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dinner”這一主題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比如:為他們構建一個相應的問題情境,通過提出相應的問題:“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eating habits and foreign eating habits?”引發他們進行相應的思考。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分組進行小組討論,從而得出中國人晚餐習慣于吃米飯(rice)、面條(noodle)、饅頭(steamed bun)……而西方人晚餐習慣吃漢堡(hamburger)、牛排(steak)、沙拉(salad)……從中西方飲食習慣的不同巧妙地引出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使學生們不僅能夠學習到更多的英文詞匯,在討論的過程中鍛煉和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進一步感受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建立起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感,培養他們傳播、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責任感。
(三)巧妙設計課后作業,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2],不僅局限于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之中,由于英語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容易導致英語教師對相關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內容的講解不夠深入,部分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不足以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難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傳統文化素養。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情況,小學英語教師們不僅需要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們進行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內容的滲透,還需要在課后對學生們的課后作業進行巧妙地設計,讓學生在課后通過相關的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索,來深化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理解,樹立文化自信、培養民族認同感、建立正確價值觀念的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PEP版的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5“Let's eat”一課時,小學英語教師不僅可以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eat”這一主題給學生們講解一些中華的傳統美食,還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后自行借助電子設備和信息技術來搜索與中華傳統美食相關的內容,并將自己所找到的相關內容進行整理,書寫一篇相關的英語小文章。通過這些方式,學生不僅增加了英文詞匯量、提高了英語寫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培養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與責任。
四、結語
總而言之,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還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動力,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每一位學生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傳承、傳播與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及時轉變自己的英語教學觀念,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深挖英語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與小學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有效地幫助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認同感,在幫學生提高傳統文化素養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英語綜合素養能力。
參考文獻
[1]褚婷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融入中華傳統文化[J].文化產業,2018(24):57-58.
[2]湯麗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讀與寫,2020(1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