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英
摘要:“智趣課堂”能夠給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主動融入課堂中系統、深入地學習知識,發展智慧,提高能力,提升素養。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通過構建“智趣課堂”,能夠讓英語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鮮活靈動,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文章從“智趣課堂”的應用價值入手,對英語“智趣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幫助學生更好地觸碰英語知識的本質,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智趣課堂;核心素養;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4-0121-04
小學英語是基礎教育教學“有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基礎性、人文性、綜合性、工具性等多種特征。英語學習活動的順利推進不是單一知識的講解,而需要多種因素、多重資源相互作用、相互融通。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從學科本身蘊含的趣味因子出發優化教學內容、升級教學方法,從“智趣”角度出發展開教學設計和教學探索,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對英語知識的深度探究學習中,自主完成英語知識體系構建,從而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實現全面發展。
教學設計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感知情況,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效果。某些課堂教學之所以無效,主要是因為它的教學設計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沒有激發學生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難以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中,學習效果難以理想。好的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能夠以智啟智,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智趣課堂”正好可以滿足好的教學設計的這些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過構建“智趣課堂”可以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展開頭腦風暴,進而更好地感知學習內容,構建起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有效達成學習目標。
1.多重資源規整融合,凸顯英語智趣課堂屬性
(1)媒體資源的多重渲染。信息技術讓課堂教學形式呈現多樣性和豐富性,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它將聲、光、影有效融合到一起,并在這種多重融合中彰顯了自身的獨特屬性。多媒體技術具有獨特的表現方式,能夠將抽象、復雜、靜態的知識以形象、直觀、動態的形式呈現出來,它可以超越時空的界限,增強知識的趣味性,提高課堂的吸引力。英語教師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揮其優勢和特點,將其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夠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有效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從而為英語課堂教學品質提升提供有效保障。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 Winter activities”中Part A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英語教師要縱覽學習內容,并對學習重難點進行標記,以找到最好的導學視角。以Ask and answer內容為例,課文中的插圖是有限的、靜態的,但插圖中蘊含的信息卻是豐富的、動態的。為了給學生更清晰、形象的學習引導,英語教師可將教材內容傳輸到電腦上,運用信息技術對靜態的圖片進行加工處理,使之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當靜態的圖片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出來后,學生立刻被豐富多彩的畫面所吸引,快速進入感知狀態。隨著動態畫面的播放,學生的思維被完全打開,他們異常興奮,當英語教師提出“What do you see from these videos?Select one of the descriptions.”這個問題時,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在這樣濃厚的課堂學習氛圍中,英語教師順著話題自然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英語課堂教學順利啟動。英語教師以動態圖片為教學輔助,在多媒體技術的渲染下,在課堂導入階段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不自覺地沉浸到課堂學習情境中,從而為高效智趣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2)游戲資源的有效運用。教學資源多種多樣,英語教師要從學生身上尋找突破點,如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找到適合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教學資源。樂于參與游戲是學生的天性,英語教師如果能結合學生這一興趣特點,將游戲資源充分融入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效果必然理想。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喜歡參與游戲,更喜歡自創游戲,英語教師可以學生的這些特點為切入點,整合多重游戲資源,為學生創設游戲化教學模式,以使學生完全沉浸在英語學習中,快速感知英語語言,掌握并吸收相關英語知識的精髓。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5 Occupation”中Part B中Listen and follow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這部分教學內容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教會學生詢問他人職業。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感知體驗,英語教師可提前準備相關材料,借助“尋親”游戲幫助照片中的人尋找自己的親人。英語教師可以先向學生進行游戲說明:“One or two characters will appear in the picture. If you know him,please stand up and answer the question.”這時,學生會顯得既緊張又興奮。隨著游戲的開始,學生很快進入游戲狀態。“Who is this child?”“He is my brother.”“What is his job?”“He is a cook. He cooks very delicious.”有了人物作為輔助,又加之趣味性小游戲的融入,對話進行得非常順利,學生思維活躍度也非常高。材料中出現的是學生的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等,因為是他們最熟悉的人,學生對文本學習的畏懼心理會逐漸消除,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會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習效果顯而易見。學生本身對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英語教師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融合教學,引導學生展開交流對話,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學生的情感和思維完全被激活,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效果也非常好。英語教師打破教學常規,在實際教學中積極引入游戲資源,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活學生的思維,當學生能夠發自內心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課堂教學任務就已經完成了一半,高效智趣課堂初具雛形。
2.聚焦教法學法篩選,增強英語智趣課堂魅力
(1)合理設置懸念。設置懸念是典型的欲擒故縱手法,這種手法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帶來更為豐富、深刻的學習體驗。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在對學生綜合考量的基礎上,合理設置懸念,給學生以針對性指引,從而促使學生在懸念的引導下逐漸進入知識核心,實現對英語知識本質的觸碰、感知、理解和消化。值得注意的是,在設置懸念時,為了能讓學生對問題形成更加清晰、準確的認知,英語教師要及時拋出引導性問題,讓學生在引導性問題的指引下進行主動思考,以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挖掘知識本質,并不斷產生新的疑問。當學生開始主動思考,其思維活躍度就會隨之提高,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有效提升。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 Farewell”中Part B的Listen and follow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英語教師可以打破教學常規,不按照傳統的教學順序進行教學,而是先單獨將教材中圖片一的畫面展示出來,并提出引導性問題:“Please observe carefully. How many children are there in this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學生順著教師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梳理,很快就能完成這個小任務。這時,學生會感到很驕傲和自豪,他們覺得這項任務很簡單。然后,英語教師可以繼續提出引導性問題:“There is a boy with a gift in his hand. Who is this for?”這個問題極具挑戰性,對學生來說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再次觀察圖畫,并做出大膽猜測:“I think its a gift for the boy.”學生根據自身認知,各抒己見。解決完這個問題后,學生不禁對小女孩手中的東西產生了濃厚興趣,疑問便脫口而出:“What is in the little girls hand?Who will she give it to again?”英語教師打破教學常規,借助引導性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有效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顯著提升。
(2)進行簡單高效的交流互動。合作探究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教學模式,其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潛能,促使學生在思維交互碰撞中把握知識核心,達成學習目標。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提倡任務型教學途徑,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強調學生能用外語做事。”學習是個性認知呈現的過程,是學生對知識的獨特感受。然而,單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英語基礎不牢固,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等都處在發展階段,對知識的感知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特點。如果進行一對一指導,教師精力有限,根本無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這時,英語教師不妨抓住學生愛表現的特點,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具體來說,英語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盡情交流,從而充分發揮集體力量。學生在多維交流對話中實現答惑解疑,可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合作探究學習模式不僅突出了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進全班共同進步和成長。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2 Helping each other”中Part A的Look and say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英語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推進課堂教學進程。具體來說,英語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按照自由組合的形式來完成分組。在分組結束后,各小組成員可根據自己的選擇對知識展開交流探索。例如,部分學生對教材中的第一幅圖展開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The little boys name is Wang Tao. Do you know what he is doing?”“It looks like hes in the hospital.”“Yes,you guessed right. How did you judge that he was in the hospital?”“Because the environment around him is like a hospital.”這樣,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展開多重對話,學生的思維會被充分打開,進而對文本內容形成新的認知。相較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中主動感知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傳統教學實踐中,部分學生之所以不愿意主動探索知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發言權,只能順著教師的思路學習知識。而小組合作探究模式打破教學常規,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感知知識。即使學生出現表達失誤,也只是在局部、小范圍內展示出來,只要及時改正,就不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這表明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習過程變得簡單,又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發揮出最大的學習潛能,從而有效達成學習目標。
3.優化實踐操作訓練,凸顯英語智趣課堂品質
(1)聯系實際生活,展開實踐訓練。在英語學習中,學生要想真正觸碰到英語知識的本質,就必須對英語知識展開深度探究。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感受知識、學習知識時,往往會受自身原始認知的影響,導致對知識內核的感知偏離原有軌道。英語教師要想真正檢驗出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就必須及時展開實踐訓練。只有在實踐訓練中,學生才能真正實現對知識的內化和吸收。英語知識是生活的產物,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在生活中運用它。如果英語教師脫離現實生活,單純從理論高度出發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訓練,那么英語教學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意義。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對接生活,將英語知識進行生活化處理,展開生活化實踐訓練,以增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可供選擇的英語實踐訓練形式靈活多樣,英語教師可以整體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即在學習完所有文本內容后,給學生設置綜合性練習,也可以將訓練以模塊的形式融入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即每學完一個知識點,就引導學生完成練習。經過不間斷的實踐訓練,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會得到不斷夯實,學習效果也會實現質的提升。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3 Seeing a doctor”中Part B的Listen and follow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英語教師可借助生活化趣味小故事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引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表達,從而有效達成實踐訓練目標。具體而言,英語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計這樣一個生活化故事情境:“Who are you most afraid to see?You know,Im very afraid to see him,but Ill see him all the time. Do you know who he is?Yes,he is my father,and he is also a doctor...”風趣幽默的小故事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融入故事情境中展開學習。然后,英語教師可以學生看醫生前后的心理變化為切入點展開教學指引。課堂教學在多重教學手段的交織中快速完成。學生看似聽得非常認真,但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識,還需要在實踐中檢驗。這時,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寫作小任務:Which experience of seeing a doctor is unforgettable to you?Write it down in words.在寫作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們紛紛陷入沉思。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這樣的小練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尋找相關詞匯,并將其羅列出來,再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組織相關語言,將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講述出來。例如,有的學生是這樣寫的:“Once I had a stomachache. The doctor asked me what I had for lunch. I said I ate a bowl of noodles and two ice cream...”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將寫作與現實生活進行對接,這不但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求,讓寫作活動變得簡單易操作,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在英語知識方面的積累充分展示出來,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英語教師從生活角度出發,布設應用型訓練任務,給學生以針對性點撥和訓練,可以真正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讓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更具吸引力。
(2)體驗角色,鍛煉能力。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但學生在觸摸知識本質的過程中又會呈現出集體性特征。這就為訓練任務的設置提供了入手點和突破口。角色體驗是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之一,也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的重要法寶。英語教師不妨從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出發,結合文本內容和教學主題為學生設置角色演繹任務,以此對學生展開實踐訓練。角色演繹過程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復雜。要想順利完成演繹任務,學生需要從劇本、角色、組織操作等多方面進行探索。學生都非常聰明,創新意識非常強,對于簡單的教學內容,他們總能融入自己獨特的理解,將其以趣味化的形式呈現出來。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鼓勵學生自行完成演繹任務,以此最大化活化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創新演繹中提升英語能力和素養,從而有效達成訓練目標。以閩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6 Dream job”中Part B的Listen and follow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是關于“夢想的工作”這一話題的,學生非常感興趣,因此顯得異常興奮,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順利完成。為了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感知,以及對夢想的理解,英語教師可借助角色演繹任務對學生展開實踐訓練。具體來說,英語教師可先向學生布置角色演繹任務:“Everyone has their own dream job. Find the same students as your dream. Please show us the uniqueness of this dream job.”在角色演繹任務中,學生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了能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學生們分工合作,有的學生負責查閱資料,有的學生負責組織表演,有的學生負責寫劇本,他們忙得不亦樂乎,為了同一個任務目標努力。在多次彩排中,學生之間不斷交流,默契度有效提升,凝聚力顯著增強,交際能力、溝通能力、思維能力等也都得到充分鍛煉。然后,英語教師可專門抽出一節課時間讓學生進行表演,并用手機將學生的演繹過程錄制下來,將優秀的作品上傳到班級群和相關網站中進行宣傳。角色演繹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相關英語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相關職業的特點,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使學生對英語知識形成新的體會,這樣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會得到跨越式提高。
“智趣課堂”設計順應新課改發展要求,能最大限度挖掘學科的趣味因子,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對相關知識的探索學習中。英語課堂智趣教學設計符合英語學科本質屬性,能最大限度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已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必然選擇。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應結合英語學科特點,展開智慧化設計,積極構建英語“智趣課堂”,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觸碰英語知識內核,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郭俊蘭,劉明東,鄧星,曹碩.“雙減”視閾下小學英語詩性課堂建構研究[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2(02).
[2]楊麗麗.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1(01).
[3]趙以萍.淺談多維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7).
[4]程蓓蓓.實施拼圖閱讀策略,展現智趣模式英語閱讀課堂活力[J].基礎教育論壇,2021(10).
[5]黎艷萍.英語課堂創新模式的探究———關于構建小學英語課堂多維互動教學體系的思考[J].學苑教育,2017(08).
[6]康子靜.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英語課堂師生交互行為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2022.
[7]劉晶晶.建構靈動高效小學英語智慧課堂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1(08).
[8]王艷怡.智慧課堂下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寧夏大學,2020.
Multi-dimensional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Intelligence and Interest Class"
Huang Jinying
(Pucheng County Heping Primary School,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Pucheng 353400, China)
Abstract: "Intelligence and interest class" can create a relaxed and pleasant learning atmosphere for students, promote students to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classroom to systematically and deeply learn knowledge, develop wisdom, improve ability and improve competence. In actual teaching, English teachers can make English teaching more vivid, interesting and flexible by constructing "intelligence and interest class", bring students new learning experience, maxim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mprove learning effect. Start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intellectual interest clas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intelligence and interest class" in English, with a view to helping students better touch the essence of English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y.
Key words: primaryschoolEnglish;intelligence and interestclass;corecompetence;application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