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語文復習課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復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有必要應用深度學習理論,提升學生的語文復習成效。文章分析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語文復習課中的應用價值,從設計任務、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實踐、科學評價四方面入手,探討利用深度學習理論優(yōu)化初中語文復習課教學的策略,以期提升學生的語文復習效果。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語文;復習課;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陳奕通(1980—),男,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
初中語文復習課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化,重視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旨在通過復習舊知識,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使學生查漏補缺。深度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根據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全身心參與、體驗,在實踐中獲得進步的學習過程。要實現(xiàn)初中語文復習課的深度學習目標,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指向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活動。同時,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的個體差異、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yǎng)其終身學習意識,提高復習課質量?;谛聲r期初中語文教學要求,下文研究如何在初中語文復習課中融入深度學習理論,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語文復習課中的應用價值
(一)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
深度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全身心參與學習。在初中語文復習課中應用深度學習理論,能讓學生不再被動學習,而是根據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主題、目標,主動進行思考、實踐。深度學習理論主張深層次地理解知識,而非簡單記憶和重復背誦。在語文復習課中,學生可以根據深度學習目標,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搭建知識框架,逐步完善知識體系。因此,深度學習理論在初中語文復習課中的應用,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1]。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深度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內在動力的激發(fā)。深度學習理論在語文復習課中的應用,能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學習意義,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和動力,樹立自信心。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深度學習理論關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初中語文復習課內容較多、知識面較廣。在語文復習課中應用深度學習理論,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思考,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各項復習任務,掌握合適的復習方法。久而久之,學生能在深度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定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為今后的語文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深度學習理論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主張通過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項目和問題,讓學生在新情境中遷移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語文復習課中應用深度學習理論,學生可以遷移應用語文知識,積累解題經驗,切實提高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以深度學習理論優(yōu)化初中語文復習課的策略
(一)設計任務,提升復習課質量
初中語文學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在語文復習課中應用深度學習理論,能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復習質量。針對當前初中語文復習課內容,教師應設計具有人文色彩的深度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學習經驗,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鞏固舊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2]。
比如,在復習《我的叔叔于勒》《驛路梨花》《孔乙己》《范進中舉》等課文時,教師可以設計人物分析任務,要求學生根據所學課文內容,回憶課文中的人物描寫方法,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分析人物形象,在復習中提升對人物描寫內容的認識。教師可以設計以下三個人物分析任務,以提升復習課質量,使學生快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
任務一:分析于勒命運的變化和他的家人對他的態(tài)度的變化,闡述人物形象。
任務二:結合梨花姑娘的形象,分析人物打動讀者的原因。
任務三:結合孔乙己、范進的經歷,探索角色的性格特點。
通過完成以上人物分析任務,學生能夠深度復習課文,將教材知識內化為學習經驗。在深度學習中,大部分學生能通過反思,結合課文特定段落,總結人物特點,分析人物形象,積累學習經驗。教師應繼續(xù)引導學生通過模仿表演、制作圖表等方式,對不同人物進行總結,在課文中提煉可遷移的概念性知識,掌握人物描寫技巧,由此提升復習效果。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升復習課成效
培養(yǎng)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契合初中語文深度學習目標,能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應用深度學習理論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將所學語文知識應用于情境中,由此提升復習課成效。高效的語文復習不僅要求學生讀懂課文,能解決問題,還要求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應用知識。為此,教師要從生活情境入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其能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遷移應用所學語文知識,夯實自己的語文學習基礎。
比如,在《中國石拱橋》一課的復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問題的方式進行深度學習。
問題一:課文說明了中國石拱橋的哪些特征?哪些例子可以證實這些特征?你能否提取課文的關鍵信息佐證自己的觀點?
問題二:根據課文內容,你能否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并在對應的位置上標出數(shù)據?
問題三:說明文有哪些常用的說明方法?課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它們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通過解決以上問題,學生能認識到說明方法在語言表達上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根據問題創(chuàng)設以下兩個生活情境,輔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使其在復習中遷移應用所學語文知識。
【情境一】我來帶你參觀石拱橋
假如你是一名導游,某校組織二十名學生實地參觀中國石拱橋。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和構造,你將用什么說明方法進行介紹?如果學生提出有關石拱橋外觀造型設計和內部用料的問題,你會怎樣解答?
【情境二】我來修復石拱橋模型
你是本市著名的雕塑修復專家,某石拱橋微型雕塑模型中的護欄不慎損毀。設計者攜帶微型雕塑模型拜訪你,希望你能介紹石拱橋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借此機會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構造以及橋梁設計和施工的相關知識,為后續(xù)的修復工作做準備。你會從哪些角度說明石拱橋的構造?針對護欄損毀的問題,你有哪些好的解決方法?
以上兩個情境能讓學生在復習課中回憶和鞏固課文中提及的中國石拱橋的獨特之處,幫助學生將所學的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引用等說明方法應用于新的生活情境。學生通過復習課文,能在以上兩個生活情境中將自己代入導游、雕塑修復專家的角色,運用所學說明方法解決問題,感受深度學習的樂趣。學生通過深度學習,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印象,還能在解決生活問題的同時,將對說明方法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
(三)開展實踐,豐富復習課內容
深度學習具有實踐性與體驗性特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積累學習經驗,開闊學習視野[3]。教師要結合語文課程內容,為學生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活動,探索知識背后的深層內涵。教師要在設計綜合實踐活動后,將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提高學生深度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努力復習。
比如,在《智取生辰綱》一課的復習中,教師可以設計“劇情演繹”“人物分析”“分享交流”實踐活動,將不同形式的復習任務融入深度學習中,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感受復習語文知識的快樂,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活動一:劇情演繹
學生自由組合,成立表演小組,選取《智取生辰綱》中的部分情節(jié)進行表演。每組的表演時間為10分鐘,表演內容包括獨白、對話、動作等。表演結束后,其他小組對表演進行評價和打分。
活動二:人物分析
獨立分析課文中楊志、晁蓋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對人物的行為舉止以及關系等進行總結。小組合作制作人物關系圖譜,在小組內討論幾個主要人物的未來發(fā)展,在課堂上進行演講。每個小組可以派兩名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以補充。
活動三:分享交流
在活動結束后進行分享和交流,談論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收獲,闡述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劇情的理解,針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
以上三項綜合實踐活動能讓學生深度思考,在小組合作中積極與他人配合,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契合深度學習理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進學生的交流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能主動進行深度學習,在小組合作中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在小組總結發(fā)言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實現(xiàn)語文知識學習目標。
教師還可以針對不同的課文,設計多種活動,如人物主題寫作、辯論賽等,以提高學生的復習積極性。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寫作主題,選取課文中特定的段落開展舞臺劇表演活動,從課文主旨中凝練辯題,鞏固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果。
(四)科學評價,提供復習課參考
深度學習理論下,教師在進行復習評價時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復習效果,而不只是表面的知識點掌握情況。教師要明確學生的復習態(tài)度、復習情況、進步程度,以科學的方式評估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茖W的復習評價能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學習參考,有益于提高學生的深度學習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復習習慣。教師可以深度學習理論為指導,設計以下評價指標。
教師可以將復習課評價以檔案的形式提供給學生。此外,教師可以在評價中提出一些深度學習建議,如“仔細閱讀課文,分析知識與課文之間的聯(lián)系”“與小組成員交流寫作經驗,相信你能進一步提升寫作質量”“建議你調整基礎知識復習和綜合實踐的用時,提高復習效率”等。復習評價旨在評估學生在初中語文復習課中的知識掌握情況和能力水平,為學生后續(xù)的語文學習提供參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簡而言之,將深度學習理論應用于初中語文復習課,能夠改變學生復習低效的現(xiàn)狀。教師應該依托深度學習理論,革新傳統(tǒng)的復習課形式,設計多元化
的任務,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優(yōu)化復習評價,助力學生深度學習,提升復習課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汝元.淺析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復習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2(7):51-53.
[2]徐誼,袁寧.問題化學習:初中語文復習教學的新視角[J].教育家,2022(2):57.
[3]羅浩宇.基于四種能力培養(yǎng)的初中語文復習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語文教學通訊,2021(2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