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清
【摘 要】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展開教學研究,有效探究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式教學,融入多樣化的教學課堂,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學習與探究。
【關鍵詞】探究合作 小學英語 應用分析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思維敏捷性和靈活性的培養,忽略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制約了學生學習探究的天性。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自主交流合作與學習的有效性,教師要重視小組合作教學探究,進一步創新和融合多樣化的教學課堂,構建多元立體的英語教學課堂,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一、探究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優勢
(一)實現學生的主動性
在小組合作探究英語教學策略提出的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布置時,需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提前規劃清晰、實用的教學設計,以小組合作探究的項目式活動為引領,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小組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創新型教學方法,教師要及時學習新課標精神,引導學生樂學和善學,鼓勵學生自主地與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在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天賦。特別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結合自身的特長和經驗來完成任務,從而更好地發揮個人能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和學習體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和溝通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運用各種學習策略,掌握語言知識和提升語言技能,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小組合作探究教學主要是將學生放在了課堂的中心位置,教師則作為輔助性角色,深入到課堂知識講解中。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基于真實的語境,融入多樣化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教師還應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并大膽嘗試,適時給予引導和幫助,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為了有效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教師還可以適量提出問題,給每個小組一些思考的時間,讓小組之間互相比拼,以競賽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這種教學形式,不斷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進一步掌握課程知識的核心內容,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水平。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定期進行交流與反思,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
小組合作探究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度,還可以促進學生的交流和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學生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互相交流和協作完成教學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從小組成員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加學生的社交經驗和群體感受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通過分工合作和互相支持,學生可以形成互補性,克服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想象力。
二、探究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開展討論活動,提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小學生的思維較為跳躍,良好的課堂教學活動能促使學生有統一的學習目標。為了優化小學英語教學,教師可以先設計導學案,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培養邏輯思維,有理有據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應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設計一些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探究活動。如小組合作制作簡報、思維導圖、手抄報,組內調查、采訪、記錄匯報,以及跨學科的小組辯論賽、說唱活動、手工作品比賽等,充分發掘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潛力和特長,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執教School subjects這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調查和采訪小組成員喜歡的學科,讓他們說說為什么喜歡以及學習這個學科的方法。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并設計喜歡的課程表,然后交流展示,讓其他小組成員積極點評并提出改進的意見。這對他們的思維調動與學習主動性都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二)建立課內活動小組,加強語言實踐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而英語課堂作為學生積累詞匯語言的重要場所,能有效引導學生完善知識結構體系,使學生在不同的場合都能恰當地運用詞匯,表達對于不同問題的看法。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聽說訓練的過程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開問答、對話和表演。其中,話劇教學法能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思考與表達,促使學生融入具體的課堂情境,以有趣的方式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反復思考,然后編成話劇再進行具體的表演。以My family為例,這一課內容中有多個角色,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熟悉課文,并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自由分配角色進行話劇表演。然后再建立課內活動小組,讓學生通過話劇角色分配的方式,對課本內容進行表演,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并加強他們對文章重點詞匯的記憶點。這種話劇表演的形式能促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有效提高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引入多媒體教學,組織豐富的展示活動
教師作為小組合作教學的主要引導者,要合理科學地制訂各項學習方案,并合理地融入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在融入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使用“小組活動任務化”的教學方法,為各小組舉辦各種各樣的展示活動,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引導各小組成員在展示中學習與進步。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展示交流中,合理運用所學目標語言,借助多媒體的圖片,進行有條理和有邏輯的輸出,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還應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展示,如制作簡單的課件進行交流匯報,或者錄制小視頻進行朗讀展示等。例如,在學習We love animals這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融入多媒體教學,讓每組學生充當動物園領講人員,介紹動物園動物的種類和特征,鍛煉學生運用核心語言進行交際運用的能力。教師對于表現突出的小組學生要給予鼓勵,并以指導者的身份加入學生的小組合作,進一步對學生的英文片段進行編排。這樣,在以后舉行各種活動,像元旦、國慶表演等,學生能將編排完整的節目帶上更大的舞臺,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能促使學生的課堂凝聚力得到提高,積極主動地展開思考與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是學生進行知識交流與分享的好時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互相分享自身所得的同時,又進行了良性競爭,實現進一步的成長。因此,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創新課堂,提升效率,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第十一小學)
參考文獻
[1]丁香.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J ].新課程·上旬,2018(09):145.
[2]韓舒晴.淺談小學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0):182-183.
[3]付野,袁秋紅.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優化[ J ].教師教育論壇,2018,31(06):55-57.