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枝 曹源 詹躍勇 張曉麗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但是還存在與專業課程教育“兩張皮”、雙創課程理念滯后、雙創課程師資短缺、雙創課程體系不健全等問題,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適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理念、雙創課程師資、雙創課程體系的新思路、新路徑,切實解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和難題,著實培養出我國產業提檔升級所急需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42
0?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隨著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實施,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文件的要求,需要在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理念、課程體系構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活力課堂建設等重要環節進行改革,加快培養創新型企業所急需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同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35號)中明確指出“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因此,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設計、實施和改革,及時發現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運行中的問題和難題,多方面、多渠道、多環節、多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著實培養出我國產業提檔升級所急需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1?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構建和實施中的現實問題
一般來講,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其特點和優勢就是能夠依托市場和市場有針對性的需求,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科技研發成果轉化成商品或特色服務,獲取一定的回報或收益,同時,企業能夠迅速將其技術優勢轉化為適合銷路的產品優勢,滿足消費群體的需求。隨著,我國供給側改革和產業提檔升級的加速,需要一大批具有創新理念、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課題組在企業人才調研過程中,發現很多企業主動與高職院校合作共建產業學院,推進產教融合的進程,其主要原因是企業缺少創新型人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課題組根據“頭部企業”的崗位需要和部分高職院校提供的合理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從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崗位能力素質模型、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目標設定、職業通道設計、課程體系構建、課程體系實施等項目進行了系統的調研和區域分析。通過大數據挖掘技術,從全國不同區域的“頭部、腰部、尾部”的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課程目前開設的情況和進行中的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加之,同一線雙創課程負責的教師進行座談,梳理出了雙創課程體系構建、布局和實施過程中常見的以下“三大”問題。
1.1?雙創課程理念滯后
部分高職院校認為雙創教育就是參加創業相關的技能大賽、孵化相關的項目,創辦相關的公司。更有甚者,一些主要領導認為雙創教育是獨立于專業教育之外的,雙創教育是就業部門的事情,不是教育部門的事情,這就忽視了當前我國產業升級對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沒有把“教育鏈”對接“產業鏈”,也使人才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在結構上、質量上、水平上存在嚴重的“兩張皮”現象。
1.2?雙創師資短缺問題
大部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師資還面臨數量不足以支撐雙創課程,大多數現有的雙創教師沒有創業經歷,教學過程中還是“填鴨式”教學、“滿堂灌”、應試教學,課堂缺乏生機和活力,講課內容也與現實脫節,教學過程枯燥乏味,教學方式方法十分單一,學生上課時的參與度不高,幾乎沒有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沒有創業興趣,這也致使學生在雙創課堂上出勤率不高。
1.3?雙創體系不健全問題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雙創課程開設缺乏系統的頂層設計,缺少與人才培養方案的銜接、缺少與企業行業的對接,致使雙創的教學資源嚴重脫離了社會需求、脫離了產業需求。同時,還存在創新教育課程與所學專業課程的分離、雙創項目模塊與專業項目模塊的脫節,這就嚴重阻礙了創新創業教育“通暢”地貫穿到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全過程、高質量就業的全過程。
2?創新解決雙創課程的系列現實問題
2.1?創新雙創人才培養理念
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和借鑒國內外優秀的雙創人才培養理念,總結形成了適合高職院校的“DTBE”人才培養理念,探索解決雙創課程理念滯后的系列問題。其中,“DTBE”是英文“Design、Technology、Business、Entrepreneurship”的首個字母縮寫,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必備的四大核心要素——設計創新、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和創業創新。高職院校通過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理論的研究,融入“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培養具有“學者智慧、家國情懷、商業思維、團隊動能”的人才提供了理念引領,“DTBE”人才培養理念有利于重塑人才教育的價值觀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觀,有利于形成“新理念、新內涵、新邏輯、新雙創”的“四新”人才培養范式,有利于系統培養“滿足客戶需求性、技術實現可行性、商業模式盈利性、企業發展指數級成長性”于一體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更有利于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實施人才培養“DTBE”的四大核心要素,針對當前高職學生的特點,精準設計適合學生學習情況的課程目標,也有利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完善工作。
2.2?創新雙創教育課程體系
借鑒、研究和形成適合高職院校的“三遞進·三融合·四貫穿”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探索高職院校以培育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實現“通識教育課程群+專業融合課程群+實踐拓展課程群”的三個階段遞進;實現“思政課程+雙創元素+課證標準”的三個有機融合,實現“聚焦創新創業教育+聚焦創業社團和創業大賽+聚焦培育項目資源對接孵化器+聚焦國際前沿課程”的四個課堂有效地貫穿。
2.3?創新雙創課程教學模式
借助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探索高職院校“微訓練+項目引導+線上線下混合式”的雙創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形成校企合作共同研發的智能教育平臺,實現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創的“活力課堂”,支撐“三教”改革和“三全”育人,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學質量、學生成果、教學反思等環節提升雙創教育課程的內涵建設。同時,按照布魯姆教育目標的系統分類,課前主要開展識記類、理解類的基礎應用項目,課中主要開展分析類、展示類、創新類、互評類的項目及任務,課后主要聚焦師生合作開展的雙創項目孵化、成果轉化、“互聯網+”大賽、“挑戰杯”大賽、“振興杯”大賽等創新創業實踐類項目。
3?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3.1?探索形成適合高職院校的“DTBE”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理念
基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和實施的現狀,依據黃炎培“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新精神”的教育理念,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特色和實際情況,積極形成“DTBE”人才培養理念。結合學校情況和學生基本狀況,如高職院校的“DTBE”人才培養理念圖所示(圖1),通過設計創新(Design)滿足客戶的需求性模塊;通過技術創新(Technology)滿足技術的可行性模塊,通過商業創新(Business)滿足商業的盈利性模塊;通過創業創新(Entrepreneurship)滿足企業的成長性模塊。高職院校的“DTBE”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培養“滿足客戶需求+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盈利+幫助企業實現持續增長”的人才。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真正落實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積極重塑高職院校教育的價值觀和人才培養的質量觀。
3.2?構建“三遞進·三融合·四貫穿”的雙創教育課程體系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創新素養培育為宗旨,借助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以智能教育平臺為技術支撐,以DTBE理念為引領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其中包括專業教學目標、思政教學目標、雙創教學目標,構建“三遞進·三融合·四貫穿”的雙創課程體系。高職院校要積極以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設計雙創課程體系,主要要實現“通識教育課程群+專業融合課程群+實踐拓展課程群”的三階遞進,實現“思政課程+雙創元素+課證標準”的三個有機融合(要融入思政課程,積極形成各門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政教育工作的互益互補、良性互動;要融入雙創元素,加強創意激發、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創業意識融入專業課程進程;要融入課證標準,探索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三新”和“1+X”證書的有機融合),實現“聚焦創新創業教育+聚焦創業社團和創業大賽+聚焦培育項目資源對接孵化器+聚焦國際前沿課程”四個課堂(第一課堂聚焦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第二課堂聚焦創業社團和創業大賽為載體的校內實踐培養、第三課堂聚焦培育項目資源對接平臺打造孵化器、第四課堂對接國際前沿課程和國際化創新創業視野)的有機貫穿。
(1)通識課程升級內涵,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通識教育課程群。
積極進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共同研發智能教育云平臺,按照企業對創新型技術技能人的要求,重新定義課程的思政目標和教學目標,全面升級課程實踐項目和內涵環節,構建《創新思維訓練》《創業基礎與實務》《設計思考》《發明創造》《生涯規劃》《就業指導》思創融合課程《形勢與政策》等七門通識教育課程的課程群,加快應用雙創專屬智能教育云平臺,全面升級通識課程內涵建設。
(2)專創融合改造課程,面向所有專業開發專業融合課程群。
精準定位人才培養規格和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升級和完善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標準重新規劃設計,以智能教育云平臺的微訓練和生產力工具為手段,融入新的教法、新的模式、創新思維路徑,進行專創融合的全面升級改造,積極建成學校特色專業融合的課程,有序開發有專業活力的“專創融合”課程群。
(3)課賽融合活力課堂,面向支柱產業搭建產教融合實踐拓展課程群。
貫徹落實“崗課賽證”融合發展機制,結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制定覆蓋“校級賽項”“省賽賽項”“國家級賽項”的三級大賽制度,形成人人參賽、逐級競賽的局面,構建“自我認知→商機識別→大賽引領→項目孵化→盈利發展”五階遞進項目實踐教學體系,達到“人人持證、技能中國”的目標,全面提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內生動力。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面向支柱產業搭建產教融合實踐拓展課程群,課程群對接產業鏈,服務當地主導產業的同時,有效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育人質量。
3.3?著力培養“三師角色+六種能力+專兼結合”三師型雙創教師
雙創課程師資短缺問題是大部分高職院校面臨的難點和痛點。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實際情況,積極優化雙創課程教師的專業能力、實踐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國際合作能力,著力培養“站上講臺是教師、進入企業是工程師、輔導項目是創業導師”的“三師型”雙創教師,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和教書育人的水平,切實解決雙創課程師資短缺的共性問題。
3.4?著力打造“活力課堂+師生共創+智慧教學”雙創教育專屬云平臺
根據企業行業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借助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積極構建基于“云端”的“活力課堂”,探索將“教、學、做、研、創、訓、賽、投、扶”等融為雙創共享服務生態圈,著力打造“活力課堂+師生共創+智慧教學”雙創教育專屬云平臺,融合線上線下資源成就師生的孵化項目,加強師生創業公司的上市運營。
3.5?著力做好“頂層設計+系統推進+全員參與”建設的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要“激發調動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高職院校領導層面要更加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成立由“一把手”擔任組長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專班”,聚焦“政府”“企業”“學校”等各方資源,形成“政府牽頭+學校主導+企業社會多方參與”的育人環境,著力做好“頂層設計+系統推進+全員參與”建設的制度,為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工作的有序開展保駕護航。
3.6?著力推行“項目路演+公司運營+IPO路演”的綜合考核方式
探索雙創育人的綜合評價體系,積極推行“項目路演+公司運營+IPO路演”的綜合考核方式,如: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的學生在校成立公司,課程考核與公司運營績效能夠實現學分互換,畢業答辯可以是自己公司的IPO路演等。
4?研究結論
基于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和實施的現狀,根據黃炎培先生“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新精神”的教育理念,探索解決現實問題的“DTBE”人才培養理念,通過提升設計創新、技術創新、商業創新、創業創新的四個要素在高職人才培養全過程中的支撐力,著力培養“滿足客戶需求+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企業盈利+幫助企業實現持續增長”的創新人才。同時,高職院校要以學生為主體,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問題,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引導學生“敢闖、會創、能闖”,注重學生參與創新創業課程和實踐環節的綜合考核和科學評價,真正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激發師生創新創業的活力,著實培養出當前我國產業升級急需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曾秀臻,李亞昕,王波.高職院校“雙創”課程體系構建與創新實踐——基于建構主義的分析[J].職教論壇,2021,37(06):7177.
[2]常曉宇.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9,(21):7680.
[3]王國珍,刁愛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思考[J].科技資訊,2022,20(17):182184.
[4]黃淑敏,李秋紅,宮亮.“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9):9296.
[5]李伸榮.立德樹人視野下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建設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01):142143.
[6]江穎,潘海生.職業本科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著眼點和關鍵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18):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